吃飽立刻運動會讓胃下垂? 醫曝「關鍵原因」...身材纖細 - LINE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西醫認為胃下垂並不是一個疾病,只是解剖學上的位置和形態與一般人不同而已,而胃下垂常導致的症狀,也多與精神情緒引起的問題有關, 除了常見的腹脹外, ...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沒吃多少東西,卻老覺得胃好像有點脹、鼓鼓的?有些老一輩的人會說:「一定是吃飽飯就亂跑,引起胃下垂」;但真的有胃下垂這種病嗎? 西醫胃下垂非疾病 治療以飲食調整為主 西醫認為胃下垂並不是一個疾病,只是解剖學上的位置和形態與一般人不同而已,而胃下垂常導致的症狀,也多與精神情緒引起的問題有關,除了常見的腹脹外,患者通常也會有心悸、失眠以及易疲倦、情緒不佳等,主要的治療也是以飲食調整、不暴飲暴食的行為治療為主。
中醫胃下垂 多種說法不謀而合 中醫師林宗樾表示,中醫雖沒有胃下垂這個病名,但在許多的形容上都可發現和現代胃下垂症狀相似的情況,像是「中氣下陷」,因中醫把「中氣」視為脾胃之氣,若中氣不足,導致脾胃功能更加虛弱而影響消化吸收,則可能形成中氣「下陷」。
在中醫古籍裡就發現中氣下陷不只導致胃弱,也易有膀胱無力脫垂、痔瘡脫肛,以及子宮脫垂等現象,在現代醫學也發現有胃下垂的患者,可能會同時有這些器官韌帶及平滑肌張力不足,也有下垂的現象,和中醫的形容不謀而合。
另外,「心下痞」的病情形容,也和胃下垂的症狀相同。
中醫所謂的「心下」,指的就是上腹部,也就是胃脘,而中醫的「痞症」,則是形容有塞滿、鼓脹的意思,也很符合現代醫學發現胃下垂患者有胃悶脹、胃滿、食慾不振等症狀的形容。
胃下垂與胃痛不同 悶脹是主要差別 林宗樾指出,胃下垂的症狀和一般胃痛不同,主要症狀是覺得胃悶,好像胃裡有東西塞住,總是覺得胃很脹,也就是有如胃脹氣般,痛覺不明顯,主要是以脹為主,因此和一般消化性潰瘍很好辨識。
再者,通常有臟器韌帶及平滑肌張力較不足的情形,連帶的也容易有便祕、小便失利等各種機能障礙,很多患者也會出現各種如心悸、失眠、暈眩等,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的症狀。
胃下垂高危險群 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胃下垂患者,通常都是身材比較纖細或高挑的婦女,產後或長期從事必須長時間久站的人。
林宗樾提及,共通點都是體質瘦弱、胸廓狹長,且有肌肉薄弱,皮下脂肪少的現象,這是因為這些人容易有腹壁鬆弛,腹壓降低等因素。
此外,像是神經病變、久病後身體消瘦、荷爾蒙分泌失調等因素,以及年齡、情緒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胃部平滑肌的張力,抑制胃蠕動、排空時間,而體質衰弱、罹患疾病或年齡老化,也都會影響肌肉張力,發生胃下垂。
而總是用節食減肥的愛美者是胃下垂的高危險群,因節食過度會消耗肌肉組織,久而久之,即使每次都能成功瘦身,但不僅容易變成貌似瘦巴巴,但卻是體脂肪超標的麵龜族,更可能造成肌力不足,而易有器官韌帶及平滑肌張力不足問題,不僅會發生胃下垂,肌肉組織太薄,還易有游離腎、膀胱脫垂等症狀。
常有一餐沒一餐,有時間就暴飲暴食的上班族,還有體重一下增加太快,以及月子沒有做好的產婦,也是胃下垂的高危險群,還有聚餐時喜歡一下喝很多啤酒、體位正常卻有啤酒肚,以及快速減重,或是老年人養吸收不良者,都是胃下垂的高危險群。
預防胃下垂 飲食細嚼慢嚥別亂吃 要預防胃下垂,林宗樾強調,除了平常飲食要注意細嚼慢嚥,在口中先把食物消化並磨碎再吃進肚,減少腸胃負擔,也不宜喝很多的湯,讓肚子短時間內承受太大的重量,飯後更要注意,不要過度活動。
除了不宜暴飲暴食外,預防中氣不足,平常也要選擇比較好消化的食物,忌太堅硬及生冷等刺激的食物,最好採取小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避免一下吃太多。
延伸閱讀:胃癌初期難發現、進程快!身體常見4個小毛病是警告…很多人還在拖胃潰瘍不能吃水果?山藥、秋葵、芥花油顧胃?營養師解析急性期、慢性期飲食完整攻略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
延伸文章資訊
- 1胃下垂 - 元氣網
長期勞累,大腦過度疲勞,強烈的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使胃的緊張力減弱,蠕動緩慢,機能減退,而引起胃下垂。 症狀. 腹痛.腹脹.胃痛.胃脹.胃悶.打嗝.噁心.嘔吐.
- 2胃下垂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 健康猴
重度胃下垂患者可以考慮手術,其手術方式基本和胃潰瘍手術方式一樣,選擇胃大部分切除術或迷走神經切斷術,但是一般症狀不重不考慮手術治療,都以內科藥物保守治療為主。
- 3胃下垂「倒立」就變舒服...真的有效? 醫生:拉筋更實際
根據醫藥網站《Doctors Me》一篇文章指出,消化功能變差、沒食慾、火燒心、打嗝、便秘和腹瀉等不舒服的情況,都有可能是胃下垂的症狀。而坊間流傳「倒立」 ...
- 4吃飽立刻運動會讓胃下垂? 醫曝「關鍵原因」...身材纖細 - LINE ...
西醫認為胃下垂並不是一個疾病,只是解剖學上的位置和形態與一般人不同而已,而胃下垂常導致的症狀,也多與精神情緒引起的問題有關, 除了常見的腹脹外, ...
- 5治療胃下垂可加強腹肌鍛鍊-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由於胃下垂可使胃蠕動減弱,胃內食物滯留,胃分泌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常出現餐後 ... 治療應以補氣健脾、消食導滯、平肝和胃的藥物為主,以提高胃周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