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胃痛,多發生在空腹還是吃飯後?腸胃科吳文傑醫師點名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看了當時急診的胃鏡,胃潰瘍範圍很大,但在胃出血的狀態下,醫師是無法直接針對潰瘍做切片的(切片可. ... 吳文傑醫師提醒「胃癌」早期四大症狀。

瞭解更多 目前位置 首頁 防癌 你的胃痛,多發生在空腹還是吃飯後?腸胃科吳文傑醫師點名「4個...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About 撰文者吳文傑醫師 2021-05-24 Podcast:吳文傑醫師│Dr.J健聲房YouTube: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專注在胃腸疾病最先進的診斷及手術治療,並成立了國內第一家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

著有博客來年度top50醫療保健書《跨科會診終結胃食道逆流》。

當胃部健康亮紅燈,全身器官將受牽連,因此即使出了診間,生活中亦必須保持好習慣。

我將會在這邊分享可信可靠的衛教資訊,解答您所關心的各種「消化道」大小事。

photos放大顯示 吳文傑醫師提醒「胃癌」早期四大症狀。

有一個案例就是因為忽略了檢查的必要性,病情就相對嚴重了。

記得他是一位約40多歲的男病人,當初是由於吐血而掛急診,腸胃科醫師先替他做了胃鏡檢查,輾轉又到我的門診追蹤做後續治療。

我看了當時急診的胃鏡,胃潰瘍範圍很大,但在胃出血的狀態下,醫師是無法直接針對潰瘍做切片的(切片可能會使胃出血更嚴重)。

後來,病人吃藥治療的效果很好,很少再有不舒服的感覺,大概是因為這樣,即使我一再建議他一定要回來做胃鏡檢查,卻一直等不到他。

一年後,他因為脹氣、沒胃口再度回到我的門診,這次就直接是胃癌第二期了。

還好手術治療後預後良好。

※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每個潰瘍的病人,不是不會痛就是好了,因為胃潰瘍有沒有好必須「眼見為憑」,透過胃鏡追蹤才能知道「傷口是否已經癒合」,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感覺不舒服」「不會痛了」就抱持僥倖心態,拖著不回診,不然病情很可能就像案例那樣——出乎意料。

別把小病拖成大病:胃的癌前病變胃癌是發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可能長在胃裡的任何部位。

若沿著胃壁生長,會向上或下延伸到食道或小腸,若穿透胃壁生長,很容易擴散到鄰近甚至遠端的器官、組織或淋巴。

胃癌還可以再細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胃腺癌、胃腸基質瘤、神經內分泌癌和鱗狀細胞癌等,都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胃癌。

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的數據,臺灣約有九成的胃癌屬於從胃黏膜腺體細胞長出來的胃腺癌。

腸化生發展成的胃癌,也屬於胃腺癌的一種。

(延伸閱讀/當胃裡長出了腸黏膜)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約有10至20%會變成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指的是胃因為長期發炎,導致胃黏膜細胞的密度下降,胃黏膜細胞的功能也跟著下降,包括分泌胃酸及分泌黏液的保護機制,這會使萎縮部位反覆性發炎,其中約有3%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腸化生指的是胃黏膜細胞出現變異,長了具有吸收細胞、杯狀細胞與潘氏細胞的「腸黏膜」,而使胃部逐漸降低或失去原本應該具備的功能。

胃腸化生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通常建議要以胃鏡做定期追蹤。

腸化生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

有腸化生現象的人罹患胃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六至十倍,每年約千分之二的風險,十年約百分之二。

胃腺瘤(ADENOMATOUSPOLYPS)胃腺瘤常以瘜肉的樣貌出現,又稱為腺瘤性瘜肉。

若要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瘤的發生率並不算高。

不過,根據相關文獻資料指出,約有四成的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未免後續發展為胃癌的風險,一旦在照胃鏡時發現就會直接切除,斬草除根。

目前胃腺瘤亦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

披著羊皮的狼:容易忽略的胃癌症狀胃癌是發生在胃黏膜的癌症,最主要的因素是反覆發炎與潰瘍,進而形成惡性腫瘤。

胃癌要透過症狀表現來早期發現並不容易,因為早期的胃癌症狀不明顯,經常與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很類似,例如上腹疼痛、胃脹氣、食欲不佳、解黑便等,所以若沒有透過胃鏡檢查、要察覺難度很高。

一旦開始有體重減輕、疲倦感、吞嚥困難、持續性嘔吐或腹水等症狀時,經常是癌細胞已經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長到胃壁更深層的地方。

若發生以下狀況,務必特別留意:治不好的胃潰瘍胃潰瘍指胃黏膜一再糜爛(破皮)未能被治好,而使黏膜愈來愈薄,對胃壁保護力愈來愈差,難以承受胃酸侵襲,就會使胃壁出現傷口。

雖然反覆發作是胃潰瘍最大特色,但由於可能是胃癌的表現方式,所以就算治療後病情明顯獲得控制,還是會強烈建議病人要依據醫囑,定期回診做追蹤。

(延伸閱讀/誘發胃潰瘍的4個因素)空腹時的胃痛多數人喊「胃痛」,是指胸口下方至肚臍這塊區域不舒服,但這個區域涵蓋很多內臟器官,所以不見得是胃的問題。

胃癌的胃痛較常發生在空腹或肚子餓的時候,尤其又以上腹痛感覺最明顯。

除此之外,由於癌症腫瘤可能會阻礙食物的消化,經常會伴隨胃脹、胃悶的感覺。

另外,由於胃部的不適常會連帶造成病人吃不下、食欲不振,進而導致體重減輕的情況。

吐血或解黑便胃癌經常會合併有消化道出血的現象,其主要因素包括癌症腫瘤成長速度快,造成的胃黏膜出血,也可能是癌症病灶的出血,兩者皆會導致解黑便或吐血的情形。

若出血嚴重的話,還可能併發貧血,這會使病人感覺到體弱無力、頭暈眼花。

這種時候,就要特別留意相關症狀是不是胃癌所造成的。

胃癌的篩檢與診斷胃鏡是觀察胃部健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用來診斷胃癌最普遍的工具之一。

當醫師透過胃鏡看到可疑病灶時,會以胃鏡做切片取樣,接著再透過病理組織來做確診與判斷期別。

眼見為憑的篩檢工具:胃鏡胃鏡不僅能「眼見為憑」的觀察,釐清相對主觀卻模糊的病人症狀主訴,不僅於看到可疑病變時,進行切除或切片取樣,也能針對變異細胞定位與確定病變範圍。

不過,胃鏡畢竟屬於侵入性檢查,臨床上並不會建議每個人都要頻繁地進行胃鏡檢查,一來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二來是避免檢查時的風險。

(延伸閱讀/真正「沒有感覺」的膠囊胃鏡)胃癌的確診與後續治療根據統計,在內視鏡下看起來是良性病灶,實際病理診斷為胃癌的機率約有5%。

在胃癌診斷確定之後,通常會再以腹部電腦斷層、腹部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等,來評估嚴重度,這有助於後續治療方式的評估。

目前胃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包括惡性腫瘤切除與廓清胃部區域的淋巴組織,但若屬於局限於黏膜層的早期胃癌,有機會透過胃鏡手術完整根除。

此外,醫師會評估是否搭配輔助性化療來減少復發的機率。

我需不需要照胃鏡來篩檢胃癌?若屬於胃癌的高危險族群,照胃鏡是早期發現的主要方式。

至於,既不是上述提及的高危險族群,又沒有相關症狀的人,建議至少在40歲時安排一次胃鏡檢查,若確定沒有問題,期間也沒有其他症狀發生,往後每3至5年再做檢查即可。

目前胃鏡檢查的舒適度已經比以往好很多,不僅可以選擇靜脈麻醉的無痛胃鏡,亦有經鼻胃鏡、膠囊胃鏡等新型態的方式,檢查過程中的舒適度提升,甚至可以同步與醫師溝通。

本文獲吳文傑醫師授權轉載,原文:披著羊皮的狼:那些被忽略的症狀,可能是胃癌前病變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林筱庭 專欄簡介_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Podcast:吳文傑醫師│Dr.J健聲房YouTube: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專注在胃腸疾病最先進的診斷及手術治療,並成立了國內第一家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

著有博客來年度top50醫療保健書《跨科會診終結胃食道逆流》。

當胃部健康亮紅燈,全身器官將受牽連,因此即使出了診間,生活中亦必須保持好習慣。

我將會在這邊分享可信可靠的衛教資訊,解答您所關心的各種「消化道」大小事。

第一頁 « 1 » 最後頁 單頁閱讀 標籤: 胃癌 腹痛 症狀 黑便 評分: 1 2 3 4 5 (0) 列印 轉寄 按讚加入良醫健康網粉絲團 胃潰瘍可能變成「胃癌」?消化內科醫師:反覆嘔吐、胃食道逆流...出現7情況建議照胃鏡 常肚子痛、消化不良...是「胃潰瘍」還是「胃癌」?用「1關鍵」判斷,出現這症狀就該做胃鏡檢查 「胃癌」是從慢性發炎開始!台大醫院院長:貧血、嘔吐,已是中晚期...胃癌症狀、篩檢及如何預防,一次解析 以為只是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成癌細胞溫床!腸胃科醫師吳文傑:逆轉癌前病變,就靠「這種營養素」 Novavax疫苗開打!它適合當第四劑嗎?為何專家說Novavax疫苗比莫德納、BNT安全?六都預約管道一次看 「第四劑疫苗」擴大開打、Novavax疫苗上路!誰可以打?該選什麼疫苗?去哪預約?常見QA一次看 「乳癌就是心病,妳的藥在妳自己身上!」中醫師的一句話,讓她領悟:沒有善待妳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在家看到一隻蟑螂,就可能有一窩蟑螂穴!達人教你3招,用「●●水」讓蟑螂消失不再來 「我帶著刀子,想殺了肇事者的兒子報仇!」孩子的生命,從此停在晚上8點44分...鋼鐵爸決定完成孩子未竟的人生 第四劑疫苗,該打嗎?打完三劑疫苗滿四個月保護力下降?政府將引進「次世代疫苗」,該等嗎?感染科權威醫師一次解析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或註冊。

1香腸、火腿、熱狗與香菸風險一樣高!譚敦慈:多吃兩種水果,減少致癌物毒害你 2預防乳癌,小心牛腩、三層肉...等「3大飲食地雷」!營養師點名:這「5大飲食秘訣」幫你遠離乳癌 3她30歲「挫青屎」,一檢查竟是胃癌末期…胃腸肝膽科醫師:綠色便便若伴隨4症狀,可能是腫瘤 4為什麼我的便便是黑色的?有關係嗎?醫師:這兩種情形,都要小心大腸癌 5發生率年年上升,甲狀腺癌卻是最幸運癌症!半數民眾健檢都會發現結節,該怎麼追蹤與篩檢? 許榮彬 0人推薦 許榮彬 (台北市 心臟血管外科) 許榮彬醫師真是一位仁醫。

2021年12月我先生進行繞道手術,陪病中感受到許醫師視病如親的情... 蘇柏宇 3人推薦 蘇柏宇 (新北市 牙科) 蘇醫師解說十分詳細,在手術中的技巧也十分高明,過程中一點痛感都沒有,手術完的成品也很滿意 「萬病之王」癌症都是養出來的!日本醫師教你「做3件事」降低9成癌症風險 大腸內視鏡分2種,預防腸癌該選哪種?消化內科醫師破解「篩檢5大迷思」 上班族 銀髮族 媽咪寶貝 男生 女生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