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君子」概念的分析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論語》中「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在孔子思想中「君子」最主要的定義是代表一個崇高完美 ... 君子所重視的是道德的修養,君子之德則涵蓋了仁、義、智、忠、信諸德目。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7.99.71.17)您好!臺灣時間:2022/06/1700:40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姚乃今研究生(外文):Yao,Nai-Chin論文名稱:君子之道——《論語》中「君子」概念的分析論文名稱(外文):TheWayofaGentleman-AnAnalysisofConceptof「Gentleman」intheAnalectsofConfucius指導教授:伍至學指導教授(外文):Wu,Zhi-Xue口試委員:黃偉雄、曾議漢口試委員(外文):Huang,Wei-Hsiung、Tseng,Yi-Han口試日期:2015-12-18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華梵大學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區域研究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6畢業學年度:104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36中文關鍵詞:論語、儒家、君子、孔子外文關鍵詞:TheAnalects、Confucianism、Gentlemen、confucius相關次數:
被引用:4點閱:984評分:下載:117書目收藏:0
《論語》是一部記述孔子及少數弟子的言論行事之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匯編,尤其是匯整孔子的言論和行事,為了解孔子思想的必讀讀本,更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本源的重要史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淵源。
《論語》中「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在孔子思想中「君子」最主要的定義是代表一個崇高完美的人格,是一個有理想,又能實現理想的人。
有學問的知識份子並不代表有人格的君子,君子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他們的基本心態,他們所追求的是人格的修養,君子面對的人生是不憂不懼,坦湯湯面對人生,在遇到窮厄時,能堅強面對不逃避,君子的言行注重威儀,以禮為規範,敏事慎言、文質彬彬、有過能改、重視名譽及和諧的人際關係,君子所重視的是道德的修養,君子之德則涵蓋了仁、義、智、忠、信諸德目。
對待別人時,要能表現溫和的臉色,態度要恭敬,都是禮的具體表現。
君子的學習不重在一技一藝,而是超越環境及個性氣質的限制,藉由學習建構出理想的人格。
君子的學習態度是端重積極,君子窮厄時可以獨善其身,但也希望積極達成兼善天下的理想,所以孔子也積極追求出仕的機會,達成濟世的理想。
《論語》所追求的君子完美人格典型,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極大。
「君子」成為中國知識份子追求的人格典範,也為社會秩序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精神基礎,這是儒家的最大貢獻。
TheAnalectsisawritingthatrecordsthecommentsandactionsofConfuciusandasmallnumberofhisdisciples.ItisacompilationofremarksofConfuciusandhisdisciples,inparticular,acollectionofConfucius’wordsandactions.ItisanessentialtexttostudyinordertogainanunderstandingofConfucius’thoughts;moreimportantly,itcontainsimportanthistoricaldatathatisrequiredforstudyingtheoriginofConfucianismandRuThoughts.Itistheroot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inthat,itteachesthebeliefthatthoseinrulingpositionsmustgovernbyvirtue,maintaintheirhonestyandintegrity,andthateveryoneshouldworkdiligently,liveeconomically,treateachotherhonestly,makefriendswithdiscernment,beloyaltotheircountry,andsuch.ThesewordsofwisdomhavehadanincomparableimpactontheChineseintellects.TheideaofGentlemen,aspresentedinTheAnalects,definesConfucius’idealpersonality.ThedefinitionofagentlemaninConfucius’thoughtsprimarilyreferstoapersonwithnobleandperfectcharacteristics,whoisidealisticandisalsoabletorealizesuchidealism.Alearnedintellectualdoesnotnecessarilypossessthepersonalityofagentleman.Themostimportanttraitofgentlemenistheirfundamentalmindset.Theypursuethecultivationoftheirpersonality.Theyfacelifeopenlyandwithease,havingnofearsorworries;eveninadversesituations,agentlemanneverwaiversorrunsaway.Agentleman’swordsandactionsarefilledwithdignity,andLiisthenormforhimtofollow.Heworkssmartandexercisescautioninspeech;heisrefinedandgentleinmanner;hefindsfaultswithinhimselfandcorrectsthem;heplacesimportanceonhisreputationandhisharmoniousrelationshipwithothers.Agentlemanhasstrongmoralvalues,anddoesnottolerateapersonwithlowmoralstandards.Theessenceofbeingagentlemanistoabidetouniversallaws,tamethematerialisticdesiresandself-interests,andimproveoneselfcontinuously,whilealittlemanpursuesselfishdesires,andmaterialisticneeds.Agentlemanfocusesonthecultivationofmorality;hisvirtuescoverRen,justice,wisdom,loyalty,faithandothermoralprinciples.Whileinteractingwithothers,agentlemanisalwaysmildinmannerwitharespectfulattitude,aconcretemanifestationofLi.Inlearning,agentlemandoesnotlimithimselftoonecraftoronetrade,butfocusesonsurpassingthelimitationsoftheenvironment,personalityortemperament,buildinganidealizedcharacterthroughlearning.Agentleman’slearningattitudeisseriousandactive.Whenthepoliticalclimateisdifficult,agentlemancanmaintainhispersonalintegrityduringthesechaotictimes,buthecanalsohopetoactivelyachievehisaspirationsofmakingthingsbetterforothers.Thus,Confuciuswasalsoactivelyseekingtheopportunitytotakeupanofficialpost,soastoachievehisidealofservingmankind.Thepursuitofthetypicalperfect-personalityofagentleman,asmentionedintheAnalects,hashadatremendousinfluenceontraditionalChinesesocietythatrangesfrompersonalmorality,familyethics,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tonationallawsandregulations,inwhichalloftheseissueshavebeenaffectedandhavebenefited.Theideaofa“gentleman”hasbecomethepersonalitymodelpursuedbyChineseintellects,andhasprovidedastablespiritualfoundationforthesocialorder,andthat,isthegreatestcontributionofConfucianism.
誌謝................................................I摘要................................................IIABSTRACT..............................................III目錄.................................................V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主旨...........................................1第二節文獻回顧與探討........................................2第三節研究方法...........................................11第四節論文架構與章節劃分......................................11第二章作為主體人格的君子......................................15第一節君子人格之主體性.......................................15第二節君子人格之真實........................................24第三章君子之好學..........................................29第一節 孔子學習之道......................................29第二節學與思............................................39第三節君子九思........................................48第四章君子之心境.........................................57第一節君子之不憂不懼.....................................57第二節君子之坦湯湯.........................................63第三節君子之莊重與敬........................................65第五章 君子為人處事之道.......................................73第一節君子和而不同.........................................77第二節君子求諸己..........................................80第三節君子之處事..........................................83第六章 君子之德行..........................................87第一節君子重德...........................................87第二節君子之三戒與三畏.......................................93第三節君子與小人..........................................100第七章 結論:君子人格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113參考文獻...............................................119
參考資料目錄:一、原典註解《論語集解》(元旴郡覆宋世綵堂本),臺北:世界書局,2011年。
梁.皇 侃,《論語集解義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月刊社,2008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入周何等編:《十三經注疏》台北:新文豐,2001年。
漢.班 固,《漢書.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許 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魏.何 晏,《論語集解》(元旴郡覆宋世綵堂本),臺北:世界書局,2011年。
宋.邢 昺,《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朱 熹,《四書》,臺北:臺灣書房,林松、劉俊田、禹克坤(譯注),2010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南懷瑾,《論語別裁》(合訂本),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孫欽善,《論語本解》,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陳國慶、何宏,《論語評注》,臺北:國家出版,2003年。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傅佩榮,《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8年。
曾昭旭,《經典.孔子論語》,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13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懷信,《論語匯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蔣伯潛,《新刊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商周出版社,2011年。
謝冰瑩等,《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戴朝福,《論語闡義》,臺北:正中書局,2010年。
蕭民元,《論語辨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譚家哲,《論語平解》(選篇),臺北:漫遊者文化,2012年。
二、專書王孝魚,《船山學譜》,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
王民,《孔子的形象與思想》,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王肅編,白羅譯,《人間孔子》,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
王熙元,《論語通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王熙元,《論與內容精隨之二-人文世界的塑建》,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4年。
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學視野》,北京:中國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孔穎達,《周易正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司馬志,《論語全書》,臺北:華志文化出版社,2013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朱貽庭,《倫理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華出版社,2002年。
匡亞明主編,《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伍至學,《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伍至學,《老子反名言論》,臺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伍曉明,《吾道一以貫之——重讀孔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封恆,《孔子及其論語之研究─論語中的幾個問題研究》,臺北:新天地出版社,1986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陳仲庚,《人格心理學》,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尚友出版社,1982年。
顧頡剛、劉起釘著,《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頁2177。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中華書局,1986年,頁69-70。
張蕾,《教育學》,青島:青島出版社,2001年。
程石泉,《孔子之前後》,臺北:先知出版社,1975年。
勞思光著,劉國英編註,《文化哲學講演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熊公哲,《孔學發微》,臺北:中正書局,1985年。
臧克和,《〈說文解字〉新訂》,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77頁。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4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三民書局,1978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錢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三、期刊論文丁孝明,〈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與歷史意涵〉,《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3期,2006年6月,頁1─32。
朱嵐,〈君子、小人、聖人─儒家理想人格簡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八期,1997年,頁19─24。
李明堂,〈從多元社會談孔子的思想取向〉,《孔孟學報》,第五十三期,1987年,頁23─27。
李菁菁,〈孔子論仁德的塑化¬¬─君子典型〉《孔孟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二期,2004年,頁16─19。
余昭玟,〈從《論語》論「君子」談孔子的人格審美觀〉,《孔孟月刊》,第452期,2000年4月,頁1—6。
伍揆祁,〈關於主體性道德人格的幾點思考〉,《湖南社會科學》,第六期,2002年,頁12─19。
伍至學,〈論宰我問三年之喪〉,《止善》第六期,2009年6月,頁153—166。
杜維明,〈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涵義「論儒學的宗教性」〉,《鵝湖月刊》,第24卷第4期總號第292,1999年,頁25—28。
吳康,〈孔子之教育哲學〉,《孔孟學報》,第六期,2001年,頁27—37。
吳根友,〈孔子的「君子人格」理想及其現代意義〉,《東方評論》,第五期,1998年,頁44—49。
吳勇,〈傳統道德教育及其對高校德育的啟示〉,《廣西大學學報》,第二期,2003年,頁33—37。
林義正,〈論孔子的「君子」概念〉,《台大文史哲學報》,第33期,1984年12月,頁139—187。
林安梧,〈《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一書序言〉,《鵝湖月刊》,第37卷第7期總號第439號,2012年,頁44—52。
林啟屏,〈學與思之間《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的心路歷程〉,《國文天地》,第24卷第9期總號285號,2009年,頁9—11。
林聆慈,〈《論語》論君子〉,《景女學報》,第八期,2008年,頁25─41。
郭伯佾,〈《論語》的君子之學〉《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五期,1997年12月,頁71─84。
馬小梅,〈論語學而篇各章述評〉,《孔孟月刊》,第六卷第三期,1967年,頁6─7。
馬進、王玲,〈理想人格的構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和小人〉,《資料與研究》,第35期,1998年,頁10─14。
孫君桓,〈「君子」、「小人」和人才的培養〉,《孔孟月刊》,第四十六卷,第一、二期,2007年,頁30─36。
陳擎虹,〈論孔子所講的君子〉,《哲學與文化》,第8卷第9期,1981年9月,頁26─31。
曾昭旭,〈論道與君子小人─為學的根本方向與領域〉,《鵝湖月刊》,第三十八卷第六期,2012年,頁2─10。
陳鐵凡,〈孔子誕辰與教師節〉,《孔孟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62年,頁7─13。
陳桐生,〈史記與論語〉,《孔孟月刊》,第40卷第10期,2002年,頁9—18。
陳怡燕,〈論《論語》中「君子」、「小人」之意涵〉,《孔孟月刊》,第四十六卷第一、二期,2008年,頁10—14。
張秉楠,〈論孔子的君子人格〉,《孔子研究》,第四期,1989年,頁45—49。
傅佩榮,〈孔子論人生與群我關係〉,《東吳哲學報》第1期,1996年,頁1—11。
溫茂華,〈孔子的學術思想與生活藝術〉,《孔孟學報》,第十七期,1969年,頁59─71。
楊錦富,〈王船山《四書訓義‧論語》論學旨要述義〉,《美和學報》,第30卷第2期,2011年,頁63—82。
潘佰世,〈從論語學而章探究論語一書的主題與價值〉,《鵝湖月刊》,創刊號,1976年,頁43─45。
劉立林,〈孔子人類社會功德的奠基人〉,《孔孟月刊》第32卷第2期,1993年,頁13—21。
劉振維,〈從「性善」到「道德心」─論當代儒學對人性概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8期總號423期,2009年,頁101—118。
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儒學能為人類社會提供甚麼〉,《中國文化月刊》,第264期,2002年,頁1—15。
蔡士瑋,〈成就君子學的異他教學法─解構的《論語》閱讀策略〉,《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二十期,2013年,頁19─32。
鄭炳碩,〈從牟宗三哲學看儒家的宗教性〉,《鵝湖月刊》,第35卷第6期總號第414,2009年,頁42—53。
蔡茂松,〈孔子的君子論〉,《歷史學報》,第25號,1999年,頁9─37。
歐陽勛,〈君子儒〉,《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八期,1997年,頁1─9。
魯蕩平,〈論語.學而篇「學而時習之」章研究〉,《孔孟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1963年,頁19─26。
鐘競生,〈孔子論君子與小人〉,《孔孟月刊》,265期,1984年9月,頁11─14。
四、學位論文王薏淳,《從《論語》、《孝經》探討「孝道」之精神》,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智霞,《從《論語》君子人格探析現代道德人格塑造》,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杜競哲,《真實美善:《論語.述而》的生命啟發》,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林淑婷,《《論語.學而篇》的開展論「為學與做人」之道》,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許炎初,《錢穆「孔學」之思想研究─以《論語新解》為核心而開展》,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徐信國,《孔子人學思想研究》,華梵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曉郁,《《論語》之「君子」概念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曹新科,《論孔子之詩教》,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玉青,《《論語》中有關孔子形象與君子形象章節之修辭現象的探索》,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秀貌,《孔子教育思想與台灣國小道德教育改革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峻源,《老子道德經與論語教育思想之比較》,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德貴,《孔子君子理念對道德人格養成的啟示》,西南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2008年。
劉利娜,《《周易》與《論語》的君子觀及其比較》,山西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毓玲,《從《論語》論孔子的聖與凡》,玄奘大學中文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0年。
魯石,《君子人格與小人人格之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歐陽素玲,《孔子仁學思想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鄧益惠,《孔子論語中仁禮思想與實踐》,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鮑彩蓮,《試論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
2.
儒家孝道思想研究
3.
四書蕅益解
4.
論語中的道德思想及其時代意義
5.
先秦儒家詩教研究
6.
從《論語》看孔子的班級經營
7.
《論語》中企業社會責任(CSR)之意涵
8.
西方個人主義與儒家政治思想之研析
9.
《論語》之「君子」概念研究
10.
荀子的禮治思想
11.
老子《道德經》與《論語》教育思想之比較
12.
先秦儒家詩教思想研究
13.
以孔子談學習與品德修養為主題的經典教學研究─以鐵山國小六年誠班為例
14.
《論語》生命觀對生命教育啟示之研究
15.
孔子教育思想對後世影響之研究
1.
丁孝明,〈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與歷史意涵〉,《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3期,2006年6月,頁1─32。
2.
朱嵐,〈君子、小人、聖人─儒家理想人格簡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八期,1997年,頁19─24。
3.
李明堂,〈從多元社會談孔子的思想取向〉,《孔孟學報》,第五十三期,1987年,頁23─27。
4.
李菁菁,〈孔子論仁德的塑化¬¬─君子典型〉《孔孟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二期,2004年,頁16─19。
5.
余昭玟,〈從《論語》論「君子」談孔子的人格審美觀〉,《孔孟月刊》,第452期,2000年4月,頁1—6。
6.
伍至學,〈論宰我問三年之喪〉,《止善》第六期,2009年6月,頁153—166。
7.
杜維明,〈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涵義「論儒學的宗教性」〉,《鵝湖月刊》,第24卷第4期總號第292,1999年,頁25—28。
8.
吳康,〈孔子之教育哲學〉,《孔孟學報》,第六期,2001年,頁27—37。
9.
林安梧,〈《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一書序言〉,《鵝湖月刊》,第37卷第7期總號第439號,2012年,頁44—52。
10.
林啟屏,〈學與思之間《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的心路歷程〉,《國文天地》,第24卷第9期總號285號,2009年,頁9—11。
11.
林聆慈,〈《論語》論君子〉,《景女學報》,第八期,2008年,頁25─41。
12.
郭伯佾,〈《論語》的君子之學〉《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五期,1997年12月,頁71─84。
13.
馬小梅,〈論語學而篇各章述評〉,《孔孟月刊》,第六卷第三期,1967年,頁6─7。
14.
馬進、王玲,〈理想人格的構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和小人〉,《資料與研究》,第35期,1998年,頁10─14。
15.
陳擎虹,〈論孔子所講的君子〉,《哲學與文化》,第8卷第9期,1981年9月,頁26─31。
1.
《論語》之君子觀
2.
修己安人—《論語》仁學思想之闡析
3.
論《論語》之禮
4.
《論語》詩學思想詮釋
5.
從《論語.學而》論孔子之「學」
6.
《論語》論孝之闡析
7.
《論語》之「君子」概念研究
8.
《論語》「孝」之研究
9.
《論語》「仁」字探討
10.
《論語‧里仁》論仁與君子
11.
《論語》「禮」思想之研究
12.
先秦儒家君子說之研究
13.
《論語》中有關孔子形象與君子形象章節之修辭現象的探索
14.
真實美善:《論語.述而》的生命啟發
15.
儒家禮樂精神以《論語》為核心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孔子論君子與小人的七個區別
君子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是有著崇高的信念,集仁、義、禮、智、信各種高尚品質於一身的道德楷模。
- 2君子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 國語辭典
才德出眾的人。 例:君子風度、大雅君子1.在位者或君王。《易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禮記.曲禮上》:「故君子式黃髮。」唐.孔穎達.
- 3君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君子,在中國周朝之前,為貴族之統稱。後來於春秋之封建社會則變成士大夫之統稱,也就是為官之人稱君子,平民稱小人。儒家認為君子應不單指貴族或士大夫,而是「聖人之 ...
- 4大呆| 孔子論君子
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不會有威嚴,經常學習就不會固執,一切要以忠信為本, ...
- 5雜誌>中文雜誌索引>Esquire 君子 - 博客來
Esquire 君子2月號/2022 第198期 · 優惠價:95折 190元 · 放入購物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