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正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準正(非婚生子女的準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結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資格的制度。
準正的概念準正制度始於羅馬法。
寺院法和日耳曼法也設有準正制度。
準正 準正(非婚生子女的準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結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資格的制度。
準正的概念準正制度始於羅馬法。
寺院法和日耳曼法也設有準正制度。
現代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國家,大都設立有準正制度,將尊重正式婚姻與保護非婚生子女的理念相連結。
但各國的具體規定,略有區別。
準正的目的——為了使非婚生子女取得與婚生子女相同的法律地位。
準正的形式準正的形式有兩種:(1)婚姻準正指因生父母結婚而準正。
婚姻準正又可分為兩種情況:①僅以生父母結婚為準正的要件如,德國民法典1719條規定:“生父同生母結婚者,非婚生子女成為婚生子女。
”比利時的民法典、秘魯的家庭法、我國台灣地區的親屬法等,都有相似的規定。
②以生父母結婚和認領為準正的雙重要件如日本民法典789條規定:“經父認領的子女,因其父母結婚而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
”“婚姻中的父母認領的子女,自認領之時起,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
”瑞士、法國的民法典,也都採用此種制度。
我國婚姻法對非婚生子女的準正未作規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生父母在子女出生後補辦結婚登記的,該子女便可視同於婚生子女。
(2)宣告準正宣告準正——也叫官宣告準正,指男女訂立婚約後,因一方死亡或有婚姻障礙存在,使婚姻準正不能實現時,可依婚約一方當事人或子女的請求,由法官宣告子女為婚生子女的制度。
德國、法國、瑞士等國的民法典,均有此規定。
3、準正的要件根據外國立法例,準正必須具備以下要件:(1)須有血統上(事實上)的非婚生父母子女關係。
(2)須有生父母的婚姻或司法宣告。
(3)準正為法律事件,非法律行為。
準正是結婚的附隨效力,基於生父母的結婚而當然發生。
4、準正的效力根據世界大多數國家民法典規定,兩種準正均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資格,但準正的效力發生時間則有所不同。
有的國家規定從父母結婚或法院宣告為婚生子女之日起算,如法國民法典(332條)。
有的則規定有溯及力,自子女出生之日起就發生婚生效力,如瑞士民法典(259條)、日本民法典(784、789條)和德國的民法典,都是這樣規定的。
熱門詞條2015跨年演唱會578BHTGPS衛星導航minicoopers一氧化碳中毒一鍵還原精靈中國工商銀行九焰至尊低調偶然與巧合傾城絕戀周易好市多小董打非服務生李易海平面上升蒙娜麗莎的眼淚陳逸宸隱形眼鏡霸三國馮提莫adsllovingyounba2k12Nokia105《大公司小老闆》人力仲介大寶巴黎歐萊雅從前有座靈劍山心有靈犀一點通成功大道摯友日輝王子變青蛙臺北象山西施犬遊振宜遠見青醬義大利麵風凌天下sofar向達倫大冒險吳卓羲大霸尖山晶華城服務棉褲漁船準正@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準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準正係指非婚生子女之生父母結婚,法律上將非婚生子女視為婚生子女者,也就是若子女出生時,母親並未與生父締結婚姻關係,但嗣後生母與生父結婚,則子女在法律上即視為 ...
- 2準正 - 中文百科知識
準正(非婚生子女的準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結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資格的制度。準正的概念準正制度始於羅馬法。寺院法和日耳曼法也設有準正制度。
- 3彰化縣北斗戶政事務所- 法令資訊- 案例分享
準正者之父姓名登記,出生別登記等相關戶籍登記,應辦理更正登記。 案情分析:, 1.甲之父母結婚,則甲視為婚生子女,不應辦理認領登記,應辦理身分更正。
- 4非婚生子女準正的要件如何? - 台灣法律網-劉孟錦律師事務所
司法院司法業務研究會第一期研討結論)。 ... 至結婚後出生而受胎在結婚前者,若父不提起否認子女之訴,則當然為婚生子女。 (三)生父與生母之結婚生父與生母之結婚,必須合法 ...
- 5準正申請書
準正書. 茲因立書人已於民國 年 月 日結婚,所生子(女) (民國 年 月 日出生)確係雙方婚前受胎所生,依民法第1064條規定取得婚生子女身分,請予:. □辦理出生登記並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