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_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聖嚴法師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觀世音菩薩普濟一切有情眾生,如母親般親切慈愛的形象,成為民間最親近的菩薩。
在觀世音菩薩的諸多法門中,你認識了多少?瞭解了多少?藉由聖嚴法師 ...
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登錄
註冊
搜索
知名法師著作初入佛門佛理專研佛教徒生活深入經藏淨土經典淨宗專集淨土法師文集禪宗專集藏傳佛教因果感應素食放生教史傳記一門深入佛典故事專區故事寓言書籍戒律規行咒偈儀軌長篇套書精選文集民間善書健康書籍我們的Facebook粉絲群贊助方式戒邪淫網
首頁→一門深入→觀世音菩薩法門→觀音法門入門
背景:
閱讀書籍-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聖嚴法師著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聖嚴法師著
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 觀念的認知,不等於經驗。
如何將我們所具有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的觀念,具體轉化為生命的經驗?如何地起修與行證呢? 首先,須修「觀想」的「觀」。
通常,不經過一段訓練,於自己日常生活中,突然要修觀、起觀,是很難真正「觀」起來。
倘若參加禪修,透過系統的訓練,則可以依著步驟開始觀照五蘊。
怎麼觀呢? 一、身體是禪修的工具 先從身體觀起-觀「身」和「受」。
觀「身體」於「受」中的狀況,也觀「心」於「受」中的感覺-受,一定是身體在受,形成了感覺;而感覺是心。
之後,再觀感覺的時候,心的反應是什麼?例如我們在喝一杯很濃的咖啡,第一個在未喝之前即可能已聞到咖啡的味道,「嗯,好香!」讓你很想喝它,這是一種感受,一種很自然的反應。
自然的反應實際上也是通過我們身體的嗅覺的「受」,而在心理上產生「很想喝它」的欲望。
此刻,進一步觀察一己心理的反應是什麼?是一種愛渴、貪欲、執著、喜歡、占有、眷戀……,種種心態俱會呈現。
換句話說,整個喝咖啡的過程,乍看之下,好像是非常實在的我在那個地方,其實不是。
只是心理的反應,一下、一下,不同的反應,以極快的速度,連繫性地串聯起來-於喝一杯咖啡的過程,身與受的反應便已相當複雜了。
這是我們日常生活裡,可以隨時經驗,也可以提醒覺觀的對象。
但是,如果心很粗,沒有辦法覺觀,只知道咖啡很好喝,喝完之後很滿足,只想下一次再喝,一次一次地喝……,這樣的話,是沒辦法觀空的。
那麼,只有打坐。
於打坐中,先觀身。
從身體的「受」觀起。
觀察身體的受,漸漸地,由強烈而淡化……,淡至再沒有感覺身體的存在,只餘心理的活動。
如此,便進一步觀察心理的活動與反應,就能覺察到,心理的反應不是在想像過去、回憶過去,便就是推想未來、期待未來、憂慮未來。
又或者,只是鈍鈍地,遲滯而茫然,宛如在做白日夢一般。
這些「心」的狀態,其實即是「五蘊」中的「受、想、行」,當我們能這樣觀察時,即已經是在「觀五蘊」了-觀身體的時候,是觀「色蘊」;觀心態的時候,即是觀「受、想、行」蘊。
漸次地,我們將發現,對於肉體的執著,僅是一種心理作用。
當身體的執著逐漸淡化,淡化到最後,身體對自身而言,便可能只是一種負擔-當沒有感覺身體的存在時,身體就不會困擾你,也不再干擾你,也不再覺得是負擔了;什麼癢啊、痠啊、麻啊、痛啊、累啊、快感啊、沉重啊、美呀、醜啊……,這些問題全都沒有了! 打坐坐到深的時候,坐到身體沒有,身體的覺受也沒有了-意即,身體的粗受(粗的受)消失的時候,便會覺得,身體對自己而言,已不是自我中心的代表物。
此時,即是觀「色」-「色即是空」-觀色身「即有而空」。
即有,有啊!還在,卻又是空的。
身體在此,在打坐,卻對一己不是負擔。
一般人並不瞭解身體是一種負擔,反執取著以為是幸福。
但是,於上座後的觀修中,當對身體的感覺和執著逐漸淡化,我們將發現,有身體,是負擔;沒有身體,才是解脫。
雖然,身體的解脫,並不等於心理的解脫,但是觀到這個層次,已逐漸剝離之於色身的執著,也漸次突破「色蘊」的羅網。
不過也請記住:禪修必從身體入手,身體是禪修的工具,不是自我的中心。
二、無住於心 更進一步即屬於「觀心」的層次。
何謂「心」?「心」是什麼?人們通常難以察覺一己的心理活動的現象,除非在深刻的痛苦中,否則無法察知。
於禪坐中,當行者安靜下來,不受身體或環境的各種負擔、困擾或誘惑時,便僅存心理的活動,包括「受、想、行」等。
意即,心理的「受」若與身接觸的話,可能產生樂、痛、苦、癢、麻、脹……等。
但身體的觸受淡去以後,便僅餘觀念上的感受-感覺生命的存在、或內心湧現的思想活動-這類思想活動已屬微細,不再那麼粗了(粗的指與身體結合的諸受),於此微細的層次中,始能覺察「受」、「想」這兩樣東西在動,那便是「行」。
自己了了分明,這是在動……。
於中,苦、樂漸漸析離,變成「不苦不樂受」,也叫「捨受」。
捨,還是受;不苦不樂受,還是受。
尋常人僅滯留於苦受、樂受中。
苦樂俱捨,沒有苦樂憂喜,即名為「捨」。
這種不苦不樂中,仍存有的「受」,即名為「捨受」。
在不斷捨苦捨樂之後,我們將感到一種輕鬆,一種非常的安靜、柔軟和輕巧;於中,更覺知到生命存在之美-那非常地美,伴以安定、寧靜、安全與晰明。
這樣的感覺,仍在受、想、行之中,尚未超越。
仍要將之逐漸置放下來-即是要「觀空」。
也就是說,舉凡清淨、寧靜、安定、安全……種種感覺也須認知它是空的,也是一種心理的反應,不要在乎,不要執取。
否則,即容易沉溺其中,一上坐墊即希望享有此類輕安的覺受。
而這樣的覺受,事實上也是自我中心的一種狀態。
此時,便須「觀空」-如何觀呢?即,告訴自己,我只是在修行,在打坐,不要太在乎它、貪戀它、執著它。
漸漸、漸漸地,此受也將離開,行者的思想將日趨澹泊。
三、以真智慧積極看待世間 思想漸呈澹泊,「行」的問題仍存在著,並未解脫。
則須以「智慧」來觀-在自己尚未獲得真智以前,則「依佛智慧,用佛智慧」:依持、使用佛菩薩的深慧來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瞭解它們都是幻構,都不是真的,也都是空的。
箇中,但於自己身內、身外的一切諸事、諸相中,若還存有一絲自我存在的感覺,則尚未契入空慧中。
如此深刻觀照,漸止於空。
但是,停止於空,並不等於解脫。
「空」也是一種受,必須連「空」的感受也放下,如此,則漸契於解脫境界。
為什麼觀空到達空的境界,其實還是未契空性,還是「不空」的呢? 因為,感受到空,感覺到空,體驗到空的,仍是自己-仍有「我」在感受空,而將那個空視為「我」,是另一更深細難除的「自我中心」。
沒有修行的普通人,將虛幻的身體和心理現象視為「我」,視為「我的」價值或「有我」在主宰,在存在、作為。
修行之後將發現,身體也罷,環境或心理的種種現狀、現象、情境,全皆是虛的、假的、幻的、空的-那麼便可能進一步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放下,呈現「滯止於空」的狀態。
這樣的空,佛法名之為「頑空」。
這顯然不是太好的字眼,因為,一旦「住」入頑空,行者將對世間採取消極、否定的態度,除了不想參與,也想放下責任,逃避一切。
因此,我們稱之為「頑空」-本質上還有一個「非常堅固的自我」、一個「在注意空的自我」在那個地方。
明明說「沒有」,其實是「有」;有一個「我」,在「注意空」。
「以空為我」-「以空為我」的這個「我」是不是「有」呢?有,還在! 因此,進一步空也好,有也好,超越空和有-不住於「空」、不住於「有」,不執著空,不執著有的時刻,即是智慧。
它必須於禪定中,修到「滅受想定」時。
此時,「受想」滅掉,「行」仍存在。
要超出「行」的有與無,則須「離空離有」。
離開「有」的什麼?離開「色受想行」,也離「空」,離自我中心中的「以空為我」。
離有離空,則真智現前,也即是《心經》所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接下去的經文便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止色蘊如此,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一樣;都是一個「不即」,一個「不離」-而不是「空就是空」,一無所有、抹滅一切的「頑空」。
這才是真正能以積極態度看待世間的真智慧:首先,自我中心消除了,就要回到一己的生活中,與人相處,與物相接,與世間保持密切的關係與互動。
而於互動交流中,並沒有我。
為什麼?五蘊建構的「我」是虛幻不存的;但現象的假合存有,是誰的現象呢?是眾生的現象有、業力的現象有。
如是,雖然了知五蘊皆空,不再受五蘊現象的變化,而昇起喜怒哀樂煩惱的情緒。
煩惱空淨,但環境中自己的身體還在,還要吃喝,還要工作、生活,還存在人與人的責任與互動。
這個存在,其一是我們原有業力的持續;其次,即是眾生還在,並未解脫離苦。
所以,自己即或已經解脫,已是「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但是,廣大有情並未離苦,須加以善巧救拔。
也或者,行者雖已離苦,但業仍在-離苦,僅是離卻心靈的負擔,但昔日所造的業仍殘存著,並不因悟覺,從此便可不認帳了。
帳仍在,但認帳,並不意味著受苦。
倘能「照見五蘊皆空」,那麼,認帳,僅是化被動的業力,為主動的布施,從自我拔度的苦厄中,進一步協助有情,拔度累世積集的苦厄。
如此,不即不離,即空即有,則可以起大智而離苦,起大悲而濟厄。
入於五濁而恆保清涼,現於煩惱而恆觀自在。
上一頁1..891011121314151617..20下一頁
【書籍目錄】
第1頁:聖嚴法師自序
第2頁:聞聲救難,度一切苦厄
第3頁:認識觀世音菩薩
第4頁:正信修學觀音精神
第5頁:正信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差別
第6頁:觀音法門的真實義涵
第7頁:自利利他的七種法門
第8頁:如吸音板的耳根訓練
第9頁:《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
第10頁:〈大悲咒〉與《大悲懺》
第11頁: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第12頁: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
第13頁:《心經》中的時空觀
第14頁:《心經》的解脫觀
第15頁:持誦聖號的法門
第16頁:在家居士的修持之道
第17頁:後記-江心上的月影
第18頁:【附錄一】心經
第19頁:【附錄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20頁:【附錄三】大悲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閱讀:次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1)
表情:
姓名:
匿名
字數
點評:
同意評論聲明
發表
評論聲明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1楼靜怡发表于2013-12-1210:24:29這是我接觸聖嚴師父的第一本書,藉由文字感受到聖嚴師父的慈悲大愛,跟師父所教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靜心傾聽大自然的說法,非常受用~合十禮敬回复支持(0)反对(0)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
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或相告本站連結,功德與印經無異。
NoCopyright2010-2016水晶順正府大王公求道Poweredbyiwms5.1
Processedin0.075second(s),4queries,Gzipdisabled
延伸文章資訊
- 1聖嚴法師一、認識五蘊欲瞭解《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
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聖嚴法師. 一、認識五蘊 ... 《心經》一起首即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 2五蘊皆空觀自在-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的、精神的活動,也就是物質的身體、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和合。 「五蘊皆空」如何照見?聖嚴師父將觀 ...
- 3聖嚴法師《照見五蘊皆空》 - 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照見五蘊皆空》. 聖嚴法師 2010/09/29 大字體 護眼色.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智慧產生作用時,對菩薩自己來講是斷除一切煩惱,對眾生來講 ...
- 4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59
因此,也有人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意即,離開金木水火土,離開了三界。 但是,「五行」是否即等於「五蘊」?兩者之間的關係、界別究竟為何? 「五蘊 ...
- 5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_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聖嚴法師著
觀世音菩薩普濟一切有情眾生,如母親般親切慈愛的形象,成為民間最親近的菩薩。在觀世音菩薩的諸多法門中,你認識了多少?瞭解了多少?藉由聖嚴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