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問題,都是爸媽的錯?」每位父母都該了解的依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了要驗證理論與觀察,安沃斯決定做一個實驗。
母親離開又回來,孩子會怎麼反應? 這個實驗稱作「陌生情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用雙面 ...
選單
直接觀看文章
搜尋
搜尋:
今年一月初,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缺乏安全感嗎?這真的要怪你父母〉,文章裡提到,孩子在嬰兒時期與父母親所形成的「依附類型」,將會決定他們有沒有安全感,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甚至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的確,許多研究顯示,孩子的依附類型會影響到他的同儕關係、影響他願不願意去探索和嘗試、影響他調節情緒的能力,以及能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
這樣聽起來,依附關係真的很重要,但是很多父母都不太理解:到底什麼是依附關係?什麼樣才算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要介紹依附關係,就要提到兩位心理學家──瑪麗‧安沃斯和約翰‧鮑比。
他們在1950年代相遇,當時,美國社會崇尚行為主義,行為主義學家約翰‧華生不斷告誡父母:「不要擁抱、親吻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哭的時候抱孩子,不然就會寵壞孩子。
」如果你是一位父母,這樣的主張你應該並不陌生,在台灣,認同「百歲醫師」(美國小兒科丹瑪醫師)育兒方法的家長也是這樣覺得──小孩哭時不能抱,不然孩子就會用哭聲控制你。
但是,安沃斯和鮑比卻不這麼覺得。
他們認為,父母親要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感到安全。
而當孩子感到安全時,才會更獨立、更願意嘗試與探索這個世界。
安沃斯在當時觀察了一些母親與孩子,她也發現,那些最不黏人、最不常哭的孩子,反而是有位常常回應孩子的母親。
為了要驗證理論與觀察,安沃斯決定做一個實驗。
母親離開又回來,孩子會怎麼反應?
這個實驗稱作「陌生情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用雙面鏡觀察媽媽和約一歲大的小孩的互動,在實驗過程中,母親被告知要短暫的離開房間,然後再回來。
安沃斯認為,孩子在媽媽離開房間時應該是會充滿焦慮的(事實上也證明,就算外表看起來很冷靜的小孩,他們的心跳和壓力賀爾蒙也顯示他們是感受壓力的)。
研究人員想要知道,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怎麼反應,還有更重要的,當媽媽再度回到房間時,小孩會怎麼樣與媽媽互動呢?
安沃斯在觀察過許多媽媽與孩子的「陌生情境」後,依照孩子的反應分成三類型。
第一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哭得很難過,但是在媽媽一回來後,孩子立刻去靠近母親,並且很快的被安撫,停止哭泣,然後能夠繼續玩玩具,這一類型的孩子被稱作有著「安全型」依附關係。
第二型的孩子在進到新房間時非常焦慮和黏人,不太願意去探索新環境,在媽媽離開時他們很難過,媽媽回來後他們可能會去找母親,但是無法被安撫,還是繼續哭泣──這些孩子想要親近媽媽,但又很害怕焦慮,被稱為「焦慮矛盾型」。
第三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房間時表現出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當媽媽回來後,他們也不會去靠近母親,這類型的孩子稱為「逃避型」。
不管是焦慮矛盾型或是逃避型,這些孩子都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
父母的對待方式,決定孩子的依附類型
陌生情境實驗中這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依附關係類型,是因為孩子天生氣質不同所造成的嗎?或許基因會有一些影響,不過,早在這些媽媽和孩子進到實驗室之前,安沃斯已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些孩子的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所以,她能夠歸納出,到底是什麼樣的母親對待方式,讓孩子在媽媽離開又回來後,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應?
嬰兒出生後,藉由與身邊的人的互動來理解這個世界,尤其是主要照顧孩子的人,像是父母親。
當嬰兒不舒服或是餓了哭泣時,如果爸爸媽媽回應孩子的需求,像是將孩子抱起來安撫、餵孩子喝奶,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安全可以預測的──他們了解,當我有需求時,會有人來回應我、幫助我,這就是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
所以,在實驗中,當媽媽回到房間後,本來痛苦哭泣的孩子能夠立刻親近母親並且被安撫,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媽媽能夠滿足我的需求,能夠讓我快樂。
」
而根據安沃斯的家庭觀察,這些有著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果然有一位平常會回應孩子的媽媽。
當孩子能夠有一位讓他安全依附的大人,這位大人就像是孩子的安全堡壘,讓孩子更願意往外踏出去探索這個世界,也能夠從父母的安撫中學習如何調節情緒。
那麼,是什麼樣的教養模式讓孩子形成不安全型呢?
當小嬰兒哭泣時,如果父母不去理會孩子傳遞出來的訊號、不去回應孩子的需求,或是在回應孩子時充滿生氣或是焦慮等情緒,這就會讓孩子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
譬如,當孩子反覆感受到沒有人會回應他的需求時,他理解的世界就是──在我有需要時,不會有人幫助我,我一點都不重要。
所以,實驗中,當媽媽離開又回來時,逃避型的孩子根本不會去親近母親,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媽媽從來沒辦法滿足我的需求」。
安沃斯在這些孩子家中的觀察也看到,逃避型的孩子的母親通常不回應孩子、拒絕孩子、不與孩子親近。
最後,安沃斯從家庭觀察歸納出,有著焦慮矛盾型的孩子,他們的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很不一致──有時候會回應他、有時候又忽略他。
這時候孩子就會很矛盾,因為每一次當孩子有需求時,他不知道:「這次媽媽能夠回應我嗎?我這次能夠相信媽媽嗎?」這讓孩子充滿焦慮,就像實驗中,孩子在媽媽回來時想要靠近,但又害怕不太敢親近,因為他不確定這次媽媽能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安沃斯從陌生情境實驗中歸納出這三種依附關係類型,之後心理學家又發現第四種類型,稱做「紊亂型」,這一類型的孩子通常遭受父母親的虐待,所以本能上他們想要親近照顧者,但是照顧者同時又是痛苦的來源。
這樣環境下的孩子無法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來回應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混亂了。
依附類型,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剛出生的前幾年,藉由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來形成依附關係。
每一位孩子都盡他最大的力氣來適應周遭的世界,而孩子形成的不同種類依附類型,就像是戴著不同顏色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世界,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解讀事情、理解行為。
研究顯示,一歲時形成的依附類型會一直跟著孩子,心理學家瑪莉‧緬就對一歲多的幼兒做了陌生情境實驗,接著,等到這些孩子十九歲時,她再請這些受試者做依附關係測驗,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在十九歲時的依附類型,就和他們在一歲的時候一樣。
也就是說,在沒有刻意去改變之下,你剛出生時與父母親形成的依附類型是會一直跟著你的。
而如果每一種依附類型就像是戴著不同顏色的眼鏡來看待理解世界,那麼,一點都不讓人驚訝的,孩子的依附類型就會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甚至是將來的親密關係。
研究指出,當時參與陌生情境被測出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們,在他們進入幼兒園時,有較差的人際關係,也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
而成人親密關係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有安全感依附關係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比較能夠信任人、比較能夠維持感情。
相反的,不安全型依附關係的人,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比較會出問題,像是太過度依賴人、無法信任、總是認為會被另一半拋棄…等等,畢竟,他們剛出生時的經驗告訴他:沒有人會回應我,我不值得被愛,這個世界是無法預期的。
孩子有問題,都是父母的錯?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讓孩子形成不同依附類型,一位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可能人際關係較差、比較無法調節情緒、將來感情比較會出問題。
這麼說來,好像孩子有這些問題,真的是父母的錯?
但是,為什麼有些父母能夠回應孩子,有些父母卻無法?為什麼有些父母在孩子哭泣時能夠溫柔安撫孩子,有些父母卻在聽到孩子哭聲時感到厭煩與憤怒,然後對著孩子大吼:「安靜!不准再哭了!」
難道,有些父母會刻意讓孩子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嗎?
前面提到的心理學家瑪莉‧緬在對一歲的孩子做陌生情境實驗時,她也請這些孩子的父母填寫測驗,結果發現,這些一歲孩子的依附類型,就和他們的家長小時候的依附類型類似。
也就是說,依附類型會在世代間相傳──你小時候與你的父母親形成的依附類型,會跟著你一路到你自己也成為父母,然後影響你如何教育孩子,再影響你的下一代。
在美國,數據顯示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是屬於安全型依附關係,有約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在幼兒時期並沒有形成安全依附──這些人比較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較有問題,當他們成為父母後,也會更難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
這樣說來,好像你在小時候形成依附類型就決定了你和下一代的命運?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你有辦法做改變,你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
父母可以做改變:從理解過去開始
一個稱為「成人依附訪談」的研究邀請了懷孕中的女性來當受試者,訪問她們如何看待童年、以及和父母親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想要分析這些受試者「如何談論童年」,因為,藉由一個人談論童年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是怎麼理解過去的經驗。
譬如說,有些受試者能夠敘說父母親做的哪些事情造成她什麼影響,有些人卻無法具體舉例,只簡短含糊地說:「我的童年一切都很美滿。
」
之後,當這些受試者生小孩後,研究人員再回去檢測這些媽媽們和孩子間形成的依附關係類型。
結果發現,藉由受試者當初回答問題的方式,研究人員能夠預測她們將來會和孩子形成哪一種依附關係,準確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
研究顯示,當受試者回答問題時表現出她們理解過去經驗時,她們與下一代就能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就提到:「你如何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比起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本身更重要。
」
做為父母,如果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反思──你的成長過程如何?你和父母間的關係如何?你的父母如何管教你?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家庭外有你能夠信任的人嗎?…當你願意花時間理解你的過去,你就在幫助你的孩子,讓他能夠跟你安全依附。
和孩子建立正向關係,永遠不嫌晚
想要和孩子建立安全型依附關係,並不是要你當一個完美父母,而是要能夠去了解孩子需要什麼,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聽見、需求被滿足,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當我向這個世界傳遞出訊息時,有人會回應我,照料我。
我是值得被愛的。
」當然,有些時候親子關係會有裂痕,這是很正常的,而一個安全依附關係,就是每一次的互動中不斷維持溝通、修補裂痕。
1950年代,在美國有許多信仰行為學派的人呼籲父母:「小孩哭了不能抱,不然你就會強化孩子繼續用哭來控制你!」但是,小孩是人,不是機器。
人需要與其他人連結,需要感受到被愛、被理解、有價值。
要和孩子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並不是照著哪些「行為清單」照做就可以,而是花時間去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同理孩子。
就算你發現你以前提供給孩子一個不安全的依附關係,現在做修復也都來得及。
雖然你沒辦法改變自己小時候是如何被父母對待,但是,你有辦法改變你和孩子間的依附關係。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依附,就能讓孩子將來成為一位更健康的人。
*本篇文章刊登在人本教育札記2017年3月號。
札記和部落格文章版本稍有不同。
*留佩萱的著作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8/29(8/23開始預購)
博客來:http://bit.ly/30iF0Zm
金石堂:http://bit.ly/2zcQ4LH
TAAZE:http://bit.ly/2Z2sNvp
誠品:http://bit.ly/2ZehrED
《童年會傷人》
出版社: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2017/7/10
博客來:https://goo.gl/QugvrZ
金石堂:https://goo.gl/cnVSbk
誠品:https://goo.gl/mpv1Uu
讀書共和國:https://goo.gl/aKs1B1
參考資料:
Yes.It’sYourParents’Facult
缺乏安全感嗎?這真的要怪你父母(紐約時報中文網)
HowtoBuildaSecureAttachmentBondwithYourBaby
WhatEveryone’sMissingintheAttachment-ParentingDebate
BecomingAttached
CanAttachmentTheoryExplainAllOurRelationships?
AttachmentParentingInternational
美國精神科醫師DanSiegel的著作“ParentingfromtheInsideOut"(書中譯版:《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野人出版)
分享此文:電子郵件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文章分頁導航
←我的小孩是同志,父母該怎麼辦?《童年會傷人》:理解過去,就能給孩子一個更健康的原生家庭→
「孩子有問題,都是爸媽的錯?」每位父母都該了解的依附關係有“6則留言”
請問我收養了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出生兩個星期後就被安置在育幼院,來到家裡後情緒起伏大,我行我素,很不好教導,有醫師診斷是ADHD,但我們一直覺得是否依附問題或是安全感問題造成呢?
讚讚
回應
黃小姐妳好,
我最近剛好在美國帶一個給收養孩子父母的團體治療,開始認識收養孩子這個議題。
許多被收養的孩子的確有很多創傷背景以及依附關係問題,譬如,大部分的育幼院人手都不足,無法讓每一個嬰兒都立即需求被滿足(e.g.,當他們每次肚子餓哭的時候,都要過很久才會有食物吃,畢竟工作人員一次要餵很多嬰兒)、每一位嬰兒與無法得到很多的注意力與肢體接觸,可能就會讓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另外很多被領養的孩子可能經歷原生家庭的一些創傷(e.g.被親生家長嚴重疏忽、有藥物酒癮問題…等等),這些創傷壓力也可能讓孩子看起來有ADHD(e.g.,創傷歷史讓孩子一直高度警覺環境有沒有威脅,這樣的行為看起來就像是"無法專注")。
當你們能夠用"依附理論"以及"創傷"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問題時,就能夠比較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是因為「他們以前發生一些問題」,並不是「他們有問題」)。
希望這些資訊有幫助!
Warmly,
佩萱
讚讚
回應
引用通告:《童年會傷人》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AboutCounseling
引用通告:《童年會傷人》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AboutCounseling
引用通告:AboutCounseling文章整理|AboutCounseling
引用通告:焦慮型依附|艾利的家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關於作者
留佩萱
(pronoun:she/her)
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PhDinCounselorEducation&Supervision),目前在美國AntiochUniversitySeattle心理諮商研究所擔任教職,為美國執業心理諮商師(LicensedProfessionalCounselor,LPC&LicensedMentalHealthCounselor,LMHC),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NationalCertifiedCounselor,NCC)。
更多介紹請至"WELCOME!關於這裡“閱讀。
AboutCounselingIG在Instagram看aboutcounseling’s的個人檔案
追蹤
已追蹤
AboutCounseling
加入其他1,084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AboutCounseling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解析4種親子依附關係成因,從依附關係建立正向親子關係須知
「親子依附關係」的定義為:孩子在幼兒階段,會對照顧者(一般為父母)產生依賴、眷戀的情緒,更準確地來說,也就是發展出所謂的「依附關係」。依附關係由 ...
- 2「爸媽與孩子保持連結到底有多重要?」---親子依附關係會深深 ...
「依附」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簡單來說,「依附理論」講的是嬰幼兒由於無法獨自生存,而演化出需依附於照顧 ...
- 3好的依附,孩子才能有好的人際關係- 文章專區
依附是一種從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發展出來的理論,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依附理論認為,幼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而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 ...
- 4解析4種親子依附關係成因,從依附關係建立正向親子關係須知
「親子依附關係」的定義為:孩子在幼兒階段,會對照顧者(一般為父母)產生依賴、眷戀的情緒,更準確地來說,也就是發展出所謂的「依附關係」。依附關係由 ...
- 5黃瑽寧:三種依附關係,你家孩子屬於哪一型?(上) - 親子天下
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也就是說, ... 的研究報告中,鮑比劃時代的提出現代依附理論的雛形: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