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管教與祖孫情感關係-以台北縣市國中生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文名稱(外文):, The Grandparents' Parenting and The Mental Relation Between Grandparents and Grandchildren in Families of Grandparents as Parents /the targets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7.99.71.17)您好!臺灣時間:2022/08/1715:58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詹菊珍研究生(外文):Chan,Chu-chen論文名稱: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管教與祖孫情感關係-以台北縣市國中生為對象分析論文名稱(外文):TheGrandparents'ParentingandTheMentalRelationBetween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inFamiliesofGrandparentsasParents/thetargetsarelimitedtothejuniorhighschoolstudentsinTaipeicountyandTaipeicity.指導教授:林如萍指導教授(外文):Lin,Ju-ping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系所名稱: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門:人文學門學類:人類學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6畢業學年度:94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16中文關鍵詞: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管教、祖孫情感關係外文關鍵詞: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grandparents’parenting、thementalrelationshipbetween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相關次數: 被引用:33點閱:947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探討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的管教及祖孫情感關係,並進一步分析其影響因素。

本研究定義「隔代教養家庭」為:祖父母與孫子女週間每天同住,且由祖父母擔負孫子女教養與照顧責任;而「祖父母管教」則以「反應」與「要求」兩面向分析,「反應」指祖父母對於孫子女生活作息或行為表現的支持、鼓勵與接納;「要求」指祖父母對於孫子女生活作息或行為表現的規定、控制與命令。

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隔代教養家庭之國中生為對象,採取立意取樣選取台北縣市公立國中(及完全中學國中部)30所學校,共計發出615份問卷,回收問卷369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88份。

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隔代教養家庭中,主要照顧者為「奶奶」最多,其次為「外婆」,再其次為「爺爺」,最少則為「外公」,顯示:擔任主要照顧者以女性多於男性、父系祖父母多於母系祖父母。

二、隔代教養的成因,以「父母離婚」最多,其次是「母雙方皆工作忙碌無法照顧」,再其次為「父母一方或雙方過世」。

三、祖父母的管教,就「反應」與「要求」兩部分來分析,在「反應」方面,以對孫子女的生病照顧、原諒錯誤及鼓勵用功讀書為頻率最高的前三項;而「要求」方面,則以對孫子女生活習慣的要求為主。

四、在影響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管教的因素,就孫子女、祖父母及家庭背景變項來看,祖父母健康狀況愈好及孫子女與父親關係愈好,則祖父母愈會以「反應」的管教方式;而在「要求」方面,上述變項皆沒有顯著的解釋力。

五、整體而言,隔代教養家庭中的祖孫情感關係頗佳。

而在影響「祖孫情感關係」的因素,就孫子女、祖父母、家庭背景變項及祖父母管教方式來看,以與父親的關係及祖父母「反應」的管教能有效解釋祖孫情感關係。

Thepurposeofthisresearchfocusesongrandparents’parentingandthementalrelationshipbetween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in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Therequirementfor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isthatgrandchildrenhavetolivetogetherwiththeirgrandparentseverydayinaweek;furthermore,grandparentsareobligatedtocareandparenttheirgrandchildren.Theanalysisongrandparents’parentingisbasedon“responseparenting”and“demandparenting”.Theresponseparentingreferstograndparents’support,encouragementandacceptanceforgrandchildren’sdailypracticesandbehavior.Then,thedemandparentingreferstograndparents’regulation,controlanddemandforgrandchildren’sdailypracticesandbehavior.Thedataofthisresearchisobtainedbyquestionnaireswhichfocusonthejuniorhighschoolstudentsfrom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Thesamplesareadoptedbypurposive-samplingmethod.30publichighschoolsinTaipeicountyandTaipeicity(includingthejuniorhighschooldepartmentsinseniorhighschools)areinvolvedinthisresearch.Thereare615questionnairesissuedtoconductthisresearchintotal.Amongthem,369questionnairesareresponded;furthermore,288questionnairesarevalid.Thefollowingisthefindings:1.In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thefirstonewhotakesthedutytotakecareofgrandchildrenistheirgrandmothers,thenext,theirmaternalgrandmothers,then,theirgrandfathers,andthelast,theirmaternalgrandfathers.Theresultrevealsthatfemalestakemoredutyincaringtheirgrandchildrenthanmalesandpaternalgrandparentstakemoredutythanmaternalgrandparents.2.Themajorcausefor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isdivorce.Andthenextcauseisthefactthattheirparentsaresobusyonjobsthattheycannottakecareoftheirchildren.Thethirdcauseisthedeathofeithersideofparentsorthedeathofbothparents.3.Theanalysisongrandparents’parentingisdividedintoresponseparentinganddemandparenting.Ingrandparents'"responseparenting,"thefirstthreemostcommonparentingarethehospitalization,thecorrectionoferrorsandtheencouragementforacademicperformanceoftheirgrandchildren.However,ingrandparents'"demandparenting,"grandparentsputprioritytotheirgrandchildren’sdailypractices.4.Inthisresearch,thefactorsingrandparents’parentingof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grandchildrenarediscussed.Asforthevariablesofgrandchildren,grandparentsandfamilybackgrounds,iftheirgrandparentsownbetterhealthcondi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fathersandchildrenisbetter,grandparentswillmorelikelytoadoptresponseparenting.Onthecontrary,ingrandparents’demandparenting,thereisnoobviousconnectionwiththevariablesmentionedabove.5.Inshort,thementalrelationshipbetween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isquitegoodinfamiliesof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Amongallfactorsinthementalrelationshipof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therelationshipwiththeirfathersandtheresponseparentingoftheirgrandparentscanfullyexplainthementalrelationshipof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whichisbasedonthevariablesofgrandchildren,grandparentsandfamilybackgroundsandtheirgrandparents’parentingmethods. 目錄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5第三節研究問題……………………………………….……6第四節名詞釋義……………………………….……………7第二章文獻探討……………………………………...…………..9第一節隔代教養的定義與現況….…………………………9第二節隔代教養祖父母的管教及其影響因素…………….24第三節隔代教養祖孫情感關係及其影響因素……………33第三章研究方法……………………………...…………………..44第一節研究架構………………..……..…………………….44第二節研究假設…………………………………………….45第三節研究樣本…………………………………………….46第四節研究工具…………………………………………….48第五節資料處理方法……………………………………….58第四章研究結果……………………………………...……….…59第一節樣本個人背景資料分析……………………………59第二節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的管教…………………….…67第三節隔代教養家庭祖孫情感關係………………………72第四節祖父母管教及其影響因素…………………………74第五節祖孫情感關係及其影響因素………………………79第五章結論與建議……………………………………...………82第一節結論與討論…………………………………………82第二節建議………………………………………………….90第三節研究限制…………………………………………….97參考文獻………………………………….…………………………98中文部分…………………………….…………………………98西文部分…………………………….…………………………103附錄………………….………………………………………………107附錄一施測問卷內容效度專家名單………………………...107附錄二預試問卷……………………………………………...108附錄三預試學校一覽表……………………………………...112附錄四正式問卷……………………………………………...113表目錄表1-1-1臺閩地區人口平均餘命…….………………….…………2表2-1-1隔代教養的定義面向及內涵……………….……….……14表2-1-2單親戶與祖孫戶變遷情形.………………….……………20表2-1-31990與2000年祖孫戶戶口普查情形……..……………..21表3-3-1正式施測取樣一覽表………………..….………………47表3-4-1祖父母管教量表項目分析-反應………………………53表3-4-2祖父母管教量表項目分析-要求………………………54表3-4-3祖父母管教兩分量表之信度係數………………………55表3-4-4祖孫情感關係量表之項目分析…………………………57表4-1-1孫子女基本資料分析……………………………………60表4-1-2祖父母基本資料分析-世系、性別、年齡……………61表4-1-3祖父母基本資料分析-教育、健康、經濟……………63表4-1-4隔代教養成因歸納表…………....………………………64表4-1-5家庭背景資料分析………………………………………65表4-1-6與祖父母同住年數表……………………………………66表4-2-1祖父母管教量表得分一覽表……………………………67表4-2-2祖父母的管教描述-反應………………………………69表4-2-3祖父母的管教描述-要求………………………………70表4-3-1祖孫情感關係量表得分一覽表…………………………72表4-3-2隔代教養的祖孫情感關係描述…………………………73表4-4-1隔代教養孫子女、祖父母、家庭背景變項與管教「反應」、「要求」及祖孫情感關係之相關係數矩陣…………77表4-4-2背景變項與祖父母管教迴歸分析……………..…….…78表4-5-1背景變項及管教與祖孫情感關係迴歸分析…….80圖目錄圖3-1-1研究架構圖………………………………………………..46 中文部分王怡又(2000)。

祖父母照顧的幼兒如何表達情緒?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娟(1994)。

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1993)。

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內政部統計處(2005)。

臺閩地區簡易生命表平均餘命。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朱岑樓(1983)。

談隔代教養問題。

今日生活,203,6-8。

行政院主計處(2006)。

家庭組成型態變遷。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專題分析。

行政院主計處(2004a)。

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895&ctNode=3299。

行政院主計處(2004b)。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674&ctNode=3240。

行政院主計處(2003)。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報告。

2006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as/survey/。

行政院主計處(2003)。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fies.tpg.gov.tw:8080/doc/result/92/211/Definec.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2a)。

台灣地區老人生活狀況調查。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91old.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2b)。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674&ctNode=3240。

行政院主計處(2002)。

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88&CtUnit=397&BaseDSD=7。

行政院主計處(2001)。

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2005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674&ctNode=3240。

吳明隆、涂金堂(2006)。

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

台北:五南。

吳佳蓉(2002)。

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珊(2000)。

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玲(2000)。

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學習無助感相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婉慧(2000)。

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冠(2000)。

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

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李玟儀(2003)。

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娟(1999)。

其他家庭類型。

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婚姻與家人關係(第296-305頁)。

台北:空大。

林娟妃(2004)。

孫子女知覺祖父母管教方式與其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珍琬(2004)。

變化中的家庭:隔代教養。

台北:學富文化。

邱皓政(2005)。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台北市:雙葉。

邱皓政(2002)。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Window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台北:五南。

柯佳美(2004)。

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幸妙(2004)。

隔代教養祖父母健康狀況與生活滿意相關之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百儀(2002)。

國中生父母採取忽視型管教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碧蓮(2002)。

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雅舒(2003)。

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

學生輔導雙月刊,88,34-41。

許玉玲(2002)。

隔代教養學童的生活世界---一個個案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千慧(1994)。

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3)。

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

台北:五南。

陳彥穎(2001)。

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欣、翁福元、徐維素、林志忠(2000a)。

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上)。

成人教育通訊,2,37-40。

陳麗欣、翁福元、徐維素、林志忠(2000b)。

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下)。

成人教育通訊,4,51-66。

教育部統計處(2005)。

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

2005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student.htm?open。

郭俊豪(1998)。

祖孫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市:東華。

張曉萍(2004)。

國小五年級兒童之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瑜(2004)。

親職教育。

台北:空大。

黃玉臻(1997)。

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佳儀(2002)。

隔代教養家庭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灣北區高年級學童為例。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吉(2000)。

社會變遷中隔代教養家庭與少年非行之關係實務調查研究。

警學叢刊31(3),97-109。

黃郁婷、紀幸妙、黃佳儀(2004)。

隔代教養對祖孫兩代之影響---省思與親職教育之實施。

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多元的家庭教育(第255-272頁)。

台北:師大書苑。

黃春枝(1986)。

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淑蓉(2004)。

生命的嫁接---隔代教養家庭祖孫生活重要事件與依附關係之敘說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0)。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台北:五南。

賈浩妃(1998)。

祖父母協助托育孫子女的決定過程---運用家族治療中結構學派的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恆佳(2004)。

隔代教養高學業成就兒童之學習歷程。

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嘉鳳(1999)。

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薛承泰(2002)。

台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1990年與2000年普查的比較。

台大社工學刊,6,1-33。

羅育吟(2006)。

淺談隔代教養。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4,43-48。

羅樊妮(2004)。

父母管教方式、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蘇慧君(1996)。

三代同住家庭代間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AARP(2005).Policy&Research:Grandparenting.2005.11.30.Http://www.aarp.org.AmericanAssociationofRetiredPersons(AAPR)(1998).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Whattoconsiderandwheretofindhelp.Baumrind,D.(1967).Childcarepracticesantecedingthreepatternsofpreschoolbehavior.CeneticPsychologyMonographs,75,43-88.Bloom,B.L.(1985).Afactoranalysisofself-reportmeasuresoffamilyfunctioning.Familyprocess,24,225-239.Casper,L.M.,&Bryson,K.R.(1998).Co-residentgrandparentsandtheirgrandchildren:Grandparentmaintainedfamilies.PopulationDivisionWorkingSeriesNo.26WashingtonD.C.:U.S.BureauoftheCensus.Charlotte,I.(1998).Grandparenthoodincross-culturalperspective.InM.E.Szinovacz(Ed.),HandbookonGrandparenthood(pp.40-52).Westport,CT:Greenwood.Cherlin,A.J.,&Furstenberg,F.F.(1985).Stylesandstrategiesofgrandparenting.InV.L.BengtsonandJ.F.Robertson(Eds.).Grandparenthood(pp.97-117).BeverlyHills,CA:Sage.Creasey,G.L.,&Kaliher,G.(1994).Agedifferencesingrandchildren’sperceptionofrelationswithgrandparents.JournalofAdolescence,17(5),411-426.Creasey,G.L.,&Koblewski,P.J.(1991).Adolescentgrandchildren’srelationshipswithmaternalandpaternalgrandmothersandgrandfathers.JournalofAdolescence,14(4),373-387.Denham,T.E.&Smith,C.W.(1989).Theinfluenceofgrandparentsongrandchildren:Areviewoftheliteratureandresources.Familyrelations,38,345-350.Frantz,A.(2000).Grandparentcaregivers.FamilyInformationServices,T&E18-23.Fuller-Thomson,E.,&Minkler,M.(2000).America’sgrandparentcaregivers:Whoarethey?InB.Hayslip&R.Goldberg-Glen(Eds.),Grandparentsraisinggrandchildren:Theoretical,empiricalandclinicalissues(pp.3-21).NewYork:Springer.Glass,J.C.,&Huneycutt,T.L.(2002).Grandparentsraisinggrandchildren:Thecourts,custody,andeducationalimplications.EducationalGerontology,28,237-251.Gratton,B.,&Haber,C.(1996).ThreephasesinthehistoryofAmericangrandparents:Authority,burden,companion.Generations,20(1),7-12.Hagestad,G.O.(1985).Continuityandconnectedness.InV.L.Bengtson&J.F.Robertson(Eds.),Grandparenthood(pp.31-48).BeverlyHills,CA:Sage.Hayslip,B.Jr.,&Kaminski,P.L.(2005).Grandparentsraisingtheirgrandchildren.MarriageandFamilyReview,37(1),147-169.Hayslip,B.,Jr.,Shore,R.J.,&Henderson,C.E.(2000).Perceptionsofgrandparents’influenceinthelivesoftheirgrandchildren.InB.Hayslip&R.Goldberg-Glen(Eds.),Grandparentsraisinggrandchildren:Theoretical,empiricalandclinicalissues(pp.35-46).NewYork:Springer.Jaskowski,S.K.,&Dellasega,C.(1993).Effectsofdivorceonthegrandparent-grandchildrelationship.IssueinComprehensivePediatricNursing,16(3),125-133.Jendrek,M.P.(1994).Grandparentswhoparenttheirgrandchild:Circumstancesanddecisions.TheGerontologist,34(2),206-216.Jendrek,M.P.(1993).Grandparentswhoparenttheirgrandchildren:Effectsonlifestyle.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55(3),609-621.Johnson,C.L.(1988).Activeandlatentfunctionsofgrandparentingduringthedivorceprocess.TheGerontologist,28,185-191.Kennedy,G.E.(1991).Grangchildren’sreasonsforclosenesswithgrangparents.Journalof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6,697-712.Kennedy,G.E.(1992a).Sharedactivitiesofgrandparentsandgrandchildren.PsychologicalReports,70(1),211-227.Kennedy,G.E.(1992b).Qualityingrandparent/grandchildrelationships.InternationalJournalofAgingandHumanDevelopment,35(2),83-98.Kivett,V.R.(1991).Centralityofthegrandfatherroleamongolderruralblackandwhitemen.JournalsofGerontology,46(5),250-258.Krejcie,R.V.,&Morgan,D.W.(1970).Determiningsamplesizeforresearchactivities.EducationalandPsychologicalMeasurement,30,607-610.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inthecontentofthefamily:Parent-childinteraction.InP.H.Mussen(ed.),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vol.4),1-101.NewYork:JohnWeily&Sons.Mills,T.L.,Wakeman,M.A.,&Fea,C.B.(2001).Adultgrandchildren’sperceptionsofemotionalclosenessandconsensuswiththeirmaternalandpaternalgrandparents.JournalofFamilyIssues,22(4),427-455.Nancy,V.R.,Karine,V.,&Alfons,M.(1995).Themeaningofgrandparentsasviewedbyadolescentgrandchildren:AnempiricalstudyinBelgium.InternationalJournalofAgingandHumanDevelopment,41(4),311-324.Rodgers,A.Y.,&Jones,R.L.(1999).Raisinggrandchild:Theexperiencesofblackandwhitegrandparent.TheGerontologist,39(2),209-211.Smith,A.B.,Dennison,L.L.,&Vach-Hasse,T.(1998).When”grandma”is“Mon”whattoday’steachersneedtoknow.ChildhoodEducation,75,12-16.Solomon,M.S.,&Marx,J.(1995).”Tograndmother’shousewego”:Healthandschooladjustmentofchildraisedsololybygrandparents.TheGerontologist,35,386-394.Thomas,J.L.(1986).Genderdifferencesinsatisfactionwithgrandparenting.PsychologyandAging,1,215-219.Tomlin,A.M.,&Passman,R.H.(1991).Grandmothers’adviceaboutdisciplininggrandchildren:Isitacceptedbymother,anddoesitsrejectioninfluencegrandmothers’subsequentguidance?PsychologyandAging,6(2),182-189.Troll,L.E.(1985).Thecontingenciesofgrandparenting.InV.L.BengtsonandJ.F.Robertson(Eds.).Grandparenthood(pp.135-149).BeverleyHills,CA:Sage.Whitbeck,L.B.,Hoyt,D.R.,&Huck,S.M.(1993).Familyrelationshiphistory,contemporaryparent-grandparentrelationshipquality,andthegrandparent-grandchildrelationship.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55,1025-1035.Woodworth,R.S.(1996).You’renotalone…you’reoneinmillion.ChildWelfare,75,619-635.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 2. 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 3. 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 4. 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 5. 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之影響 6. 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7. 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 8. 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9. 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 10. 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 11. 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 12. 三代同住家庭代間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 13. 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 14. 祖孫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 15. 隔代教養學童的生活世界--一個個案研究   1. 黃春枝(1986)。

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2. 黃政吉(2000)。

社會變遷中隔代教養家庭與少年非行之關係實務調查研究。

警學叢刊31(3),97-109。

3. 梁雅舒(2003)。

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

學生輔導雙月刊,88,34-41。

  1. 隔代教養家庭的祖孫代間矛盾:由祖父母的觀點詮釋 2. 屏障-敘說隔代教養的哀傷與親密 3. 隔代教養祖父母的社會支持與心理福祉之研究 4. 生命轉彎處-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生活經驗探究 5. 祖孫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 6. 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心路歷程之研究 7. 祖孫關係與青少年行為之研究---以隔代教養家庭為例 8.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五位隔代教養(外)祖父母的教育期望與教養方式 9. 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 10. 高齡隔代教養祖父母生活壓力因應歷程之研究 11. 隔代教養祖父母之親職角色壓力、生活品質與社會網絡 12. 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復原力之探究 13. 隔代教養祖父母照顧經驗之初探-完整「生命裡的不完整」 14. 隔代教養青少年的人際關係之敘說研究 15. 從隔代教養家庭探究祖孫對偶關係之生活經驗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