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週末狂睡36小時!整日昏沉愛睏恐患「類嗜睡症」 - 康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臨床上,類嗜睡症常發生在季節變換、長假過後、長期高壓或負面情緒、營養不均衡、及缺乏運動的情況下。

以運動來說,能刺激身體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到有活力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其他疾病 男子週末狂睡36小時!整日昏沉愛睏 恐患「類嗜睡症」 收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199,919 2018/09/21· 作者/謝佳君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23歲的小李初出社會,半年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由於對新工作還不上手,加上業績壓力大,幾乎天天加班到半夜,幾個月來都是一到假日就整天沾著枕頭呼呼大睡,甚至週末連續睡了36個小時,家人驚覺不對勁,帶著他就醫才發現原來是長期工作壓力大造成睡眠不足,遇到假日就狂睡補眠,罹患「類嗜睡症」。

你也終日昏昏欲睡,白天爬不起來,上班、上課更是常常無意間睡著,懷疑自己得了「嗜睡症」嗎?但是看了醫生卻拿不到診斷證明,還擔心被人歸咎你就是「懶」,其實很可能你得到的是和嗜睡症症狀很相似的「類嗜睡症」。

(類嗜睡症雖然不是正式疾病,但仍可能對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非正式疾病 患者自覺愛睡、持續一個月以上收治這位病患的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原發性嗜睡症」對成年人來說並不是常見的疾病,發生率不到5%,是一種不該睡覺時卻會突然睡著的疾病,病患會發生不可抑制性的睡眠行為,而且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例如重度的嗜睡症患者可能在走路時或講話講一半時就突然睡著,必須接受藥物治療。

嗜睡症又可分為許多類型,必須接受儀器診斷或睡眠測驗,例如有些是抽脊髓液發現染色體異常,或者透過睡眠測驗發現啟動睡眠機制的訊號異常。

「類嗜睡症」則會出現和嗜睡症類似的症狀,情況也會持續一個月以上,患者會自覺一直呈現很想睡覺的狀態,時常打瞌睡。

楊聰財表示,雖然類嗜睡症算不上一種疾病,沒有診斷標準,但一旦出現仍會造成很大影響,而且並不少見。

臨床上,類嗜睡症常發生在季節變換、長假過後、長期高壓或負面情緒、營養不均衡、及缺乏運動的情況下。

以運動來說,能刺激身體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到有活力、降低焦躁感,還會增加體內釋放幫助睡眠的血清素及安定心神的腦內啡,如果不運動,自然活力下降,整日疲倦想睡。

廣告 其他還有像是長期睡眠不足,或是肥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及特殊遺傳疾病等,都可能出現嗜睡問題;另外也可能與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有關,特別是鎮靜助眠藥物。

(養成運動習慣也有助於遠離類嗜睡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有症狀別硬撐 恐形成惡性循環「類嗜睡症臨床上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撐過去就好了,但不少人是撐不過去,」楊聰財說,雖然類嗜睡症不是正式疾病,但如果沒有積極找出潛在原因,除了對生活造成影響,更可能被人扣上你就是「懶」,影響職場、同儕關係。

例如上課無法專心、學習能力降低,成績很可能下滑;工作上則老是無精打采,容易受到上司責備;甚至假日都宅在家中睡覺不出門,「上帝很公平,給人一天24小時,你把時間都投入在床上、睡覺上,其他的運動、與親人相聚、找親朋好友活動的時間都被佔據,當然會形成惡性循環。

」楊聰財建議,若有長期嗜睡的現象,最好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避免影響生活及工作。

平常則要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注意均衡飲食、保持正向樂觀好心情、學習正確紓壓技巧、以及培養運動習慣,都有助於遠離「類嗜睡症」。

推薦閱讀:「睡眠」是最簡單的抗老方式,但須符合2要素 醫:晚間11點前一定要就寢,以及...3成國人「補眠」為週末休閒首選!如何睡飽又睡好「秋乏」愛睏起不來?順應節氣多睡一小時睡好睡滿8小時還是累 為什麼? 廣告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嗜睡症 壓力 愛睡 紓壓 類嗜睡症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重症治療新契機,成人周邊造血幹細胞儲存 熱門文章 1. 腦霧會讓失智症提早上身?腦霧和失智有3大差異,一表看懂 4. 6個月至5歲嬰幼兒疫苗拚7月開打 該讓孩子接種嗎? 家長陷焦慮 2. 奶茶要好喝,該先倒紅茶還是牛奶?英國人用數據實驗,測出完美奶茶SOP 5. 53歲蕭薔學瑜伽10年、吃當季食物 身心靈保養祕訣全公開  3. 疫情脫離高原期!確診後3個月內符合2要件 視為「重複感染」 6. 九成膝蓋痛不需手術 1招強化大腿肌力改善膝蓋疼痛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腦霧會讓失智症提早上身?腦霧和失智有3大差異,一表看懂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