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民談共融式遊戲場的始末 - 伊甸園季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台北市社會局許立民局長。

) 共融式遊戲場的開始,從2年前開始說起。

因為有一群團體不斷倡議共融式遊戲場, 讓這個樂園漸漸被政府看見, ... 伊甸園季刊 跳到主文 台灣的每個角落,都有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藉由這個平台散播出去,成為溫暖台灣的力量。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un15Fri201812:29 許立民談共融式遊戲場的始末 (圖說:台北市社會局許立民局長。

) 共融式遊戲場的開始,從2年前開始說起。

因為有一群團體不斷倡議共融式遊戲場, 讓這個樂園漸漸被政府看見, 讓政府從不了解何謂共融到目標清晰, 為建構更美好的城市而努力。

  文│邱慶宜攝影│蘇麗華   共融式遊戲場在台灣的開始如同一團迷霧, 起初的想像就是一塊很大的草皮上放了許多共融式遊具, 從幻想中拉回現實,台灣並沒有類似的法律規範, 因此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打算從親子館開始做改變。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許立民表示, 經過長時間與大家的討論,共融式遊戲場的內涵開始豐富了起來, 不再只是將一個遊具放在那,而是整個場域要開始無障礙。

(圖說:萬芳4號公園。

攀爬的遊具訓練孩子肌肉協調,玩法多樣啟發孩子無限潛能。

) 從一開始,大家只想到把遊具從國外買進台灣, 到我們必須讓大眾從進來遊樂園開始就提供他的需要,讓他也能夠一起玩, 從停車的便利性、進入遊戲場的動線, 到無障礙廁所、設置照顧床,處處細節開始討論、完成。

  當事情隨著時間演進,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剛好在一個時機內聚集了大家的共識: 社會許多民間團體不斷倡議、親子館也有初步的模樣, 也正好議會在質詢關於共融遊戲場是一個跨處室的問題中獲得解決; 此外,因為兒童新樂園有個換遊具的機會。

由於是個跨單位的計畫,因此必須選出一個專案經理(ProjectManager), 許立民局長主動承擔這個統籌大家的領導人。

  從兒童新樂園開始,在裡面建立一個讓坐輪椅的孩子都能夠一起玩耍的沙坑、旋轉咖啡杯。

「這個旋轉的轉盤設施是一個劃時代的畫面。

」許立民局長說。

當我們看見坐輪椅的孩子也能在咖啡杯裡與其他孩子同樂時,那個畫面深深烙印在大家的腦海中。

(圖說:中研公園。

鳥巢式鞦韆是孩子們最喜愛的遊具之一。

) 「只要有幾個人願意多踏出一步,這件事就會成了。

」許立民局長表示。

從社會局的嘗試開始,公民團體不斷倡議,不同局處的長官也願意加入, 在沙坑與旋轉咖啡杯看見希望後,大家便開始有了可以做好的信心。

  從討論何謂「共融」到討論「共融是跟誰共融」, 之間的差異與進步是許立民局長相當有感觸的。

當大家能「無障礙的參與」時,進步的速度會很快, 把倡議團體、家長、身心障礙朋友、遊具設計者等專家聚集起來, 將大家的想法結合,列出清單,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實現這個城市的美好未來。

  過去,身障孩童無法玩,只能在公園旁邊觀看; 現在在同一個時空,大家的歡笑聲在一起,許立民想重塑孩童到公園玩的美好回憶。

在進步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留下「學習的軌跡」, 許立民局長笑稱:「一定會有做不好的地方,就當是繳學費, 希望台北開始推動後,外界能在我走過的基礎上走得更好, 別的縣市如果要看失敗的作品,可以來台北看就好。

」   許立民局長分享,改變從首都開始, 好的理念必須傳播,而台北相較於其他縣市,能見度更容易被看見。

最後,局長提到:「社會給予的正面回應是鼓舞的力量。

」鼓勵讓進步加速。

(圖說:士林4號廣場。

這是一座輪椅使用者也可以坐上的海盜船遊具。

)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6期2018.6月號 文章標籤 共融式遊戲場 社會局 局長 許立民 台北市 遊戲權 身障平權 共融 特色公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伊甸園季刊 伊甸園季刊 伊甸園季刊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生活綜合個人分類:共融式遊戲場帶來創意&學習此分類上一篇:共融式遊戲場帶來的創意&學習 此分類下一篇:雙融的願景 上一篇:共融式遊戲場帶來的創意&學習 下一篇:雙融的願景 歷史上的今天 2021:演員李天柱學會謙卑&順服背後的真諦 2021:防疫採買蔬果保鮮看過來!(越南文版) 2018:共融式遊戲場帶來的創意&學習 2017:可愛的創意圖文:弘記磚瓦公司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內搜尋 最新文章 相簿幻燈片 文章分類 教師節專題(3)親子關係大學問(3)新住民 讓臺灣更美(1)永續發展(2)再生藝術(1)廣播劇(3)半音舞集(1)2021新年新希望(3)身障日照(1)心理保養(1)支持精障家庭(1)青年創業(2)身障新創家(1)無障礙生活(1)幼兒園(2)婦幼與兒少(10)地方創生(1)易讀版(1)身障權益(1)防疫專區(28)雲端恩語(47)聖誕節(2)2019發展性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6)義診(1)社區適應(3)身障老化(5)公告(1)養生保健(11)神的愛(3)銀髮族(14)圓夢之旅(5)書訊(1)銀髮走春無障礙系列(6)共融藝術不設限(13)社會企業(2)身障保險(2)青銀共居(4)企業報導(2)長照(38)青年投入長照人力荒(12)有溫度的旅行(5)名人會客室(3)身障職場、居家就業GO!(15)共融式遊戲場帶來創意&學習(6)愛的象圈10年有成(17)顛覆年齡工作新主張(4)極早療玩出能力(9)社工節(15)母愛,是生命中最美的光亮(10)多元輔療帶來圓滿(12)專團介入療育看得見(9)療育等待不遲到(14)志工愛無限(32)名人照護專題(7)過個暖心的圍爐(16)vision2025(3)後山日照安心托老(6)日本照顧(2)陪他們走出新希望(9)越南伊甸(2)名人照顧(2)Transed2018無障礙交通運輸(10)晚年照顧幸福終老(6)舞出生命的傑出身障者(11)生命中的感恩(8)社會住宅(3)快樂老後(11)居家修繕打造安心宅(13)視障的心&新世界(20)揚起愛的教育風帆(5)2017越南實習生(2)在無障礙生活中活出精采與自在(6)身障自立生活及幸福滿意度大調查(6)父親節專題(14)成都(1)亞太無障礙藝術節(4)有愛無礙身障自立(8)八仙塵爆2周年(5)創意圖文作品(0)身心障礙生活自立(6)看見早療曙光(10)伊甸35周年(4)職能治療師(5)母親節(2)早療兒童的隱形需求(6)社會役(2)國民年金(7)長照生力軍(5)偏鄉第一線服務女性(8)幸福專題(8)封面花絮(22)送餐、共餐(7)越南服務(3)2016聖誕節(1)社區化照顧(9)高齡實習生(4)陪伴晚年美好時光(6)祖孫共學(8)真人圖書館(4)象圈公益活動(1)頤養好食餐餐美味(4)生命講師(9)國際身障藝術專題(8)宜蘭早療專題(13)偏鄉教保老師(6)資深同工專題(5)偏鄉早療(7)越南十周年專題(5)台南地震(4)第一線同工過年專題(7)居家修繕(6)一日孫(5)老人營養食(6)視障重建(12)無障礙生活(36)樂活老人(8)輔具進偏鄉(7)象圈攝影課專題(5)早療畢業典禮專題(5)名人進偏鄉(6)身障就業(24)早療志工(6)輔助療癒(6)慢飛天使實測街頭影片(5)他是我的好同學(6)偏鄉慢飛天使手足情深(9)第一線服務人員(4)人間伊甸獎-志工(17)聖誕感恩(2)聖誕感恩(2)職業重建(17)台北扶老居家修繕(2)台北扶老居家修繕(3)視障重建(4)高雄氣爆(5)腳底按摩(4)視佐員(1)永不放棄(6)記錄片(2)SJS史帝文森強生症候群(6)肌肉萎縮症(2)國際視窗(6)自立生活(1)小象展翼(9)小象展翼(14)國際志工(22)失智症(16)生活重建(4)高齡社會(11)父親節專題(8)脊髓損傷(1)復康巴士(14)關懷老人(7)庇護工場(9)轉銜教育(10)溫馨母親節(21)汶川大地震(3)大師論壇(5)公益實踐家(13)反地雷(11)照護服務員(5)身障畫家(7)身障運動(14)兒童表現一級棒(3)有你相伴真好~社工(9)活動記錄(11)伊甸服務(6)就業服務員不停歇(4)視障攝影(2)圓夢(3)庇護工場(4)生命教育(14)視障~眼盲心不盲(12)輪椅舞蹈(2)無障礙旅遊(5)弱勢社區(22)慢飛天使(62)縮短偏鄉數位落差(3)身障就業讓愛發光(12)愛情路上無「礙」(6)輔具科技(16)居家服務員愛不減(11)劉俠逝世10周年紀念(10)愛心圍爐過好年(44)社福議題(9)牧者腳蹤(62)伊甸30(2)未分類文章(75) 熱門文章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我的好友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