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說: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給孩子安全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眾所周知,比爾蓋茨除了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以外,還深諳教育之法,對於教育孩子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曾說過:教育是伴隨終生的事情,而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給孩子安全感。
為什麼要給孩子安全感呢?因為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言,未知和恐懼常常伴隨左右,沒有安全感的庇護,孩子會容易陷入封閉的自我保護狀態,不敢接觸新鮮事物,不敢交流,缺乏自信,甚至自卑。
這不,Professor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
班裡來了兩個新同學,keven和sunny。
在做自我介紹時,keven非常自然,用真誠的笑容感染了班上所有的老師和同學,贏得了一片喝彩;可是,sunny上場後卻磕磕巴巴,局促不安,沒有說兩句就草草結束了。
結果可想而知,keven很容易就融入了集體,和大家一起學習玩耍,探索新事物;而sunny卻拘謹怕生,很少和同學交流,對於新事物也非常抗拒,常常會陷到困難的泥潭裡……
同一天進入班級的兩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呢?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是兩個人的性格差異所致,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sunny是一個十分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什麼是安全感?簡單來說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
在幼年時期,兒童完全依賴父母,雖然父母給孩子施加了種種界限和禁忌,但孩子卻有著非常穩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但隨著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聯繫日益減少,這種原有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也隨之喪失,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難以適應自己面對一切的局面。
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認為:現代社會給人們以極大的自由,但與此同時,由於自由的增大,使得現代人與社會、與他人的聯繫日益減少,個人的責任日益增大。
現代人日益缺乏歸屬感,經常體驗到孤獨和不安全感。
那麼該如何解決孩子的不安全感呢?Professor總結了三個方法,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壹: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補品,尤其是對年紀尚輕的孩子來說,陪伴顯得尤為重要。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雖然努力工作確實可以帶給孩子更優渥的物質生活,但是,切不可讓孩子缺失了陪伴,我們可以選擇的途徑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郊遊,一起去爬山,一起去釣魚,甚至是一起在家讀書、作畫,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陪伴!
貳:不威脅孩子
小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些話——
「你要是不聽話,就讓大灰狼把你帶走。
」
「你再哭,媽媽就把你扔了!」
「如果你還是考不好的話,就不要回來見我了!」
……
Joy是個很調皮的小男孩,Joy的媽媽就經常用恐嚇和威脅的方式來管教他。
一開始的時候還是很奏效的,可是,慢慢的,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發現Joy變了,不像原來那麼開朗了,他臉上的笑容少了,眼神變得小心翼翼,任何事情總會習慣性地去徵求媽媽的意見。
你看,威脅孩子真的是損害孩子安全感最簡單的做法,只要你經常說幾句看似無意的「狠話」,孩子的安全感一定會被你打擊的一點不剩。
家長們要儘量多鼓勵孩子,不要採用恐嚇或者威脅的方式去管教孩子。
叄:學會與孩子溝通
溝通是傾聽孩子的訴求、了解孩子內心真實需求的唯一方法,可是就是這種簡單的溝通,很多家長也很難做到。
平時,我們常常會看到無故哭鬧的小孩子,他們的父母沒有耐心去安撫孩子,而是採用呵斥的方式來嚇唬孩子。
其實,年幼的孩子之所以哭鬧,不僅僅是因為飢餓或者驚嚇,而是因為他們在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父母能夠耐心地聽聽孩子的心聲,積極地去和孩子溝通,家長們一定會看到孩子最真實的想法。
反之,如果父母不了解寶寶一直哭鬧的原因,而是一味地制止,只會讓寶寶因無法發泄情緒而感到壓抑和憤怒。
瑞思學科英語Professor點評:
「
所以,年輕的寶爸寶媽們,育兒是一件需要耐心、恆心、細心的事業,不要吝嗇自己的陪伴,更不要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多用一點耐心,多傾聽孩子的內心需要,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們才能更好的邁向前路。
」
「你不乖,就把你賣了」,這是中國式教育的一個悲哀!
在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在不乖就讓警察來抓你。這樣的威脅,恐嚇盡在生活之中。很多家長對於小孩的威脅已經滲透生活方方面面。在大家還沉浸在百試不爽的套路的時候,你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那些被嚇唬的孩子,長大後都過得不好
01午後,我帶著女兒到小區附近的遊樂場玩。臨近傍晚時分,家長們大都陸續牽著孩子回家了,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還不肯走。媽媽各種溫情勸導、利誘,甚至把他抱起來強行帶走,都不見效——「小正太」掙扎著蹬著...
孩子執拗不服管,用西方寬鬆的教育方式還是中式嚴格的教育方式?
家長提問:執拗的孩子用什麼方法溝通比較有效?孩子軟硬不吃時,只能放任不管或者用鞭子解決。嚮往西方寬鬆的教育方式,又跳不出自身受過的嚴厲教育方式,讓我無所適從。作者: Mag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