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逗」我的孩子,哪怕是翻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天真單純和呆萌可愛,很多時候讓大人情不自禁的就想逗一逗。

成人覺得「捉弄」一下孩子很好玩,認為不過就是逗得孩子著急一下,哭一下,最後一笑就沒事了,但是這樣會使孩子心理受到很大傷害。

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形成了獨立的人格,且對自我有了感知。

他們懂的雖然少,但並不代表沒有感覺。

*本文所探討的「逗」孩子指「戲弄」孩子,非和孩子的互動、遊戲之類。

言語傷害

「你媽媽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

事件一:家庭聚會上,姨奶奶看到布布長的可愛,故意逗她: 「你媽媽打算要生個小弟弟了,不喜歡你了,到時候跟姨奶奶回家吧!」聽到這句話,布布的小臉馬上垮了下來,眼看就要哭了。

【危害】孩子第一反應就是恐懼無助失去安全感,會認為爸爸媽媽真的不要他了,大人的一個無聊的玩笑給孩子給孩子帶來深刻的恐懼。

「你不是爸媽親生的」

事件二:四川宜賓12歲的女孩小宇,跑到某兒童福利院聲稱自己是個孤兒。

原來,她平時經常受父母責罵,家人也常常說她是撿來的,便真信了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

【反思】「你是爸媽從垃圾堆里撿回來的。

」「你是快遞送來的」「你是石頭裡蹦出來的」耳熟嗎?或許你只是隨口說笑,可孩子聽的次數多了,難免會當真!

「兒子,來,叫我哥哥」

事件三:孩子的爸爸指著他的朋友笑著對孩子說:兒子,叫哥哥!爸爸的朋友則笑著對孩子說:不能叫哥哥,叫伯伯!爸爸的朋友掏出一個紅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說:叫聲伯伯,這個紅包便給你。

旁邊阿姨笑著說:這孩子膽子可真小,一直不說話,哈哈。

【危害】如果大人經常用這種虛假謊言來「捉弄」孩子,孩子就會感覺到被欺騙被戲弄,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孩子慢慢的會養成不信任任何人和說謊的毛病。

「你是男孩還是女孩?」

事件四:小鑫3歲是個長的格外秀氣的男孩,在一次爸媽朋友聚會上,有個阿姨問「喲,你是男還是女孩」,本來就比較害羞膽小的小鑫沒有回答,女士繼續逗,你不說啊,那你就是女孩啦!孩子有點著急,趴到媽媽腿上,仍然不說話。

顯然他心裡既著急又憤怒,憤怒的是明明自己不是女孩,那個阿姨卻亂說自己是女孩;著急的是,他不知道如何辯解。

【危害】年齡小的孩子分不清大人的話是開玩笑還是真話,膽小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表達,孩子會越來越內向。

」給大家表演個節目看看」

事件五:過年過節時常見到不少家庭來客人時,就讓孩子「給叔叔阿姨唱首歌、跳個舞、背首詩」。

這種太常見了。

【反思】這樣尊重孩子嗎?如果對於天性開朗、自告奮勇的孩子沒問題,但有些孩子不願意大人還強迫, 把孩子當猴耍呢。

這種做法還有個嚴重的後果是,孩子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來取悅別人,日後如果得不到別人認可就會大受打擊。

行為傷害

「筷子沾一滴酒嘗嘗,怕什麼」

情景一:寶寶可能只是學會吃飯,長輩就開始想要逗孩子玩,直接用筷子蘸點酒水,放在寶寶的嘴巴裡面。

好多時候孩子們直接會被辣哭,大多數父母都會隱忍。

【身體危害】孩肝臟發育和代謝功能不完善,即使酒的度數較低,酒精也容易淤積體內引起中毒。

一旦過量,可能可能出現昏迷, 嚴重的話,會影響孩子腦部發育。

這要是放在美國就是犯罪,會遭到「全民拉黑」,可在國內,很多人習以為常。

網上多次報導這類事件「攀枝花2歲男童酒精中毒身亡」,「廣西2歲男孩被灌酒後變痴呆」這些代價還不足以喚醒愛逗孩子喝酒的大人嗎?

玩孩子,上視頻網獲點讚

朋友圈裡、短視頻網站上,許多父母開始不走尋常路,上傳自己戲弄孩子的視頻。

前陣子就有武漢爸爸讓女兒模仿高難度動作,最後導致女兒脊髓嚴重受損,嚴重的四肢運動障礙。

【安全隱患】孩子只是在配合家長取悅觀眾,每每看到這樣的視頻真心疼這些娃啊。

有些高難度動作在孩子柔弱的小身板上實施簡直不計後果。

沖孩子吐煙

沖孩子吐煙霧,通常會引起周圍人哈哈大笑。

【身體危害】 二手菸對孩子心肺、呼吸系統和腦功能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香菸中的尼古丁還容易造成孩子出現幻覺和頭痛等不良反應。

當面對一個孩子時,許多人的分寸感就會瞬間消失。

最難過的是孩子的父母全然未能意識到孩子的內心變化,未能給孩子提供保護和支持。

當孩子被「逗」時,父母絕不能袖手旁觀。

①不要太好面子,果斷、及時制止

中國人都好面子,當孩子被別人戲弄的時候,可能還是有不少父母礙於情面不好拒絕。

家長需要禮貌的堅決制止。

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並不是什麼玩物,動物和玩具,他是一個獨立的個人,是有靈魂的生命,需要被平等地對待和尊重。

②可以帶孩子先離開

有些人的玩笑話一旦打開就很難收住。

碰到這種人,跟他對懟也沒什麼意義,帶著孩子直接走開,不讓他有機會逗孩子就行了。

提醒那些總愛用這句話逗孩子的人,你的一句玩笑,就可能瞬間擊垮父母好不容易給孩子建立的安全感。

千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心了!

互動留言

別人戲弄你孩子,你怎麼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拒絕別人這樣「逗」孩子(一)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

玩笑猛於虎,孩子要保護

曾經看到一條新聞:這個鄰居剛生了二胎男孩2個多月,大寶是個女孩才7歲,一天中午家裡只有媽媽和兩個孩子。當媽媽要去廁所,讓小姐姐幫忙帶一下小寶寶時,沒多久聽到窗外「轟」的一聲,隨即聽見女兒的驚叫聲...

媽媽育兒手記:請別這樣逗我的孩子!

母親大學導讀:寶媽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帶著寶寶外出或者家裡有客人來訪,總是會有人來逗寶寶,他人本意應該是希望通過逗孩子來表明對孩子的喜愛或重視,以促進彼此關係的熟悉程度。可是受傳統習俗、教養...

請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其實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於大人而言,這也許是出於喜愛,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殘忍的行為。最近有兩個同學小Q和小M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