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別人這樣「逗」孩子(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

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

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為孩子不懂大人們的玩笑,他們會當真,成人的「逗」往往會讓他們感到憤怒、驚恐、不安、被欺騙、不被尊重,讓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

一次在餐館吃飯,我看到一群大人逗孩子,那一幕看得我難受極了。

首先是孩子的爸爸指著他的朋友(大約30多歲)笑著對孩子說:兒子,叫哥哥!

爸爸的朋友則笑著對孩子說:不能叫哥哥,叫伯伯!

孩子爸爸繼續逗孩子:叫哥哥!

在這一聲聲「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爸爸的朋友掏出一個紅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說:叫聲伯伯,這個紅包便給你。

孩子不知道到底該叫眼前這個男人「伯伯」還是「哥哥」,猶疑著不吭聲,也不伸手接紅包。

爸爸的朋友作勢要把紅包收起來:不叫伯伯啊,那這個紅包不給你了。

孩子不吭聲。

旁邊一位阿姨笑著說:這孩子膽子可真小,一直不說話,哈哈。

我在旁邊看著,為這個孩子感到難過。

由於大人們之間的玩笑,他不確定到底該叫那位男士「伯伯」還是「哥哥」,由於怕叫錯,索性他不開口叫人,卻被貼上了「膽小」的標籤!孩子此刻一定覺得自己不夠好,膽子不夠大,這是多麼糟糕的事!

男士們喝酒去了。

過了一會,一位女士接過了接力棒。

她走到男孩身邊,蹲下來問道:xx,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

本來情緒緩和了一點的孩子不高興了,沉默。

孩子明明是男孩,這位女士卻故意說他是女孩,孩子感受到了女士提問的虛假,所以他不回答。

女士繼續逗,你不說啊,那你就是女孩啦!

孩子有點著急,趴到媽媽腿上,仍然不說話。

顯然他心裡既著急又憤怒,憤怒的是明明自己不是女孩,那個阿姨卻亂說自己是女孩;著急的是,他不知道如何辯解。

對於孩子而言,每一位大人都是一個巨人,孩子要反抗陌生的「巨人」需要一定的勇氣,尤其對於那些內心力量弱小的孩子而言,他們往往沒有勇氣去反抗、拒絕和辯解,他們只能默默忍受「巨人」對他們的捉弄,內心卻感到無比害怕和憤怒。

這時,孩子的爸爸笑著說,再這樣下去他一會兒會哭的。

孩子的媽媽只是笑著,並不阻止那位女士逗孩子的行為。

女士並沒放過孩子,對孩子說,來,阿姨抱抱你,行不行?

孩子縮到媽媽懷裡,不說話。

前面的捉弄讓孩子對女士毫無好感,怎麼可能讓她抱呢?

女士笑著說,你不說話啊,那我就強行抱你啦!邊說邊伸手假裝要抱孩子。

孩子終於「哇」的一聲,嚇哭了,一桌子大人全笑了……

以這個案例為例,我們用圖表的形式來分析「逗」孩子的實質、孩子的感受及可能造成的後果:

逗孩子的話 孩子的感受 可能造成的後果
兒子,叫哥哥! 欺騙、愚弄 疑 惑 不信任別人
叫聲伯伯,這個紅包便給你。

引 誘 猶 豫 有的孩子可能不叫。

有的孩子則可能違心的叫(分裂)
這孩子膽子可真小 評 判 受 挫 低自我價值感
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猜是女孩 愚 弄 不被尊重 傷孩子自尊心
你不說話啊,那我就強行抱你啦 嚇 唬 害 怕 不敢跟別人交往

我感到難受的不是別人怎樣逗孩子,難受的是孩子的父母全然未能意識到孩子的內心變化,未能給孩子提供保護和支持。

這個過程中大人們是得到了快樂,但這種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的基礎上。

孩子得到了什麼呢?他被大人們欺騙、引誘、愚弄和嚇唬,他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這讓他感到不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不敢相信別人,對他今後的人際交往可能造成障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媽媽網特稿】親友逗孩子是家長們常常遇到的事情,親友們往往是出於喜愛孩子才逗孩子,但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有的家長意識到這一點,有的家長可能暫時未意識到。那麼,逗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

請不要這樣逗寶寶?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

媽媽育兒手記:請別這樣逗我的孩子!

母親大學導讀:寶媽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帶著寶寶外出或者家裡有客人來訪,總是會有人來逗寶寶,他人本意應該是希望通過逗孩子來表明對孩子的喜愛或重視,以促進彼此關係的熟悉程度。可是受傳統習俗、教養...

放任朋友逗你的孩子,是件殘忍的事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