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孩子,也請維護他的自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天從幼稚園接孩子時,看到這樣一幕,我孩子的同班小朋友,或許是貪玩,衣服上,手上全是彩筆畫上去的斑斑點點,看上去甚是可笑。

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可沒有我這旁觀者的心態,頓時惱怒成羞,不管周圍環境,對孩子一頓罵叫。

一起接送孩子的家長雖有勸說,但絲毫不影響那位家長的發揮,那位小朋友委屈的哭著看看周圍,他顯得是那麼無助,周圍人群的眼球讓他感到羞愧和害怕,那個孩子最後在家長的拖打下回家了。

下午接孩子時,我去的比較早,還沒有下課,我就呆在門口等著。

鈴聲一響,老師簡短的說了幾句,孩子們就小鳥般的飛擁到門口,等著自己的家長,我家孩子看到我,飛一般的跑出來,高興極了。

但我仿佛看見,後面有一個小朋友自己坐在凳子上,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跑過來著急的回家,而是慢悠悠的在凳子上才起身,看看其他小朋友,或許是羨慕,或許是無奈,總之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興奮。

因為兒子早早跑出來,我便沒有久留,隨即跟著兒子朝家的方向邁步前進。

途中,兒子突然冒出一句:「小朋友們都說李思浩媽媽不愛他,小朋友們都不跟李思浩玩耍,還搶了李思浩的帽子,脫了他的衣服。

」我聽了很詫異,問李思浩是誰,詳細打聽下方知李思浩就是上午被家長當眾管教的孩子。

我問兒子是否參與了欺負同學的行列,兒子坦然地說他跟著說了李思浩是沒人愛的孩子。

我對兒子說了他行為的劣端後,兒子答應第二天向小朋友道歉。

後來我問兒子,為什麼小朋友們都欺負李思浩,兒子說:「小朋友們都看見他媽媽罵他了,他媽媽不愛他,大家都不愛他,他是沒人愛的可憐蟲。

」 我又問李思浩沒有辨論嗎?沒有不愛孩子的媽媽,他的媽媽肯定是愛他的。

「他說了,但是小朋友們都不相信他,大家都看見他媽媽罵他了。

」兒子的回答,讓我很震驚。

教唆孩子本事家常便事,為何李思浩的媽媽對孩子的管教,會讓所有小朋友從此都敢欺負這個小孩了呢?可以想像,這個孩子面對眾多小朋友的嘲笑、輕蔑時會有多麼的無助。

突然我理解了,為什麼那個孩子當天不是那麼積極的回家,或許他是怕孩子們再次圍攻,他害怕被嘲笑被譏諷,或許他也害怕見到家長,因為他不清楚媽媽是否對他今天的表現滿意,是否又會當眾挨批評……

隨後的幾天裡,我都有看到這個李思浩小朋友幾乎都沒有什麼興致,下課後依然不是那麼積極回家。

聽兒子說他幾乎沒有朋友,班裡的小朋友依然會嘲笑或嬉戲這個小朋友,我只能教育兒子不參與,但我真心為這個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日後成長擔心。

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常常發生,尤其在教育不太發達的鄉鎮農村,總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出現錯誤不及時指正是不行的。

因此,家長常常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希望孩子能改正問題。

其實,揭孩子的短,看似是父母以愛的名義教孩子,實際上是在傷害孩子。

孩子在1歲多就有了自我意識,到了三四歲就已經能理解別人的評價了。

父母觸及孩子的隱私和「痛點」,即使是以說笑取樂的方式說出他經歷的糗事時,也會讓他覺得丟了「面子」,感到難堪、屈辱、氣惱甚至無法接受。

因此,家長一定不要在外人面前揭他的短。

當眾斥責孩子,不僅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導致孩子出現自卑傾向。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不去加強並發展兒童的個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

」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尊重他,這有益於孩子形成一種自重、自愛、自尊的品格。

具有這種品格的孩子,在人際關係上,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尊重他人,所以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生活中自信心會比較高,責任感也比較強,並且具有很強的進取精神。

家長很少意識到,那些不經意的話不僅傷了孩子的面子,更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兒童時期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大多數來源於家長和周圍人的評價。

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將不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

教育孩子和維護他的尊嚴並不矛盾。

既然說要維護孩子的尊嚴,保護孩子的面子,那是不是就不能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提醒糾正呢?當然不是。

批評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等。

為了使批評能夠達到目的,父母要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搞清楚孩子的問題,再進行善意的批評教育,尤其年齡較小的孩子。

家長即使批評孩子,也不要在眾人面前進行,更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些舉動損傷到大人的自尊而批評孩子。

最好是家長和孩子單獨在一起時,通過溫和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父母教育孩子除了不能「隨地」批評外,也不能「隨時」批評。

如在早晨起床、三餐飯前、睡覺前就不能批評孩子,避免影響孩子一天的心情或睡眠。

教育孩子不僅要注意「天時」、「地利」,更要注意「人和」,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有了自尊心和自我意識,這是對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的一個表現。

孩子的自尊心和大人給予的尊重是分不開的。

有良好自尊心的孩子一般都有積極進取的心態,可以更快地適應新環境。

所以,希望廣大家長朋友們,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什麼,就忽略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從小培養的。

即使是孩子,也請維護他的尊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之8大戒律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薰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

別做虎爸虎媽,巧用這六招批評孩子!

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傾向於批評教育,覺得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動輒打罵。但是其實總是批評打罵孩子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嚴重的話還可能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和不好的暗示。這...

越智慧的父母越懂得:教育就是給足孩子面子

小編前幾天在街邊看到一對母子吵架,孩子媽媽一邊訓斥孩子,一邊推搡孩子,甚至拽著孩子耳朵往前走,孩子臉上傷心、羞愧又憤怒的表情圍觀群眾都看在眼裡……這位媽媽也許不知道,看似平常的教育孩子,其實正在...

做父母的3張「面子」要不得!

1有一種面子叫:他比你強!有個場景我們一定都不陌生。一群孩子玩耍時,只要有一個孩子唱起歌來,得到了大人們的讚美,於是另一位媽媽也會開始要求自己的孩子唱歌,但這時總會有不想配合的孩子。「快唱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