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虎爸虎媽,巧用這六招批評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傾向於批評教育,覺得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動輒打罵。

但是其實總是批評打罵孩子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嚴重的話還可能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和不好的暗示。

這相當於無形的殘酷殺手,不僅遏制了孩子的能力和發展,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

但對於孩子無意造成的錯誤,父母儘量不要過多地批評。

多採取賞識和批評結合的教育方式,因為兩者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需的教育方式。

認清孩子到底是哪個方面做得不好,從錯誤的根源去糾正他,也更多用技巧性的語言去批評孩子。

1、批評後鼓勵

可能絕大部分年輕父母都會在孩子做錯事後批評孩子,而批評完後就讓孩子做別的事去了。

這種批評並不合理,因為孩子受到批評後,往往心情並不會很好。

甚至有的孩子經常受到批評而產生疲沓的現象,不管你怎麼批評,他(她)根本不當回事。

為了防止孩子出現這種疲沓現象,年輕父母可以在批評完孩子後,適當給予一些鼓勵。

比如可以這樣說:

「寶貝,剛才你知道錯在哪裡了吧?也知道如何改正了吧?好,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媽媽相信你會願意為做一個好孩子而努力的。

「寶貝,人最可寶貴之處就是不怕犯錯,媽媽相信你會把這次犯錯的教訓變為動力,因為你有很強的上進心,是不是啊?」


2、用沉默批評

有時孩子正在做錯事時,或者你知道孩子做錯事後,也可以不用說話,同樣也能達到批評的效果。

比如看到孩子正在做錯時,你帶著嚴肅的表情,用眼睛一直盯著孩子看,當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時,會馬上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並加以改正的。

有時孩子做錯事後,可能會等你去批評他,但如果你用假裝不理孩子的方式面對他,反而會讓孩子知道你的態度,你越是態度冷淡不理他,孩子越是感覺內疚。

有時孩子還會在你沉默一段時間後來找你道歉,主動承認錯誤。

沉默法有時需要藉助第三方來引導孩子,比如爸爸可以悄悄告訴孩子:「孩子,瞧你媽媽,你的錯誤惹惱了她,好好反思自己錯在哪,然後找媽媽認錯吧。

3、不當眾批評

不要看孩子小就可以不分場合隨便批評孩子,尤其是當眾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自尊受到傷害。

有些年輕父母看到孩子當眾犯錯,有時出於死要面子,而指責和打罵孩子,以證明自己不嬌縱放任孩子。

其實這樣做,你並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有時弄不好還會讓你丟醜。

不當眾批評孩子並不是批評,完全可以把孩子悄悄叫到一邊,小聲去批評,比如說:「寶貝,剛才你粗魯無禮的行為,媽媽感覺非常臉紅,因為這並不代表你個人的行為,還代表著我們全家人的形像呢。

「寶貝,剛才你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的行為,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有禮貌的好孩子絕對會注意公共場合秩序的,你願做好孩子嗎?」

4 、自我批評法

當孩子犯錯後,年輕父母還可能用自我批評的方法來讓孩子產生內疚和自責感,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如你得知孩子在外面欺負哭了別的小朋友,這時把孩子叫到身邊對他說:

「寶貝,媽媽知道你欺負了別的小朋友,我心情非常糟糕,我感覺媽媽特別差勁,因為我平時沒有認真教育你,讓你清楚如何禮貌與人相處,怎樣與小夥伴搞好團結,我真想讓那個被欺負的小朋友爸爸媽媽狠狠地批評一頓,這樣我的心裡或許會好受些。

當你這樣說時,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責任感,因為對孩子來說,自然不願意看到媽媽這麼傷心,這麼難過,肯定會安慰媽媽的同時也做自我批評。


5、換位批評法

我們偶爾也可以採取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孩子來批評父母,以提高孩子是非分辨能力,用孩子監督父母的方法提高孩子正確做事的意識。

比如有一位媽媽平時和孩子約定,如果媽媽犯了嘮叨的毛病,你就狠狠地批評媽媽,以幫助我改正。

結果當媽媽在家裡在嘮叨爸爸時,孩子就出面了:「媽媽,你又犯了嘮叨的毛病了,你能不能少說幾句。

」「媽媽,你看爸爸都被你嘮叨煩了,你能不能讓爸爸安靜一會兒?」「媽媽,你說一遍就夠了,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你安靜地看著就行了,好嗎?」

像類似的情景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年輕父母可以捕捉到很多時機,讓孩子來批評大人的錯誤做法。

6 、對事不對人

很多年輕父母經常在批評孩子時會忽略這點,不知不覺因為負面情緒的暴發而直接對準了孩子。

比如會說:「你怎麼就這麼笨,我以前是怎麼教你的?」「我和你強調過多次了,你怎麼這麼不長記性,你長的是豬腦子?」類似的話非常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經常這樣說,會給孩子心理暗示——我很差,我很笨等。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只針對事來批評,比如可以說:「寶貝,媽媽認為你這件事做的不是很好,好孩子不應該這樣做的,你想想看錯在哪裡了?」

「孩子啊,這種不禮貌的話以後千萬不要再說了,否則,別人會誤以為你就是一個很糟糕的孩子呢,媽媽認為你完全可以學會禮貌待人的,因為你是好孩子。

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去照顧孩子的情緒,多給他們一點點的關愛和讚賞。

但又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賞識教育盛行的今天,許多父母都學會了如何賞識孩子,哪怕孩子犯了錯誤。

同時,賞識教育也有一個度的問題,一味地賞識孩子,容易讓孩子對他人的評價產生依賴的心理,一旦有一天無法獲得他人的賞識時,他就會覺得沮喪,甚至萎靡不振。

心理學家詹姆士·溫德爾說:「為阻止錯誤行為而以獎勵作為條件簡直就是一種賄賂。

它暗示規則本身已失去了它的內在價值。

處罰並沒什麼錯,只要公理合理即可。

」 只要批評是有建設性的,客觀的,孩子是容易接受的。

所以要掌握好批評和賞識孩子的度,家長需要不斷地練習,甚至說是親子關係需要歷練,才能更加融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有暴力傾向,是父母沒有教育好的原因麼?

每個寶寶都不是一下子就能長大的,然而他們在成長中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讓寶媽們束手無策,比如孩子愛打人。@蕙質蘭心:孩子剛2周歲,平時的話自己玩兒的時候挺好的,只要跟別的小朋友在一起就不行了...

孩子犯錯,怎麼批評才有效果?

「親寶寶育兒」微信公眾號:qbaobao6(長按可複製)分享育兒知識,解決育兒難題,歡迎關注。文/蔡文 浙江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作為父母,你一定有過某個瞬間,有一種想把熊孩子吊起來痛打一頓的衝...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請給予寬容

很多父母都喜歡當眾批評孩子,認為孩子做錯事情就該進行教育。請爸爸媽媽不要忽略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被當眾批評孩子也是會感到尷尬,沒面子。不要認為孩子小就不懂這些,那就大錯特錯了。很有可能造成親子之...

孩子犯錯不道歉怎麼辦?五個方法來幫您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然而犯錯之後是否能認識到錯誤,並誠心道歉加以改正,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做錯了事情卻不懂得道歉,往往讓...

2個大要點,家長的你做到了嗎

>及時對孩子的錯誤加以糾正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要及時地給予教育評糾正,讓孩子知道錯誤是可以補救的,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個好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在孩f做錯事後,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這樣易導致孩子產生...

孩子犯錯了?父母要注意區別對待

在我開設的兒童繪畫課程里有這樣一個男孩子,大約6歲左右的年紀,已經在上幼兒園了,每到周末他都會來參加繪畫課程。每次兩個小時的課程,他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才走,不是因為極其熱愛繪畫,而是因為畫...

聰明的媽媽不逼孩子道歉

當寶寶做錯了事,他會說「對不起」嗎?也許很多媽媽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寶寶為何不愛道歉?01「我沒有錯呀!」有時候,寶寶真的不知道自己錯了。對寶寶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值得嘗試。寶寶天性好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