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問孩子喜歡誰,你到底想問些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你最喜歡誰啊?喜歡媽媽還是喜歡爸爸?奶奶在家排第幾啊?寶寶跟媽媽睡還是跟外婆睡啊?這些話熟悉不?像不像一出家庭宮斗劇。

上面的還是初級版,升級版通常長啥樣呢?媽媽一回來你就只跟媽媽親,奶奶帶你一天都是白帶的嗎?又要跟媽媽睡啊,外婆以後不疼你了,不要爺爺抱對不對?爺爺最不好對不對?還是誰誰誰對你最好?媽媽不讓你吃這個,奶奶帶你買去,等等。

類似這樣的話,有娃的家裡都能搗鼓出一籮筐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有點小窩火,很想問問那個發問的大人,你到底想問些什麼啊,孩子喜歡跟誰在一起不是他的自由嗎?

【案例】

貝貝經常被爸爸媽媽問「你最喜歡誰?」開始貝貝總是如實回答,父母中總有一個人不開心而指責她。

來,媽媽抱她換衣服問她這個問題時,她痛快地說:「喜歡媽媽!」而爸爸給她糖吃,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喜歡爸爸!有一天,貝貝在客廳玩,媽媽和爸爸都站在她面前問:貝貝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這回難了!貝貝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不知如何作答……

「你最喜歡誰」 對孩子產生的負作用:

導致自我為中心

大人在孩子面前爭寵愛,會把孩子放在高貴的位置上,使孩子傲慢自負,產生了現實性的自我膨脹。

以為周圍所有的人都應該繞自己的周圍,自己有絕對的決斷權。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行為會對未來的人際關係產生嚴重的影響。

此外,過分疼愛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感恩和珍惜,也不會照顧和理解別人的感受。

學會見風使舵

我們有必要保護孩子的純真和誠實,讓他們成為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大人們為了刷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存在感,使用各種手段「爭風吃醋」。

選爸爸的話,媽媽不高興;選媽媽的話,爸爸不開心。

我要怎麼辦,成人之間的無謂的爭寵勢必讓孩子處於惶恐和迷茫中,小小的心臟哪能裝的下這些紛擾。

為了博得大家的歡心,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讓孩子挖空心思去揣摩大人的心理,不斷變化說法來討大家歡心,前一分鐘說媽媽好,後一分鐘說爸爸好,左右逢源。

多次強化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養成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性格,在以後的同伴關係中很容易被孤立。

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密的人。

這樣的二選題對孩子來說太難了。

如果孩子選擇其中一個,對方會不高興並且不愉快的離開。

這種離開是因為對孩子的選擇不滿,往往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並且總是擔心他們不再被愛。

安全放鬆的環境才能更好的成長,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一個原生家庭,不光是好的餵養,好的睡眠,好的衣服,好的玩具,更重要是一個安全放鬆的環境。

不能統一教養,沒有規則

媽媽不讓你吃零食,沒關係,奶奶心疼你,奶奶給你吃。

爸爸批評了你,沒關係,爺爺來解圍。

誰誰不允許做的事情,沒關係,咱偷偷來……為了彰顯自己的寵愛。

鞏固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變著花樣哄孩子,想各種法子讓孩子開心。

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們要觀點一致,堅持執行。

小朋友都是天生的談判專家,最會「鑽空子」,規則不一致,一定會被他捕捉到,成為他鬥智鬥勇的籌碼

這樣一來,談何教養?

養成說謊的壞習慣

「喜歡奶奶我就給你買糖吃」大人為了某種利益驅使孩子說出自己想聽的話,孩子為了達到自己要東西,不斷嘗試說謊,因為說謊才能有糖吃,有玩具玩。

漸漸的養成「為了利益而說謊」的行為習慣。

如果發現長輩在孩子面前爭寵,又不方便明令禁止的話,更要及時參與進來。

引導孩子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做選擇,不能把物質作為評判標準。

比如:姥姥姥爺都很愛寶寶,寶寶也喜歡姥姥姥爺。

媽媽帶寶寶很辛苦,爸爸上班賺錢也很累,大家都愛寶寶。

孩子的行為就是自己的縮影,我們不該把大人的「爭風吃醋」「存在感」「成就感」寄托在那小人身上,他小小的肩膀承受不起那麼沉重的期盼和訴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庭教養觀點不一致,容易養出心機baby

別誤把寶寶的「心機」當聰明很多媽媽常常會用「小大人」來形容寶寶,覺得孩子有的時候比大人還會察言觀色。比如,發現哪個大人「最好欺負」。有的父母說過:「我的寶寶太有『心計』了,他總是能看出誰能對他的...

爸爸媽媽誰最好?下次可不要這樣問孩子了

在日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家庭成員掙著在孩子面前表現,然後在追問孩子:「寶寶最喜歡誰啊?」「爸爸對你好還是媽媽對你好?」「奶奶給你買新衣服了,所以奶奶比你姥姥好。」……大人這些看似無心的玩笑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