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目看哭了多少媽媽?那些從小傷害我們的話,他們還在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放開我北鼻》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兩集,林更新、于小彤、易烊千璽三位人氣爆棚的小鮮肉擔起帶娃大任,首集播放量短短几天就已破億。

猜得出,這些播放量的貢獻者,除了小鮮肉們的親媽粉,大概就是像我這樣的親媽。

但只看了一期,我這個親媽就看不下去了。

作為一個兩歲半男孩的媽媽,我沒法只用一個普通觀眾的娛樂心態去看節目。

幾位小鮮肉與孩子的相處模式,讓像我一樣的很多媽媽都感到震驚、難過、憤怒和深深的悲哀。

哄騙+羞辱,開啟惡魔帶娃模式

三位小鮮肉,為我們實力演繹了三種不同的帶娃模式。

其中,林更新和于小彤成功使用哄騙+羞辱的方式,開啟了一段惡魔帶娃之旅。

在林更新那裡,孩子是可以隨意哄騙糊弄的,跟小蔥花一見面,就送上一句「你媽不要你了」,直接擊中對每個孩子來說都至關重要的安全感建設。

面對小蔥花委屈的眼淚和找媽媽的請求,隨口回答「你媽媽在車裡呢」,「好啊,我帶你去找媽媽」,把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玩弄於股掌之上,並且一次次使用這個伎倆,直到小蔥花從失望到絕望,整個人都沒有了一開始的精氣神兒。

這種「你媽不要你啦」的二逼玩笑和「你媽一會兒就來」的隨意糊弄,一直占據育兒惡評榜首位,被各位親爹媽深深痛恨。

從最親密的人那裡獲得的安全、滿足和無條件信任,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各位屬熊的圍觀群眾請不要再隨意踐踏孩子最重要的需求了好嗎?

也許有人會把林更新的哄騙糊弄說成是不負責任的玩笑,那麼于小彤對待孩子的態度,就真的是讓人無語了。

于小彤的教育理念非常簡單粗暴,就是「男孩不許哭」,哄沒用,嚴厲才有效。

他對自己的「嚴父」身份頗為滿意,打著「嚴格要求」的幌子,用噗噗給人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羞辱式教育課。

先是毫無尊重的語言暴力。

鋪床時,噗噗躺在床上,于小彤說——

並且,他對別的孩子模仿自己「訓斥」噗噗毫無異議。

接著是鄙視。

節目組讓噗噗發動扭蛋機,于小彤和林更新竟然當著噗噗的面吐槽孩子——

這時候,噗噗已經有些在意,明顯悶悶不樂了。

後來竟發展成責罵和體罰。

噗噗吃飯時出來晚了,沒有椅子坐,繞著桌子轉了兩圈說了至少三遍「我要小椅子」 但是沒人理,他委屈地哭了。

此時節目組打出的字幕是「起床氣」、「我真的餓了」、「我沒有小椅子了」,把這三條作為噗噗哭泣的理由。

然而,當媽的都明白,孩子明明就是因為有需求卻得不到關注和回應,再加上心裡已經積累了一些負面情緒,自然而然就用哭來宣洩了。

于小彤卻做出了讓人感到萬分驚訝的反應。

他沒有幫噗噗找椅子,也沒有安慰他,而是突然發飆,推著噗噗往外走,「別吃了,去罰站」。

因為噗噗觸碰了他樹立的「男孩不許哭」的原則。

這段夾雜著于小彤的訓斥和噗噗哭聲的對話里,于小彤一直在強調一件事:哭是很丟人的,是讓人瞧不起的,不想罰站就別哭。

可憐的噗噗簡直被嚇傻了,一邊哭一邊說自己「不哭了」、「不該哭」。

而飯後,噗噗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努力消化著自己的情緒,可是想著想著,忍不住又哭了……

這一段真是看得很心酸。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會處理負面情緒,哭是孩子在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時最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也是他們宣洩情緒的最正常方式。

從功能上來講,哭和笑並沒有什麼兩樣,都是孩子真實情感的流露。

而我們身邊卻不知有多少人,愛看孩子笑,討厭孩子哭,在孩子哭鬧時軟硬兼施,千方百計,只為達到一個目的:制止孩子哭。

沒錯,是「制止」,而不是接納和允許。

可負面情緒也是情感的一種,為什麼不容許它存在?為什麼一定要否定、壓抑它?所謂接納和允許,不過是承認孩子情感的真實性。

不得不承認,我們很多人都是在「不接納」的環境中長大的,「不接納」根植於人們意識深處,大家都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東西」。

想想我們小時候,當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大人卻橫眉怒目呵斥我們「不准哭」時,那種咬著牙把淚水吞進肚裡的感覺,是多麼傷心無助?

如果當時我們能有一個寬大的臂膀來依靠,有一個溫暖的懷抱來保護,那種被接納和被理解的力量應該會帶給我們無窮的勇氣吧?

孩子的理性分析能力還很薄弱,當負面情緒總是被否定、被制止,他們會產生自我懷疑:

為什麼我常常有這些「不好的東西」?是不是我有問題?這種自我懷疑,將會潛伏在孩子的心靈深處,影響孩子漫長的一生。

最揪心的是,就在噗噗為了消化情緒而悄悄哭泣時,于小彤突然出現,再次發飆,當眾用「丟人」來懟噗噗——

噗噗試圖解釋自己為什麼哭,但年幼的他真的還講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于小彤繼續「嚴厲家長」作風——

小小的噗噗,在大哥哥手下拚命掙扎,為了不被趕出去,甚至自願罰站——

節目組打出的字幕充滿戲謔,這兩行字激怒了很多人。

拜託,這不是什麼「情感大劇」,這是一個無辜孩子在被拋棄的恐懼下做出的痛苦選擇——他寧願當眾罰站,也不要一個人被趕到外面去。

而對於一個孩子如此悲情的選擇,節目組竟然稱之為「懂事」——

可怕的是「嚴父」還在不依不饒——

在羞恥感的重壓下,噗噗的自尊心完全崩潰了。

他開始這樣解釋自己哭泣的原因——

于小彤也在解釋自己生氣的原因——

真的看不下去了。

你喜歡我,所以我不能哭;為了讓你高興,我不能哭……這到底是什麼邏輯?

羞辱一個孩子,會讓他進步嗎?

生氣歸生氣,但仔細想想,于小彤的話難道不是很耳熟嗎?

這種典型的「羞辱性教育」,至今仍是很多大人引以為榮的教育方式。

一個在羞辱下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同事姐姐家的女兒,讀的是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從小學開始就是級部前三名,初中時年年都是優秀學生,就是那種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春節加班,同事把這個孩子也一起帶來了單位,文文靜靜一個女生,卻紅腫著眼睛,情緒低落。

同事悄悄告訴我,孩子因為發燒,期末考試發揮失常,只考了級部20多名,瞞著她媽改了成績單,被發現後直接被她媽趕出了家,連年都沒過好。

後來才知道,同事的姐姐是個「虎媽」,從小對孩子就極為嚴厲。

考試考不好,劈頭蓋臉地訓,說孩子廢物、沒用、將來肯定沒出息。

在媽媽的高壓政策下,孩子拚命學習,雖然成績一直很好,卻一點自信心都沒有,老師讓她代表優秀學生上台發言她都不敢。

同事說,她姐姐教育孩子的方式,複製的就是她們的父親教育她們的方式,嚴厲的指責、苛刻的批評、不允許反駁的論斷,讓她們從小就沒有自信,異常敏感。

孩子在「羞辱性教育」里學會的,是謹小慎微、不敢表達、小心翼翼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喜好與恐懼。

要一個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需要很漫長很漫長的過程。

然而摧毀這些,卻只需要一句話。

孩子們雖然看上去弱小,內心世界卻和大人一樣豐富,甚至比大人還要敏感——

易烊千璽扮小熊的時候不能吃飯,是噗噗帶頭把食物遞給他;

Jackson要找媽媽時,是5歲的小姐姐跑過去哄他「回去你可以抱媽媽很久」;

三歲半的小蔥花想媽媽想得都快崩潰了,在跟媽媽視頻確認媽媽沒有不要自己後,她一直都沒有哭鬧,只是見縫插針向林更新表達「我現在就想找媽媽」,睡覺時,她使勁憋著眼淚說:「我再哭,媽媽會病倒……」

相比於大人們的忽略、冷漠甚至暴力,孩子們的天真懂事,讓當媽的看得心疼。

幸好還有他,雖然他只有17歲

如果說林更新的育兒方式對孩子無益,于小彤的育兒方式對孩子有害,那易烊千璽的育兒方式就是為人父母最樂於見到的那種。

他是那個願意蹲下來和孩子交流的人。

稍有育兒常識的人都知道,「蹲下來」看似只是個簡單動作,卻意味著平等與尊重。

每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易烊千璽都會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談。

他是那個願意給予孩子真誠鼓勵和肯定的人。

當噗噗在於小彤那裡徹底崩潰,說「自己沒有其他的作用」時,易烊千璽默默走過來說了一句話:「你中午收拾餐具收拾得特別好。

接著,他讓噗噗幫自己收拾餐具,又在噗噗勞動時說「噗噗真棒」。

他是那個能夠認真聽孩子講話的人。

三歲半的小蔥花開啟迷妹模式時,易烊千璽一點都沒有不耐煩,還認認真真跟她討論跳舞的問題。

他是那個能夠和孩子共情的人。

晚上,哈琳捨不得哥哥們走,站在門口看著哥哥們的背影哭泣。

易烊千璽過去抱起她,並沒有轉身抱她上樓,而是順著她的視線,看著離開的小哥哥們,安撫好她的情緒後才抱她回去。

在抱著哈琳上樓時,他聽見另外兩個女孩在哭,他說:「來,我們找她們一起哭去。

這話看似幼稚,卻是真的在接納孩子哭,讓孩子覺得哭沒什麼大不了的,更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進入房間,他手裡抱著一個,嘴裡哄著兩個,雖然是哄,但一點沒有騙。

他說「媽媽今天是不會過來的,你們這兩天如果表現好的話,媽媽就會過來」,還說「哥哥也見不到媽媽,哥哥也一個人睡」。

找媽媽的小女孩們,在被充分理解和接納後,情緒逐漸平復,小哈琳在易烊千璽的懷抱里安靜地睡著了。

和「羞辱式教育」完全不同,易烊千璽的「鼓勵式教育」讓孩子在尊重中成長,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裡,因此而變得更好。

我一個好朋友,就有位於小彤一樣的父親,他的成長曆程,一直伴隨著父親的高壓管制。

初中時候,因為被同學冤枉偷東西,他來不及申辯,就被父親當眾踢了幾腳。

這幾腳踢在他身上,也把他的心遠遠踢了出去。

大學畢業,他直接申請外派,還選了非洲。

和家裡沒有任何溝通,只是每個月報一次平安。

多少年,心裡的坎兒過不去。

直到南方下大雪那年,父親出車禍住院,躺在病床上給他打電話,為當年的事情向他道歉,他在遙遠的地球另一邊,握著話筒失聲痛哭……

心底壓抑的委屈終於有了出口,父親的一個道歉,讓他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在那期節目裡,于小彤是唯一跟孩子們說「我愛你們」的人,還說了不止一次。

但他表現出的「愛」卻讓人害怕。

真正的愛,不應該是怕,而是我真的懂你,你永遠都不必在我這裡感到惶恐。

任何時候,我都是你最堅實的臂彎,你隨時可以在這裡休憩,然後重新出發。

來源公眾號:鏘鏘匠

搜索「青芽兒」關注;呵護幼小心靈,托起明天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評價易烊千璽在《放開我北鼻》中的表現?

最近有一檔綜藝節目《放開我北鼻》在熱播,節目形式是幾位明星大哥哥充當臨時家長,照顧幾個萌娃寶貝。我認為易烊千璽與孩子們相處的方式將會是新一代父母所需要學習的態度。更多人開始意識到不是只有用一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