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打了孩子,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位媽媽留言說:
我家孩子經常無理取鬧。
只要一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哭鬧。
到別人家去,特別喜歡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我怎麼說,他都不聽話。
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把孩子給痛打一頓。但是,打完以後又心疼,可下回看到孩子淘氣不聽話,還是忍不住……
怎麼才能從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跳出來呢?
想必很多父母都會是這樣的,尤其那些長期是單獨一個人帶孩子的媽媽們,更是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把一個孩子拉扯大,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除非,你天賦就很喜歡孩子,覺得帶孩子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而且樂趣就在於,能不斷發現孩子折騰各種事,自己有總能樂此不疲地去找出各種更有趣的方式來搞定他——在你的眼裡,這就是完美的生活,而不是搞定孩子之後,才能開始完美的生活。
好了,忍不住打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認為——
搞定孩子之後
才能開始愉快地生活
所以孩子一直在搞不定中
我們一直在希望進入愉快的生活
孩子的鬧騰就成了最大的障礙
哈哈哈……無計可施時
打,就成了自然的選擇
所以,我們忍不住打孩子,就說明我們已經失去對孩子教育的能力,打,這個行為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外表看起來是在教訓孩子,孩子一開始也這麼認為,但時間長了,孩子也看明白了——其實媽媽打我,不是在教訓我,而是她情緒不好。
面對「忍不住打一頓」還是「忍一時海闊天空」的選擇難題時,媽媽們心裡總是有苦難言,酸澀難當。
A媽說:
「兒子寫作業寫得一塌糊塗,一點沒把心思放到學習上,就知道玩遊戲。
情急之下用書砸到孩子的額頭,看著孩子腦門上的血印子,晚上心疼得睡不著覺。
第二天,還要給孩子大大的補償。
」發脾氣到最後,心疼難過的還是自己。
捨不得孩子受委屈,但是孩子不聽話,自己也委屈,這是左右為難的「糾結媽媽」。
B媽說:
「孩子不聽話,自己發脾氣總是不含糊,該打該罵一點也不手軟,連老公都覺得自己太強勢了。
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絕對不能有一點的妥協。
寧肯發完脾氣以後,對孩子好一點,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
B媽覺得自己的強勢可以改變孩子,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堅決要做一個手段強硬的「鐵血」媽媽。
不管是打罵以後後悔內疚的媽媽,還是將打罵貫徹到底的媽媽,都是在「為了孩子變得更好」的路上努力著。
那麼,到底該不該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打孩子呢?
學習哥覺得,「發脾氣」其實也是一件挺正常的事。
雖然我堅持認為「愛的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營養劑,但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和無法溝通,偶爾「唱白臉」能讓孩子有所警惕。
適當地發脾氣,是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一個「危險警示」:我很愛你,可以容忍你,但是你觸犯底線的錯誤行為真的惹我生氣了。
發脾氣,一方面會讓孩子內心有所顧忌,就像風吹雨淋能讓小樹苗更頑強地成長;另外一方面,它是媽媽情緒的一種出口,也能夠在孩子面前展現更真實的自己。
孩子打了,就打了吧!親愛的媽媽們,只要你知道打完了,還會心疼孩子,其實對孩子是不會造成什麼心理創傷的,但也不會對孩子構成什麼有效的教育結果的。
那上千年我們老祖宗傳下了的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何理解呢?這可是說,打孩子不僅有教育的價值,而且還說出了其教育價值非常高哦,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幾段相關的故事給大家說說吧。
我想說清楚了,我們就不會隨著自己的心意去誤會這句話了,更重要是不會為自己「要不要打孩子」而糾結、難過了。
「棍棒底下出孝子」,確實是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師長是可以用棍棒來教訓孩子的錯誤的,但這個用棍棒的教育,不是現代人想像的——拿著個棍棒可以亂打孩子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禮」規來打的。
「禮」是通理的,也就是說,既然是在教育孩子,那教育的方式方法,還有教育的內容是要符合道理的,要按照一定的儀軌來進行的,絕不可是我們父母師長縱容自己當下的煩惱,隨心所欲的發泄情緒行為。
所以,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我們的情緒只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手段,因此一定不要讓情緒失控。
單純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你的態度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錯誤本身。
只有耐心、溫和而堅決的「發脾氣」,才是真正的「教育」。
媽媽們,發脾氣人人都會,但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正確地發脾氣」,達到教育的目的。
強硬只能刺穿孩子的堅固的外殼,只有溫和的堅決才能觸及他們敏感柔軟的內心。
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當孩子受到其他家長的打罵你會怎麼辦?
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經經歷過父母打罵的家長,沿襲了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也會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些家長也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麼就理所應當。然...
你所推崇的「棍棒教育」只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
💫 肉指頭們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噢 🌟老話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現在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依然會發現有些父母會通過「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棍棒教育真的能夠教育出家長期待的好孩子嗎?...
既然愛孩子,你為何還老發怒?
經常有父母跟我抱怨:「我家的孩子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行為:愛吃手、尿床或尿褲子、愛打人、拿他人玩具,我都煩死了,好的教育方法我不會,只能對他又打又罵,希望能制止他的問題行為,可是不管用啊。你說...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到底對不對,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奉行一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棍棒底下究竟有多少孝子,或者可以這樣說,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孝子呢。首先我們可以先來追溯下這句話的來源,「打屁股」這種教育方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