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寶媽」走紅直播平台很可怕,更可怕的是她們以此為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些「00後寶媽」並沒有感覺自己做得不對,反而以此為榮,以成功為鵠的的價值觀念取代了一切,這恰恰是她們最悲哀的地方。
全文1467字,閱讀約需3分鐘
最近幾天,陸續有網友爆料某視頻平台上出現了一批「00後寶媽」,從14歲到17歲不等,大多是念初中時懷孕輟學,靠在平台上發布孕期視頻和母子互動成為「網紅」,動輒吸引到上萬粉絲。
▲視頻平台截圖。
只是,令網友詫異的是,這些「00後寶媽」並不像新聞里的早孕媽媽那樣驚慌失措或者感覺自己做得不對,相反,她們以此為榮,小小年紀就成了媽媽,似乎更早一步成為人生贏家。
▲視頻平台截圖。
「00後寶媽」的身份幫助她們成為網紅,收穫了來自粉絲的讚美和打賞,不少人也通過這個方式賺到不少錢,這反過來吸引了更多「00後寶媽」進駐平台。
14歲的小姑娘成了媽媽,並且把這些圖片上傳到微博微信等平台時,絲毫沒有察覺到這有什麼不妥,網友震驚之餘更多是痛心。
究竟是誰催生了「00後寶媽」?何以她們如此「無知」?(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網際網路加速童年的消逝
在主流社會的想像中,十幾歲的孩子應該是天真、善良、無憂無慮的。
無論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我們對他們的想像延續的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兒童觀,它建築於工業文明和現代文明的基礎之上,被視為與成人相區隔的群體。
他們應該遠離成人世界,需要被成人關心和呵護,如此他們才能成為「具有自身價值的獨立實體,是體腦發達、身心健康的人」。
▲視頻平台截圖。
但很顯然,「00後寶媽」徹底粉碎了我們關於兒童以及青少年的想像。
波茲曼早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就指出,電視的出現,讓媒介利用通俗易懂的圖像世界與全新的傳播模式,向兒童一覽無餘地呈現原本只屬於成人的秘密,將他們不曾提出的問題的答案一股腦地灌輸給他們。
兒童與成人在語言行為、飲食習慣、休閒娛樂等諸多方面日趨同質化,「成人化兒童」現象愈發嚴重。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在資訊時代的今天,波茲曼所恐懼的電視也成了傳統媒體,兒童和青少年通過網際網路可以更快、更便捷、更廣泛地知道成年人的世界和秘密,兒童和青少年消逝得更快。
當家長們還以為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時,孩子們早就在網際網路上知道了性、物慾、權力、暴力、關係以及潛規則,他們複製著成人世界的行為準則和遊戲規則,雖然他們並沒有成年人的心智、成熟、責任意識以及法律意識。
這就是問題的棘手和尷尬之處,童年、青少年的消逝或許已成為一種既定的事實,但我們整個社會——無論是觀念、教育甚至法律法規,都沒有跟上這個節奏。
孩子們雖然知道生理上的性,但他們對於性道德、性的責任卻一無所知,家長和學校卻依舊對性諱莫如深。
以成功為鵠的的價值觀消弭羞恥感
性教育的落後和缺席,是「00後寶媽」大量出現的直接原因。
青少年墮胎、暴力、犯罪等事件的頻發,也是同樣的源頭。
但加劇兒童以及青少年消逝的罪魁禍首,並不僅僅是資訊時代;諸多資本的運行邏輯,也建立在「兒童成人化」的基礎上,給粉絲們傳遞「不斷努力、向上、打拚廝殺」的成功觀,青少年們被資本的運行邏輯催熟,不得不過早地習得成人世界的規則,以邁向「人上人」的人生巔峰。
她們挺著大肚子,不辭辛勞地在網上直播,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相反,她們認為,我這是憑自己的努力打拚,我這是在為我的孩子打造更好的未來。
以成功為鵠的的價值觀念取代了一切,這是新自由主義倫理塑就的競比之心和青少年想像,只要青少年努力、上進,最關鍵的是,他們成功了,那麼其他評價標準就不再重要。
▲視頻平台截圖。
那些「00後寶媽」之所以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甚至將自己的經歷視為榮耀拿到網上炫耀,就是這一觀念在起作用,我是網紅我很努力我能賺錢,其他的,who cares?
在這事上,平台終究只是「現實社會中不同階層和維度的鏡像」,它只是揭開了社會日益嚴峻的「兒童成年化」現象的帷幕。
該如何安放兒童和青少年,該給他們一個怎樣的世界,亟需整個社會給出更好的解答。
文/曾於里 編輯 新吾 校對 郭利琴
值班編輯:一鳴 張一對兒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正在消失的兒童
成人和兒童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成人知道生活的某些層面不適宜兒童知道,比如種種奧秘、矛盾衝突、暴力和悲劇等等;而在現代世界,兒童逐步走向成年,我們正把這些秘密以我們認為在心理上可以吸收的方式透露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