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電子媒介「催熟」了我們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北京日報》報導:英國兒童健康教育專家埃里克·西格曼在《國際兒童神經病學協會雜誌》發表文章說,兩歲前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引起「螢幕依賴症」——對電子設備上癮,且可能持續一輩子。

在現代社會,家長在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或忙於工作,或加入「低頭族」,他們更願意將陪同孩子玩耍、學習(這裡指的是對世界認知的基礎學習)的任務交給諸如ipad、手機一類的電子產品,殊不知這樣「偷懶」的行為將削弱自己對孩子的「監護權」。

我們隨處可見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孩子們,電子產品在「催熟」我們孩子的同時,也在慢慢侵蝕著童年的概念。

早熟在百度百科有如下注釋:1.作物生長期短,成熟快;2.指待人處世方面成熟較早:沒爹媽的孩子早熟,特別懂事;3.兒童生理和心理上提早成熟,生理上指比同齡正常兒童提早發育到完備階段,如女孩提前一二年開始來月經。

關於第二項的特殊情況筆者更願意用「早慧」表示。

我們可以發現,「早熟」極大地與「性」有關。

2005年爾冬升導演的電影《早熟》,講述了一個青澀的早戀故事:一對青少年情侶在談戀愛過程中偷嘗禁果,導致女孩懷孕,從而引發了兩個家庭間的一場「戰爭」。

在童年的定義誕生之初,區分成人與童年時便與羞恥心相關。

諾伯特·伊萊亞斯在他的巨著《論文明之進程》中宣稱我們開化文明的一個特徵就是:性慾要受到嚴格的控制,成人須承受巨大的壓力把他們的各種衝動私密化(尤其是性衝動),並且在兒童和未成年人面前,對成人的性慾望和衝動三緘其口,維護「保持緘默的密約」。

對應的詞我們還可以想到「早戀」等。

當然本文想說的「早熟」問題沒有那麼沉重,筆者這裡想說的「早熟」觀念是指兒童過早接觸成人化的社會。

有證據顯示兒童和成人在趣味和風格上越來越相似,當我們看到兒童穿著類似成人風格的潮流服飾像個小大人時我們會覺得很酷好看,而並沒有思考其深意,當社會上的大部分都不假所思地對此表示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了。

同樣一個現象是,現今一些日韓歐美的少年偶像團隊,其成員只有十一到十五六歲,卻跳著唱著也許他們都不知道深意的歌曲和舞蹈,甚至賣弄性感(當然這是極端的,但現在歌曲中充斥著情情愛愛的現象是不可否認的),並且大受市場追捧。

當童年的娛樂都被充斥著成人化審美內容的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承包,某種程度上,兒童的界限愈發模糊了。

兒童歌曲和童年的遊戲慢慢離我們遠去,童年的周期正在不斷被侵蝕,現在還有多少小學生會玩以前的跳格子,跳皮筋,踢館子捉迷藏,會唱黃鸝鳥、花仙子、兩隻老虎。

也許在很多年前《老鼠愛大米》風靡小學生圈的時候,問題就已經發生了,細思極恐。

兒童以最潔白的姿態降臨於世,家長通過教育來讓孩子認知世界,家長的權威某種程度來說來自於未知。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曾寫到,「已知的世界和尚未知的世界是通過好奇來連接的。

但好奇大半發生在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分離的,兒童必須通過提問尋求進入成人世界的情況下。

由於媒介將兩個世界合二為一,由於保持秘密所產生張力在謎底被解開時,這種張力勢必減弱,所以好奇的演算方法也隨之發生變化。

好奇被憤世嫉俗或者更糟糕——狂妄自大所取代。

於是我們的孩子不能依靠有權威的成人而是依賴不知從哪裡倆的新聞來獲取知識。

我們的孩子還沒有提問,就被給予一堆答案。

如果我們家長因為不注意或者為了圖方便,通過電視電腦這樣的視覺產物不加過濾地讓兒童認識社會和人生,親手將自己的「權威」和「監護權」交給電子產品,無疑是不利於孩子成長和發展的。

(文/蘇悅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正在消失的兒童

成人和兒童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成人知道生活的某些層面不適宜兒童知道,比如種種奧秘、矛盾衝突、暴力和悲劇等等;而在現代世界,兒童逐步走向成年,我們正把這些秘密以我們認為在心理上可以吸收的方式透露給他們。

讓孩子成為孩子

0到18歲都可以稱作兒童,成人化的過程有一定規律,兒童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成長問題,幾童應該在與同齡人和家長老師的交流中面對這些問題,在成長中享受童年的快樂,社會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