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孩子的做法不符合家長期待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青稞營】第 34 次微課分享內容
分享嘉賓:陳翔(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在讀哲學博士 / 新東方高中語文教師)
上一次分享了關於文言文閱讀的主題,這次想更有針對性,更受眾與家長,所以選擇了親子教育的話題。
我現在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讀哲學博士,跟大家有7小時時差,好在現在的網絡技術非常發達,時間和距離都不會影響到我們交流。
同時,我也是新東方高中語文教師,現在仍然跟同事一起做線上的教師培訓。
雖然還沒有為人父母,但是接觸過很多的學生家長,也接觸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
所以我將基於我所經歷的,所見到的,所聽說的和所思考的事情中得出一些建議,和家長朋友們進行分享。
自從加入到【青稞營】的群里以來,我自己的收穫也是非常的豐富,看到了作為父母是多麼的不容易,從護眼燈該買什麼牌子,到該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英語讀物,課外書應該怎麼挑,到孩子的作業怎麼做等等等等,從宏觀到微觀的問題,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想要先來問一問,特別怕自己走錯任何一步,
或者有任何一點沒有考慮周全,讓孩子所謂「輸在起跑線上」。
父母很辛苦,很謹慎,很偉大,所以想跟各位家長表示一下我的敬意。
然而即使我們再想做一名優秀的父母,想把一切最好的東西給我們的孩子,已經覺得給孩子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但是還是會發現,經常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和障礙,最大的問題就是你明明感覺自己已經給孩子重複無數遍講一個道理了,你感覺自己無論是教育方法還是教育內容都是正確的,同樣的話換其他父母去給孩子講是有效果的,為什麼我在講道理給孩子的時候他就是不聽呢?
這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很可能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父母是不會害你的」,「我是為你好」……,這種話在我們兒時時候聽到過,做父母之後也會可能和孩子說過。
但是很多情況下為什麼沒有效果呢?那麼作為一個孩子,他心裡的想法也許會是這樣的:沒覺得你為我好,為我好你還不理解我,沒聽你的我也沒覺得吃虧啊。
那麼矛盾就來了,為什麼父母認為的我是為你好,沒有正確地傳遞到孩子心裡讓他感受到你是為他好呢,也就是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呢?如果孩子做出了不符合家長期待的選擇,家長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想要讓孩子更好的聽話,家長應該做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這三個問題來聊一聊。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首先,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我們結合起來說。
我們想想孩子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會不聽話,不可能說你告訴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不聽,你告訴他媽媽沒來接你你不要走,他偏偏跟別人走了,這個不可能。
因為這是人從一出生就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此類問題上不會產生不聽話這種分歧。
而孩子一般不聽話的情況都是那些沒有嚴格的正誤之分的個人選擇的問題上,比如說,你想讓孩子現在寫作業,他不聽,偏要去玩;你新買了一個電子設備很昂貴,你告訴孩子說別碰,回來之後發現已經被孩子拆了而且裝不回去了;再往遠些,你告訴孩子選理科吧,更好找工作更有前途,他偏偏覺得文科有意思要選文科,你告訴他學經濟學專業吧,考公務員吧,他偏偏要選擇自由職業,你可能就會生氣,這都是我人生經驗的出來的捷徑,你怎麼就不能按我說的走,偏偏選一條看上去沒什麼前途的事情呢?
其實思考孩子為什麼不聽話之前,我們不妨反過來,先問大家另一個問題,
孩子為什麼要聽話?
我想答案歸結起來不外乎有這樣兩個:第一,孩子沒有社會經驗,家長的經驗比孩子豐富,聽家長的話能少走彎路。
第二,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你自然要聽父母的話。
很多大人喜歡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這都是爸媽的經驗之談」。
那麼,
父母的經驗可以代替孩子的體驗嗎?
前一段,「極簡主義」風靡朋友圈,其中有一篇非常有趣,主人公叫約書亞•貝克爾,他自從過上了極簡主義的生活,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得積極健康,然後就開始推廣極簡生活。
他的髮小兒叫瑞恩,看出了約書亞的變化,而這個時候他這位哥們兒剛被從高管的位置上辭退,覺得人生一片灰暗,約書亞就把極簡生活的方式推薦給他,約書亞幫自己的哥們兒做了這樣的事,用八小時清空壁櫥,把所有物品打包放在盒子裡,每一天開始時,只拿出一天所需要的東西,21天之後,未拿出的東西就是可以捨棄的東西,
第一天,瑞恩解開了床單及洗漱用品,之後是一些衣物,從第11天起,瑞恩就沒有再拿出任何東西,21天之後他發現,竟然80%以上的東西都沒有打開,於是他把這些東西統統捐贈或出售,然後帶著20%的東西回家,在全新的生活里找到了激情,在簡單的生活中,他說:我竟然第一次感覺到了富有。
於是,這兩位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個極簡生活的網站叫 The Minimalists
(2011年),一開始並不引人注意,但兩人並沒有放棄,很快,讀者從52個變成500個,500又變成5000,變成50000,現在有了400萬粉絲,五年里,還出了4本暢銷書,極簡生活的觀念也越來越為人所接受。
這個故事聽完,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什麼?是我在宣傳極簡生活麼?並不是。
我們從兩個層面想這個問題,你聽到了這個故事之後,是否真正感覺到了極簡生活的好?可能百分之八十的人並沒有吧,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感受過,我們只是從別人的經歷和經驗中得出了極簡生活是個不錯的生活模式這樣的結論。
所以,對於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從父母口中聽的,就是你多年生活積累下來的經驗和結論,他們沒有感受過,所以,無法直接接受你給他的結論。
這就是你苦口婆心勸孩子不要做某件事的時候,他不理解,不接受的原因,我們無法用自己的經驗替代孩子的體驗。
回到極簡主義的故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創辦極簡主義網站,宣傳極簡主義的這個創始人約書亞,我們看看他在宣傳極簡之前經歷了什麼,讀大學時,約書亞覺得,「富裕就是每年掙5萬美元。
」畢業後,他很快拿到了5萬。
但他沒有覺得就滿足了,這時,他覺得富裕是每年掙8萬。
一年後,他年薪達到了9萬。
但他還是沒有覺得滿足。
他繼而覺得富裕是擁有一輛豪車……就這樣,他一山望著一山高。
他「覺得富了,就會幸福」,所以變成了工作狂。
一周工作80小時,一年工作362天。
越來越有錢的他,將一個個願望變成了現實。
終於買了豪宅名車。
開始享用奢侈品牌,總是用著最新款電子產品。
他以為擁有這些後,生活會更幸福。
「但幸福感好像並沒增加。
」28歲時,約書亞就成了高管。
拿著7位數薪水,掌管150家店鋪,在別人眼裡,他是那麼地成功:一身名牌,住著豪宅,開著名車,隨手一揮就能擁有想要的一切。
但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
身體不好,每天需要服藥入睡。
妻子在抱怨:你還像個丈夫嗎?兒子在抱怨:為什麼總不帶我出去玩?母親不抱怨,因為已經生病進了醫院。
除了賺錢,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那一年,一個月里,約書亞家發生了兩件大事。
首先是,他母親去世了。
「心痛自責,覺得愧做兒子。
」接著,妻子向他提出了離婚。
「我不需要這樣的一個丈夫。
」約書亞感到無比傷心和挫敗。
但失去,讓他開始反思:「過於追求物質,我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
於是,他決定改變。
開始丟棄東西。
試著在30天裡丟棄30個物件。
丟掉沒穿過的衣服,沒用過的器皿,在家裡挨屋搜集,把那些用不著或不需要的東西,捐獻給慈善商店。
當把第四車東西運到慈善商店時,約書亞開始問自己:為什麼要買這麼多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呢?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非常深刻。
」在自省中,約書亞發現,「自己購買這些物品的原因,說起來真是很可笑:買東西只不過是因為別人買了,或者廣告上說我』應該買』,或者只是為了讓別人羨慕。
」過多的物質,不但沒幸福生活,還成為約書亞的一個負擔。
「買了十個杯子,常用的只有那一個。
每隔一段時間還得清洗一次。
買了很多衣服,但從來不穿,不但找衣服麻煩,整理也費工夫……」
一番反思後,約書亞決定徹底「斷舍離」,開始過「極簡主義」生活,並且宣傳極簡生活,因為這樣的極簡生活,約書亞不但沒感到空虛,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
他放棄了 7 位數的工作,但從此擁有了大把時間:精心做一頓美食約朋友喝下午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作家,現在,終於拾起了那支筆。
」兩年後,約書亞成了暢銷書作家。
「我丟掉了90%的東西,生活卻幸福起來。
」
他的故事聽完了,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宣傳極簡主義的人是曾經過著奢華日子,無比不簡的人,這不是一個悖論。
我覺得只有體驗過奢華的日子你才有資格評論是奢華好還是極簡好,就像只有諸如馬雲、王健林那樣的人才有資格告訴你金錢多麼讓人痛苦,清貧也是一種樂趣。
之前網上流行一句話:人最可悲的事情是,明明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所以,在體驗之後再得出的結論是比直接接受某種經驗來的更加深刻的。
而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在沒聽你的話選擇了另一條路之後,意識到你說的話是對的,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吃了虧才發現,真的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感覺當年真應該聽父母的話,這時候父母也一定要知道,孩子犯錯,不聽話,做錯選擇,絕對都不是壞事。
小的時候,年輕的時候走彎路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年輕最大的資本就是有試錯的機會,年輕就是用來走彎路和犯錯的。
吃虧要趁早,犯錯要趁早,錯誤來的越晚,人越難以應對。
我們從小就要讓孩子意識到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選擇無所謂對與錯,但是選擇了,就必須承擔後果。
其實為什麼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為他經歷過很多沒錢帶來的問題,需要獨自做決定,需要解決問題,吃過的虧,在長大以後都會以一種回報的姿態來彌補。
家長一定要注意表達方式
另外,家長也一定要注意一種表達方式,就是如果孩子確實吃虧過後,回到了你給他指的那條路上,也不要說出那句:「我不是早跟你說了麼,你就是不聽,你要是早聽我的話,就不會走那麼多彎路了」這種話。
這樣的話除了表現自己所謂的英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都不光是對孩子,對自己的愛人也是一樣的,「我不早就說了麼」這樣的話,除了產生一種增強自身氣勢的作用,沒有其它正面意義。
孩子聽到,會有兩種反應。
一是覺得「你早說了又怎麼樣,了不起啊」,產生新一輪逆反;也有可能他從此覺得父母說的太對了,為了避免再次看到父母失望的樣子,就不再自己做選擇了,或者遇到事情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
這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其實孩子對父母表現的態度是非常敏感的,再有個性再不羈的孩子也會在乎父母的態度,甚至父母有些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緒,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哪怕是父母生氣時的表達,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定位。
所以,首先是,負面打擊的話不要說太多,哪怕是恨鐵不成鋼,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任何的話聽多了,都會產生一種自我標籤。
當你和孩子說,你怎麼那麼不孝,你怎麼那麼沒用的時候,孩子開始聽到,會覺得我沒有不孝啊,我怎麼就沒用了,我怎麼就不如別人了,聽多了就會變成我就不孝怎麼了?我就沒用怎麼了?為什麼我在別人眼裡很優秀在父母面前什麼都不是呢?我為什麼要在家待著?沒有一點令人舒適的感覺。
從前的恨鐵不成鋼式的教育只會讓父母和孩子離得越來越遠。
再有就是不要流露出太多的失望態度。
每個人都是渴望被肯定的,如果孩子總是得不到來自父母的肯定,他會誇大這種心理印象,慢慢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產生恐懼感、自卑感,壓抑感,叛逆感,很多家長會認為,打是親罵是愛,愛你我才說你。
正確的批評教育和失望的流露有本質區別,很多家長無法區分這兩點,所以總會以愛之名給孩子造成了負面影響還不自知。
另外,不要給孩子製造「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想要去比較,就縱向比較,看孩子和自己之前比有沒有進步,或者有沒有改掉哪些問題,而不要和別人比較。
這就像你的老公或老婆在你面前說,看別人老公,看別人老婆多好的時候,那種感覺是一樣的。
我們最常見的回應方式是:別人好你找別人啊,孩子心裡也想過啊,別人孩子好誰讓你沒生出來呢?事實上,最完美的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的小時候都存在這樣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都希望他不存在,但是在當了父母之後,又總會製造出這個「別人家的孩子」。
這種比較是人性當中帶來的弱點,所以更需要特別重視。
當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一處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或許他本身也是別人眼裡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不妨去關注一下,是否有一些事情你的孩子做到了,別的孩子卻沒做到呢?在孩子身上發現亮點,會讓孩子和你走的更近。
其實,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有時候不單單是孩子的同齡人,父母有時候把自己也當成那個比較的對象,會跟孩子說,我小時候怎麼怎麼好,你看我怎麼怎麼優秀,你怎麼都沒遺傳呢?這樣的比較我們也並不提倡。
父母的光環投射下來就是孩子的陰影。
我有一個學生,他的父母都是非常優秀的大學教授,孩子可以說從小就被誇大的,說你是某某教授的孩子將來肯定不會錯。
所以,父母從小就告訴他,你要好好努力,千萬別給我們丟人。
而這個孩子跟我說他幾乎一切努力都是怕給父母丟人。
他說自己其實非常的累,但是特別怕有什麼沒做好的讓父母生氣。
雖然一直很挺優秀,但直到大學,考試壓力非常大的時候,他積蓄了很多年的壓力終於成了最後一根稻草,他開始嚴重失眠,一周基本只睡進去幾個小時,不是不困,就是無法入睡。
這時候他的父母突然開始害怕,也意識到自己多年以來確實給孩子帶來了太大的壓力。
於是,開始勸孩子,沒關係,榮譽什麼的不重要,身體最重要,多去玩玩。
我們在孩子面前,總會把自己孩子短板的地方和其他孩子的長處比較,然而在外人面前,總會把自己孩子最優勢的那面向別人炫耀,所以從內心,所有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那這種正面的鼓勵的情緒為什麼不能直接向孩子表達出來呢?你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那麼多說幾句鼓勵的話就那麼難嗎?
那麼,我們此刻回到孩子為什麼要聽話的第二點原因,很多父母覺得,你是我的孩子,你自然要聽我的話。
父母都喜歡給孩子規劃一條人生路線,一條避開我們認為的所有彎路,可以步步向上的路線。
這與中國傳統家庭結構中缺少人際邊界有關,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非常緊密的共生在一起,大人覺得孩子是沒有隱私的,因為我聽到很多學生說過,覺得被家長看到了自己日記,或者父母喜歡翻看孩子的東西。
父母的態度就是,小孩有什麼隱私可言,心智還沒成熟呢我得給他把把關。
這從本質上和愛人之間互相查手機是沒有區別的。
我的朋友在歐洲留學期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在他出國前,他的父親把自己的信用卡給了他,讓他在歐洲隨便刷,所以他就拿著爸爸的信用卡。
但是,像有一些大的商場或者車站之類的地方,是要確認信用卡信息的,就是說刷卡的時候除了拿卡還要帶護照。
我們在瑞士的車站買票的時候,就遇到查護照信息的,他的信用卡持卡人寫的是他父親的名字,他攜帶了相關的出生證明,證明卡上的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還解釋了國內辦卡的情況,但還是無法使用父親的信用卡。
如果是在中國的話,我們很順理成章的認為,孩子刷父母的卡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國外,孩子的卡就是孩子的卡,父母的就是父母的,如果信息不符合,就是不能使用的。
這件事讓我們覺得中西方文化在親子關係上缺失存在很大差異。
國內的人重情,所以人和人的距離感比較模糊,尤其是在家庭里,父母對孩子,缺少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的尊重,似乎認為父母對孩子有絕對的處置權,對待孩子就像對待自己的一條胳膊一條腿,孩子成為父母身體的延伸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
在這種關係模式下,父母會認為自己有權力這樣做,而不會感受到這實際上是在侵犯另一個獨立個體的空間。
但這樣的關係模式是非常有害的,會造成兩代人雙方的痛苦。
中國傳統的家庭結構中,以父母為核心的家庭結構會賦予父母非常大的權力,父母就像是孩子的擁有者,孩子需要順從父母的想法,如果孩子獨立的思考與父母的想法差異太大時,孩子就要放棄自己的想法,否則的話就有可能被認為「不孝」。
孝字其實最早的含義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聯結,但是後來被統治階級用來訓練「順民」,孩子從一出生就順從父母的想法,否則就會被道德審判,長大後,這個孩子就會成為習慣性順從的人。
對統治階級來講,對孝的倡導帶來了統治的輕鬆,但是從人性上來講,順的結果是使國民漸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文化也進而層層衰落。
那麼,對於家長來說,與其成為孩子的管理者,更應該成為他的引導者。
家長需要從小就給孩子建立獨立和自我的意識
這裡我們可以繼續看到西方國家和中國傳統思維是有一定差異的。
我在法國的地鐵上,經常見到牽著孩子的父母,看到有空座位的時候,如果孩子不是特別小,很多情況是父母坐在椅子上,孩子站在旁邊的。
我想這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一種意識,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個體,孩子應該尊重和照顧父母,沒有誰有特權。
同樣,這種情況也發生在老人身上,對老人的禮讓也是出於尊重和自願,有的老人甚至覺得,老人也是有獨立行為獨立思維的個體,那麼為什麼要進入到一個弱勢群體的行列呢?這並不是說沒有人讓座,不過讓座是出於自願,不會出現因為沒有讓座而倚老賣老大罵出口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況。
所以,我在大街上,商店裡經常看到很多老年人,非常時髦甚至比年輕人還潮,心態也很年輕,氣質還非常好,完全沒有老人的標籤化概念。
但是在國內,老人到了一定年齡就自發產生一種標籤化的意識,我步入到了老年期,就應該穿花衣服,讓別人讓座,就應該進入到無所事事,給兒女帶孩子的狀態了。
這是思維意識上一點特別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時刻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而不是被標籤化的身份所限制。
其實這裡我想說的另一點也是,反過來,我們同樣也不能因為有了孩子就是去了自我,把孩子當成自己世界的全部。
這種心態很可怕,我們同樣不能因為成為了父母,有了父母這個身份,就忘記了自己作為妻子,作為丈夫的身份,忘記了自己作為女人,男人的身份,失去了自我意識,一切圍著孩子轉。
這會給自己和孩子都帶來非常大的壓力,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只有給彼此空間,兩代人才能更好的相處。
如果家長真的想要讓孩子放棄某些想法,不妨先帶領他,給他一個嘗試體驗的機會,再告訴他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
如果你想讓他認同某個觀點,或者做某件事,接受你的引導,也那麼不妨一起和孩子去做,或者引導他去做,給他一個體驗的機會。
讓他體驗過之後,認同你的觀點,而不是從一個成人的或者很功利的角度去給孩子分析利弊。
我教過的另外一個學生,他的父母在選專業的時候就告訴他,選理科,將來可以選的工作多,賺的錢也多,很吃香。
這個學生偏偏就選了文科,因為他覺得我又不是為了賺錢才活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怎麼那麼世俗?相反,很多家裡本身就經商的學生選經濟的機率就更大一些,因為他們從小看到父母所做的事情,接觸過相關的東西,覺得這個領域門道很多,很有意思,所以對他的接受度就更高。
所以,父母從功利的角度給孩子分析利弊,他還沒有步入社會,是感受不到的。
只有從內心真正引起孩子的興趣,他才會接受你的想法。
父母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
最後,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父母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
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強,尤其是小孩子,他們就像父母的鏡子一樣。
我朋友給我講過她接觸的一位母親,這位母親是比較霸氣比較掌控家庭的那個類型,和老公的感情很好,有時會有小甜蜜式的那種打打鬧鬧,她說在家裡兒子是比較怕她的,但是自己的老公似乎不是那麼有地位,孩子總是不聽爸爸的話。
有一次,我朋友看到她和老公還有孩子在玩一個遊戲,其中需要傳遞東西,開始的時候,小孩子乖乖的把需要傳的東西遞給爸爸,但是這位母親,直接把東西扔給了她老公,結果下一次,小孩子就也把東西扔給爸爸了。
那時候,我就明白,孩子之所以不怕父親,不尊重父親,因為他在模仿自己的母親啊。
作為家長,我們不是語言上的傳道者,而應該是行為上的教育家。
我之前的碩士論文研究是涉及人工智慧方向的,在看資料的時候,看到去年四月份,中山大學一位姓黃的教授帶領團隊完成了全球首例基因改造的實驗,這個實驗引起了許多討論,因為這項技術的成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前,選擇孩子的基因,選擇他頭髮的顏色,眼睛的顏色,面龐的樣子,去掉疾病。
然而,父母是否有權利為孩子選擇基因呢?其中涉及了很多討論我不詳細展開,有一個觀點很有趣,它說父母按照現在的審美,為孩子選了一個完美的相貌,但是審美的趨勢是會變的,父母怎麼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呢?如果孩子今後發現父母的選擇並不符合潮流了,並不正確了,是否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呢?
我們理解父母對孩子任何形式的關心,通過今天的分享,希望父母能更多的調整一些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多給孩子空間,給孩子自我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以引導代替強制,這樣孩子才更願意和父母交流,父母也才能更好的看到孩子向更優秀的方向發展。
最後,以艾默生的話結束今天的分享。
每個人的內在力量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則連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那麼,讓孩子慢慢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而父母只需要讓家庭成為孩子永遠的支持,而不是持久的束縛。
(關注【青稞營】微信公眾號:QingKeCamp,參加微課分享活動)
尊重,對我和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小時候,和父母意見相左或者喜歡對著幹的時候,我經常說過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到底有沒有尊重過我的想法?」其中大概包含了幾個被漠視的事實:我說的話,你們不在意,不關心,不聽,不採納。現在身為母親的自...
孩子這三個時期最讓父母操心,專家教你如何管孩子更有出息
小編看到過這樣一個研究結果,說是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其實大腦的發育就已經接近成熟了。所以他們在一些行為的習慣,思維的方式還有性格的特徵等等多方面,都會在這邊時間內慢慢的穩定下來,而且一般不是什麼...
孩子不願分享,家長要如何應對孩子的「自私、小氣」?
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常不打招呼就拿走對方的東西。反之,他們卻不肯大方地交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是不是孩子自私、小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