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幾個毛病別不當回事,超過6歲再想改可就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段時間有短視頻在網上很火,在北京的一個普普通能的小路上,放學後一群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公路的便道上有一排共享單車倒在了地上,很多孩子包括路人都是匆匆而過,沒有一個人去扶,卻只有一個小男孩兒把倒在地上的共享單車仔細地扶了起來。

這件事告訴我們教養孩子,不光是養,重點是教。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這幾個毛病,家長們可一定不能大意,要是超過六歲可就難改了。

一、自私

朋友的孩子文文從小是由外婆帶大的。

由於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因此在家裡,玩具、食物都是由她先挑選,只要她看上眼的任誰都不許動。

外公、外婆也是什麼事情都讓著他,什麼好吃的都給他先吃,他也因此養成了自私的習慣。

回到父母身邊,尤其是上學之後,這個毛病仍沒有改變。

想吃「肯德基 」了,馬上就要拉上媽媽出門,想去遊樂場玩了,也一刻都不能耽擱,並對著媽媽直囔嚷:「我現在就要!」

現在父母常常以孩子的生活及物質需求為中心,把最好的給孩子,滿足孩子一切物質需求。

殊不知,在不斷滿足幼兒需要中,助長了孩子的霸道、自私。

當孩子看到別人有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時,哭鬧後成人一般都會滿足。

從而,滋長了孩子對物質的索取,孩子不斷滋生的慾望是自私的根由,慾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

二、愛發脾氣

寶寶發脾氣是媽媽們覺得最無奈最頭痛的事,很多媽媽都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發脾氣,而每次寶寶發脾氣,爸爸媽媽總是用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才能把寶寶「安撫」或「鎮壓」下去,把年輕的爸爸媽媽常常弄得筋疲力盡。

說實在的,我心裡最討厭就是這類孩子了,其實孩子愛發脾氣都是父母慣的,孩子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有的孩子生下來好帶,有的難帶,這可能跟懷孕時候情緒、作息有關,如果長大一點還動不動就撒潑打滾愛發脾氣,那就是父母的責任了。

很多孩子之所以一次次這樣做,是因為之前有過成功的先例。

他們知道,當自己想要某樣東西時,只要發脾氣,父母就會答應。

所以,在孩子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堅決制止,絕不心軟。

如果孩子已經多次這樣做形成了習慣,對於說教置之不理,父母不妨試試「有意忽視」的辦法——任其哭鬧。

相信在孩子有過幾次失敗後,便會慢慢改變這種發脾氣的方式。

三、常常撒謊

孩子說謊,是一件讓家長即頭痛又惱火的事情,小小年紀就學會撒謊,長大了還了得?

小浩今年上小學五年級,雖然以前成績不算優秀,但也在全班屬於中等水平,可自從上了五年級以後,卻越來越貪玩,每天回家就是看電視,爸爸媽媽催他去寫作業,他總是說在學校已經做完了。

對此,小浩的父母也是將信將疑,但也一直沒去找老師核實,直到老師去家訪,小浩的父母才明白事情的真相:小浩在學校不但不交作業,還經常撒謊,比如,在學校做手工,本來是他沒有做好,可是回到家裡卻說老師給貼在牆上了;再比如,學校開運動會,他和小夥伴一組沒有得到第一,卻回家非說是他得了第一;還有,他和小朋友打架,卻說是別的小朋友打他。

就連這次老師讓叫家長也是推三阻四,欺騙老師,今天說家長沒時間,明天說父母沒空,總之就是有意無意屢次說謊。

父母也很無奈,既擔心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更擔心孩子說謊變壞了。

當孩子第一次說謊時,家長應將其當做一件大事來抓,決不能掉以輕心。

要知道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說謊時會感到不安,即使矇混過關了也會十分擔心,但是如果這第一次說謊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說謊所帶來的甜蜜,他也就會由此產生再次嘗試說謊的慾望,孩子會覺得家長是「好騙的」、「可欺的」,他的膽子會越來越大,謊話會越說越多,越編越像,最終就撒謊成性了。

四、不敢說話

孩子很害羞,不敢說話,很多家長都不把這個當回事兒,認為只是孩子內向而已,可這個習慣對孩子以後影響很大。

我們住的單元,一層住三戶,其中一個鄰居家是女兒,今年剛三歲半,性格比較活潑,每次在樓下遇到,她都會跟我說話。

而另一家鄰居家是兒子,也是三歲左右,每次下班在樓下見到,他都會躲在爸爸媽媽身後不敢說話,眼神看起來比較怯懦,因為都是一層住著,我有他媽媽的微信,他媽媽總會在朋友圈曬他的照片,在家裡倒是挺活潑,話也很多,可是出了門就不敢說話了。

在家是話嘮,出門不敢說話,很多家長都不太重視這個問題,認為孩子還小是害羞的表現,長大就好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

所以,孩子小時候害羞、不敢說話,可別不當回事,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要及時糾正,等孩子一旦形成這種性格,可就難改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壞習慣,都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生活中,我們常常埋怨孩子各種問題:脾氣不好、愛粘人、行動拖拉等,可是卻忽略了問題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他們的背後往往站著問題家長。以下是一組來自CureJoy的英文漫畫,說的正是家長的一些不良教育...

寶貝常見這五個小毛病,家長咋應對?

核心提示:孩子的小毛病其實是天性使然,有時候雖能容忍但是不得不教。把握孩子的特點,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扭轉他們身上的缺點,效果顯著不說,更能讓孩子把缺點扭轉成優點!寶寶雖然弱小,但有時卻很堅強;雖...

寶寶愛做「匹諾曹」怎麼辦?給你支個招~

寶寶惡作劇固然可愛,但撒謊可就不可愛咯~孩子說謊對家長來說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就是不見改正。其實,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但爸爸媽媽應該因勢利導,在不扼殺孩子想像力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