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幼兒園不合群,總是獨來獨往,該怎麼糾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很多的家長反映寶寶在幼兒園的時候比較內向,總是不愛說話,和小朋友之間也沒有過多的交流,膽小、不敢大聲說話,小朋友們在玩遊戲他就在旁邊眼巴巴的看著,也不去一起玩耍!

寶寶這麼小,就在幼兒園不合群,以後會不會大家都會排斥他,這樣的性格發展下去,會不會讓寶寶的社交能力變的越來越差?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造成寶寶不合群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的過度保護

許多父母都習慣於讓孩子在自己的保護下生活,認為這樣才能夠保證孩子的安全,避免受到傷害。

但其實這種方法同時也剝奪了孩子許多的學習和體驗的機會,讓孩子失去了許多樂趣。

從小在這種「全方位保護」下長大的孩子,比起同齡人來說,交往能力、性格、見識都是有所短缺的,進了幼兒園之後,更容易變得唯唯諾諾、膽子小、怕生,不喜歡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2.寶寶性格過於敏感

由於性格原因,有些寶寶是天生的敏感,內心的情緒比較豐富,但是又不善於表達,所以總是把事情積攢在心裏面。

比如:幼兒園有兩個小朋友在說悄悄話,剛好被寶寶看到,就覺得小朋友是在議論自己。

這一類的孩子比較容易曲解別人的意圖和意思,誤解他人的善意,最終導致和夥伴疏遠,變得不合群。

3.被幼兒園老師忽視

有些寶寶因為比較乖巧安靜,讓人很省心,因此會被老師忽視,長期處於壓抑、孤獨中,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在集體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集體歸屬感,對老師、同伴及他人失去興趣,社會交往行為就會變的退縮。

寶寶不合群怎麼辦?

孩子如果比較怕生、慢熱、不願和陌生人接觸,有這些情況的寶寶接觸人群的時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爸爸媽媽們要給寶寶一個心理緩衝期,不要逼迫孩子去跟別人打招呼、跟小朋友一起遊戲等等。

寶寶不合群的原因有很多,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多帶寶寶參加集體活動。

同時,多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找到孩子隱藏在心裡的小秘密,真正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父母只有找到孩子不合群的真正原因,才能去對症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學會更好的和同伴交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園裡,寶寶不合群怎麼辦

有的寶寶上幼兒園很久了,卻還是常常是一個人玩,也不愛說話。回家問他,他自己也說「我想一個人玩」,或是「我想和他們玩,可他們都不理我」。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有同齡的玩伴共同遊戲。從另一方面講,與同...

孩子上幼兒園不合群怎麼辦?

孩子在幼兒園膽小不合群,不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融入不到集體的生活中,這讓父母傷透了腦筋。家長既擔心又著急,其實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的現象也較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