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寶寶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的護理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天晚上在本人已安然入睡的情況下被電話鈴聲給吵醒了,打電話的是一名兒童家長,因為前兩天孩子來門診接種過疫苗,半夜突然發現孩子的體溫有些高,所以打來電話詢問,雖然困意正濃,還是給家長解釋清楚才去安心入睡,那麼寶寶出現什麼情況才屬於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家長們應該怎麼做,給各位家長總結一下,供參考對照:
一、什麼樣屬於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
預防接種是用各種疫苗、菌苗或類毒素,注射到健康的嬰幼兒的身體里, 使小兒增強相應的抗病能力,所以預防接種後小兒常會產生一些反應
1、局部反應:
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
接種部位可出現紅、腫,熱、痛等現象。
反應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結、淋已管發炎。
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範圍又分為輕、中、重。
輕的直徑小於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間, 超過5厘米為重反應,這種反應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大。
如果局部紅腫較重,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
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
並要勤換內衣,避免破潰後感染。
如局部感染時可塗龍膽紫藥水。
2、全身反應:
首先表現就是發燒,兒童在接種完疫苗後的8-12小時會出現體溫升高。
輕的37-37.5℃,中的37.6-38.5℃。
39℃以上為重的。
除此之外,部分小兒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以上反應一般多在24小時之內消退很少持續3天以上。
如果重度發燒可服用退燒藥。
一般體溫恢復正常後,其他症狀也就自行消退。
如果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異常,應及時送往醫院診治。
說到這給大家提一下開頭的那位家長,孩子在接種完疫苗後已經過去兩天了,孩子出現發燒就不應該單純考慮是預防接種的原因了;
二、在接種完疫苗後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
首先,接種完疫苗後要加強護理
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過多。
2.保護打針部位的清潔,不要用手抓。
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
辣椒等。
4.多喝開水。
5.家長隨時觀察小兒接種後的反應。
其次,我們應該避免或減少預防接種後的反應:
大多數疫苗接種後是不會引起嚴重反應的,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在進行預防接種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輕重不同的反應。
主要的有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發生過敏反應也是很少的。
為了保證安全,減少反應,各種預防接種必須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進行。
如果孩子有病,就暫時不要接種。
例如,發熱時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聯疫苗;腹瀉時不要口服小兒麻痹症糖丸;空腹飢餓時不宜打預防針,以免發生低血糖等嚴重反應。
打針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讓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膽小孩子的緊張害怕心理。
打針後二至三天內應避免劇烈活動,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潔衛生。
暫時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疫苗需要間隔接種
由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不斷發展,可以實行人工自動免疫的傳染病日益增多,過去一般規定:不同品種的滅活疫苗接種必須間隔一星期;不同品種的二種減毒活疫苗間接種必須間隔四星期以上;減毒活疫苗接種後二星期方可接種滅活疫苗。
但是近年經過很多科學家的研究,已製成幾種多聯多價的疫苗或菌苗,只需同時一次注射就可使人體產生對幾種傳染病的免疫力,如兒童常用的百白破三聯苗就是其中的一種,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接種的麻煩。
也有採用不同接種途徑來避免二種製品的相互干擾,達到幾種製品同時聯合免疫的目的,減少預防接種中的矛盾,如三、四個月的嬰兒一方面口服小兒麻痹糖丸,另一方面可同時皮下注射百白破三聯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目前其餘的接種仍需按以前的規定進行,避免互相干擾影響接種效果。
寶媽必看:寶寶疫苗接種後的反應
疫苗本身是減毒或滅活的細菌和病毒,接種進入身體之後,能夠激活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和免疫因子,當病原體再次進入身體時,這些抗體和免疫物質就會消除和控制病原體,從而避免了對人體的傷害。但由於...
給寶寶打預防針,竟然有這麼多問題需要注意!
給孩子打預防針這件事,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感覺很頭疼。從寶寶出生那天起,有太多的預防針要打,卡介苗、百白破、水痘、流腦、肺炎、B肝、麻疹、麻腮風……不僅種類多,而且頻繁。嬰兒從一出生就開始打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