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預防接種常見知識 , 這11點是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有兒女的,給孩子打疫苗是必不可少的。

接種疫苗,俗稱打防疫針,是保護孩子少受或不受某些傳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如今隨著預防接種知識的推廣,不懂得按時進行預防接種的父母大概不多了。

不過很多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掌握必要的接種疫苗的知識,對家很有必要!

一、為什麼要給兒童打預防針?

嬰兒出生以後,隨著一天天長大,原體內由母體傳給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逐漸減弱或消失,因此,必須適時地給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以增強兒童防病能力,維護兒童健康成長。

二、哪些孩子不宜接種疫苗?

由於各人的體質不盡相同,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反應輕重也有所不同。

為減少或減輕接種反應,應在接種前掌握兒童體質情況,如發現兒童有過敏史,有癲癇(羊癲瘋)等腦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種後體內不能產生免疫力)等「禁忌症」,就不能接種。

如兒童患有濕疹、疥瘡等皮膚病,正在發高燒,患有其它疾病尚未痊癒,營養不良,體弱等,暫時也不要接種,等恢復健康以後再接種。

建議家長多了解一些疫苗相關的說明書,積極協助預防接種的醫生進行接種。

三、預防接種前後應注意哪些問題?

(1)接種前,家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

換上寬鬆柔軟的內衣,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

(2)接種完畢,應在接種場所觀察15-30分鐘,無反應再離開醫院。

孩子打過防疫針以後要避免劇烈活動,對孩子要細心照料,注意觀察,如孩子有輕微發熱反應,一般在1—2天就會好的,

(3)服脊灰糖丸後,半小時內不宜進食熱食及哺乳。

(4)接種疫苗後,少數兒童接種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癢或有低熱,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反應加重,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輕度硬結,可採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適宜溫度的乾淨毛巾,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鐘。

(5)接種卡介苗後3-4星期,接種處會出現紅腫,逐漸形成一個小膿皰,並自行潰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後潰破處結成痂皮後自行脫落,留有一小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不必驚慌。

(6)極少數兒童接種後可能出現高熱,接種手臂紅腫、發熱、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它情況,應及時向防保科人員諮詢,採取相應的措施。

四、為什麼預防接種能防病?

當細菌侵入人體時,身體就產生一種抵抗這種細菌的物質,叫做抗體。

病好後,這種特異性抗體仍然存留在體內,如再發生有這種細菌侵入人體,人就有抵抗力而不再得此病。

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傳染病,患過一次後,就不會再患二次,就是這些特異性抗體在起作用。

預防接種就是根據這個道理進行人工預防,具體方法是將被特殊處理過的細菌、毒素或病毒做成各種特異的預防針,然後接種到人身上,刺激人體產生特異性抗體。

如再有這種病原體侵入人體,人就有足夠的抵抗力去消滅他們,因而不發病或發病很輕。

五、預防接種後的兒童都能終身免疫嗎?

預防接種後免疫效果持續長久與否,要看每種製劑不同而定,與被接種者的年齡亦有一定關係。

例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死疫苗(簡稱乙腦疫苗)產生的免疫期只有1年,而且年齡越小消失越快,所以流行地區需要每年接種。

麻疹疫苗接種一次成功後,免疫效果可維持幾年甚至十幾年,但在出生6個月以內的兒童接種效果就不明顯。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的效果也可以維持幾年,但百日咳菌苗的效果就不夠理想,即使間隔6~8周連續注射3次,效果也不能持久。

所以有的疫苗每隔一定時間就需要再加強接種。

卡介苗的效果雖比較持久,但有接觸結核病人可能的兒童,到7歲或12歲時就需要再接種,這樣才能保持較持久的免疫能力。

預防接種畢竟與天然免疫的情況不同,因為預防接種主要是靠人工的方法把死的或對人體無毒的或減弱了毒力的活細菌、病毒或毒素接種到人體,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抵抗能力(抗體)。

對人體的這種刺激雖然比自然感染的毒性遠遠為低而且較為安全,但免疫力的持續時間也就沒有天然免疫時間長久,所以目前還不可能做到預防接種後終身免疫。

六、為什麼預防接種要有始有終?

我們知道,預防接種可以增加孩子對傳染病的自然抵抗力。

但在預防接種後,不是馬上能產生抗病能力(俗稱抗體),需經一至二周或更長時間,才能起預防疾病的作用。

一般來說抗體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如,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免疫期四至六年,注射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免疫期一年。

過了這個時期抵抗力就會逐漸降低,又有感染這種傳染病的可能。

因此,為了獲得較長時間的有效作用,保持人體自然抵抗力,就必須按規定的期限複種或加強接種。

此外,由於各種疫苗的性能不一樣,有的只需一次接種,有的需經2~3次接種後才能產生抗體,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所以,不論是注射或口服疫苗,都必須按規定的次數進行,否則是無效的。

總之,預防接種要有始有終,堅持把需斷續幾次的接種按時按次做完,並且還要堅持完成間隔數年一次的加強接種。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預防的目的。

七、幾種預防接種可否同時進行?

過去認為,幾種預防疫苗同時接種可能互相影響,甚至使接種後反應增強,因此有些地方規定,兩種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種之間必須間隔2周,兩種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種之間必須間隔4周。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並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時接種。

例如,在服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的同時接種卡介苗或「百白破」類毒素混合製劑,非但不會影響免疫力的增加,而且還可使反應不加重。

但為了保證安全,兩種或兩種以上製劑不能同時應用在同一部位。

八、小兒在哪些情況下不能進行預防接種?

有下列情況時不能進行預防接種:

(1)空腹即飢餓時,血糖過低,可引起嚴重反應。

(2)有活動性肺結核、活動期風濕症、過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壓、肝炎、腎炎等症的病兒,也不宜預防接種。

(3)患有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時。

(4)患有皮膚病時。

(5)正在感冒發燒的病兒不宜接種,以免加重病情。

(6)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腦和百日咳預防針,以免引起抽風。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也不能接種任何預防疫苗。

(8)腹瀉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後兩周才能吃。

九、兒童預防接種後有哪些正常反應?

接種任何一種疫苗,對人體來說都是一種外來刺激。

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種,實際上是一次輕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對人體是一種異物刺激。

而人體生來就有「排斥異己」的本能,因此,接種後就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應。

這種反應的輕重,與疫苗種類、質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種對象的身體素質有關。

應正確認識,並注意與疾病相區別。

以局部紅腫為主的反應:一般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左右局部發生紅、腫、熱、痛等現象,又稱為局部反應。

局部紅腫直徑在2.5厘米以下者為弱反應,2.6~5厘米為中等反應,5厘米以上者為強反應。

強反應有時可引起局部淋巴結腫痛、淋巴管發炎等。

局部紅腫及疼痛多數在1~2天、少數在3~5天自行消退。

卡介苗接種的方法不同,其反應也有所不同。

採用皮內注射後,2~3周后出現反應,局部可有硬塊、膿皰、潰瘍、結痂的過程,一般要持續2~3月。

採用劃痕法接種,1~2周出現反應,局部出現紅、腫、皰疹,3~4周逐漸結痂並脫落。

這種局部反應一般不必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孩子搔抓後形成局部感染。

以發熱為主的反應:又稱為全身反應。

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一般在接種死疫苗一天內出現,體溫在37.5℃左右為弱反應,37。

5~38。

5℃為中等反應,38。

6℃以上為強反應。

除體溫升高外,還可有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

一般在1~2天內消失,很少有持續3天以上的。

接種活菌苗或活疫苗時全身反應比較晚,一般在5~7天才出現。

如麻疹疫苗,一般在接種後一周左右出現。

目前所用的預防接種製劑,大多數反應都是輕微、短暫的,不需做治療處理,1~2天即可恢復正常,中度以上的反應極少。

全身反應嚴重的需去醫院就診,對症處理。

局部紅腫可用熱毛巾熱敷。

由此可見,接種後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以及出現發熱等是人體正常疫苗反應的結果,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當然,也有極少數人出現如暈厥、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紫癜及神經方面異常和局部化膿、淋巴結化膿等情況,則屬異常反應,必須儘快請醫生處理。

十、兒童預防接種後出現的異常反應有哪些?

1.暈針:在疫苗注射後即刻或幾分鐘內發生。

患兒可以突然喪失知覺,呼吸減慢。

多見體弱兒童。

常與空腹、疲勞、室內空氣不好、精神緊張或恐懼有關。

應立即使患者平臥,頭放低,保持安靜和空氣新鮮,並餵些開水或熱茶,一般過會兒就可恢復。

2.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表現複雜多樣,主要有:

(1)速髮型過敏反應可有下列不同表現: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腫,神經系統過敏症。

(2)血清病:可發生在一次大量注射動物血清製品後2~12天,局部出現紅腫、淋巴結腫大,低燒,皮疹,眼瞼水腫及關節痛等。

需注射腎上腺素等,並要精心護理,不過,這種血清病目前已極少發生。

(3)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在接種含腦組織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過7~30天后,病人出現手足麻木,四肢酸痛、無力及上升性麻痹等,或有發熱和腦部症狀。

發生此症者常留有後遺症,致殘甚至死亡,需立即送醫院治療。

3、接種後全身性感染:原有免疫缺陷或醫源性(如長期使用激素)免疫功能不全的兒童,在接種後可發生全身性感染。

必須立即注射特異免疫球蛋白或輸血,並迅速送醫院治療。

對於這類兒童應嚴禁接種活疫苗。

4、誘發潛伏的感染:如夏季接種百、白二聯疫苗,可能誘發小兒麻痹症;傷寒菌苗可誘發單純皰疹,種痘可誘發腦炎等。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及表現外,還有一些人為的因素,如沒有嚴格掌握禁忌征,接種途徑、部位的錯誤,接種劑量過大、消毒不嚴及誤種等,均可引起不良反應。

但這與接種製品無關。

實踐證明,預防接種引起的不良反應是極少的。

只要醫務人員認真負責,家長密切配合,在各個環節上把好關,是完全可以減少副反應發生的。

十一、預防接種後發生反應怎麼辦?

免疫製劑在人體接種以後,除了少數沒有反應外,大多數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一般均屬正常現象。

如卡介苗接種1個月左右局部出現紅疹、膿皰、結痂等,這是正常的。

注意不要用手抓擠、膿水多時可塗點紫藥水,待脫痂後即愈。

預防接種後常出現的反應有:

①局部反應。

局部的紅腫、疼痛或接種的附近淋巴結有腫大現象,一般不需要處理。

②全身反應。

發冷、發燒、全身不適、頭痛等,出現這種情況時要適當休息,多飲水,反應會逐漸消失。

如果體溫過高,可進行對症處理,但最好用物理降溫法。

③過敏反應。

預防接種引起過敏反應者極少,如果發生面色蒼白、心跳加快、脈搏可能摸不到或很細弱,手足發涼、口唇發紫、抽風、昏迷等症狀。

哪怕是其中一部分症狀,都要立即讓病人平臥,如有條件可注射腎上腺素,並儘快請醫生救治。

為了安全起見,患有結核病及心、肝、腎疾病者,一般不要進行預防接種;有過敏性疾病也都不宜接種。

在患急性傳染病及其恢復期、感冒、發燒、急性扁桃體炎等過程中暫不要接種。

最後祝寶寶們都身體健康!

---------------------

關注微信號:精彩上海

微信號:jcsh010(長按可複製)

文/愛育兒百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嬰兒必須接種這些疫苗

經常有許多媽媽們主觀認為自己的寶寶看起來很健康,便覺得有些疫苗沒必要接種。事實上,寶寶們的免疫力還比較弱,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可能造成死亡或終生疾患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尤其在傳染疾病盛行時,按時接種...

科學安全注射疫苗,別再讓悲劇重演

今年11月20日鳳凰新聞網報導,來源於法制晚報的一則新聞題目為:《2月大女嬰注射疫苗後死亡,大興衛計委回應專家組正在調查》,一時間,疫苗安全及預防接種引起人們的關注。這裡,我們將疫苗及預防接種的...

孩子接種疫苗,媽媽一定要知道這些事

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件事情是必不可少必須要做,只有完成了這個任務,你的孩子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長---它就是預防接種疫苗。我在從事預防接種工作已經五年多了,每天都在跟疫苗打交道。父母在接...

兒童疫苗接種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1:接種疫苗會影響兒童的自身免疫力。正解:疫苗根本不會削弱正常嬰兒的免疫系統,反而會增強嬰兒防範嚴重疾病的能力。誤區2:接種過疫苗就100%不會生病。正解:疫苗只對特異性病原體類別預防,不包...

給寶寶打預防針,竟然有這麼多問題需要注意!

給孩子打預防針這件事,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感覺很頭疼。從寶寶出生那天起,有太多的預防針要打,卡介苗、百白破、水痘、流腦、肺炎、B肝、麻疹、麻腮風……不僅種類多,而且頻繁。嬰兒從一出生就開始打防疫...

關於疫苗,做家長的應該知道哪些?

上周一本來是豆兒去社區醫院打疫苗的日子,但是由於豆兒最近有點拉肚子,就推遲到本周。本周一豆媽請假在家準備帶豆兒去打疫苗,豆爸說「打疫苗前3天孩子不能吃藥,或者拉肚子好了沒有超過5天也最好不要打疫...

疫苗接種時間表是怎樣的 如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伴隨著響亮的哭聲,寶寶呱呱墜地,正式作為獨立的個體成為世界的一員。離開媽媽子宮的全方位保護,寶寶面對周圍的一切顯得有些弱不禁風,免疫力亟待增強。於是,疫苗就「閃亮登場」了。那疫苗都分哪些類型,什...

【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

養生之道網導讀: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有哪些?為了提高寶寶抵抗傳染病的能力,需要有計劃地按時接種嬰兒疫苗,以保護寶寶健康地成長。那麼,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新生兒疫苗接種應重視

家有兒女的,給孩子打疫苗是必不可少的。接種疫苗,俗稱打防 疫針,是保護孩子少受或不受某些傳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隨著預防接種知識的推廣,不懂得按時進行預防接種的父母大概不多了。不過很多人都...

給孩子打防疫針前,要知道的事

【給孩子打防疫針前,要知道的事】接種疫苗,俗稱打防疫針,是保護孩子免受某些傳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掌握必要的接種疫苗的常識,保證接種成功和孩子安全,對家長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給孩子打疫苗,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如何選?家長們在疫苗接種上分歧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究竟該不該帶孩子接種二類疫苗?專家表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對孩子都很重要,這種劃分只是一種行政分類,而不是醫學分類,是國家根據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