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叛逆期: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家長拒絕孩子的成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叛逆」二字是家長對孩子的定位,從表面看是孩子不聽話,頂嘴,不搭理人,拒絕溝通,於是家長覺得孩子出現了問題,開始叛逆了。

但從深層次上來說,家長還沉迷在以前的管教方法上,而沒有意識到孩子身體、心理的變化,沒有相應的做出改變。

家長還是原來的家長,但是孩子已經不是原來的孩子了。

既然家長不改變,那麼只有孩子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適應孩子生理心理的變化。

所以孩子就可能表現出一些家長不認可的「叛逆」行為。

所以說,孩子判不叛逆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

是家長沒有及時的成長,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的腳步,導致的孩子叛逆。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3次叛逆期,這是人的身體發育決定的。

這三次叛逆期其實是孩子的生理關鍵期,每一次叛逆期都伴隨著孩子生理、智力的劇烈發育,所以我覺得叛逆期不應該稱之為叛逆期,我覺得稱之為關鍵生理期更合適。


因為「叛逆」二字是家長基於自己觀感給孩子下的概念,覺得他們不聽話、頂嘴等就是叛逆。

從行為角度來分析,這些不聽話、頂嘴等是跟父母互動的結果,而不是孩子單方面產生的。

所以,只從父母單方面角度,就斷定孩子叛逆,既不客觀,也不公平。

所以我們應該把叛逆期定義為關鍵生理期更加合適。

如果孩子這三次叛逆期管理好了,基本孩子以後的成長就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左右.

這時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主要表現孩子開始說不,你讓他幹什麼他偏不干,不吃飯,不睡覺等等。

第二個叛逆期:7-9歲的小大人兒

這是一個分界點,不同於之前的嬰幼兒時期,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準大人了。

孩子開始喜歡發表自己的主張,會對家長的很多理念不認可,開始頂嘴。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青春期

這時候孩子性開始發育,身體初步成熟,他們有的比父母都高,覺得自己很強大,開始希望證明自己,覺得可以挑戰父母的權威了。

但是因為心理並不成熟,所以很多事做的容易走極端。

表現為抽菸、喝酒、上網、談戀愛等。

「叛逆」從表面看是孩子不聽話,頂嘴,不搭理人,拒絕溝通,於是家長覺得孩子出現了問題,開始叛逆了。

但從深層次上來說,家長還沉迷在以前的管教方法上,而沒有意識到孩子身體、心理的變化,沒有相應的做出改變。

家長還是原來的家長,但是孩子已經不是原來的孩子了。

既然家長不改變,那麼只有孩子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適應孩子生理心理的變化。

所以孩子就可能表現出一些家長不認可的「叛逆」行為。

所以說,孩子判不叛逆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

是家長沒有及時的成長,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的腳步,導致的孩子叛逆。

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叛逆?

1、把孩子視作朋友,尊重孩子。

不要總覺得孩子小。

因為孩子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所以在很多家長的眼裡,一直覺得孩子都是小孩子。

所以覺得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放心,需要管教。

喜歡用俯視的眼光看待他們,喜歡命令他們。

這種習慣在孩子小的時候,沒問題,因為孩子這時候生存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對別的精神追求不高。

但是隨著孩子的身體成長,生存已經不是問題,這時候他們對尊嚴,自由等精神需求開始看重了。

而如果父母看不到孩子的這種心理變化,繼續的不尊重孩子,隨意命令甚至打罵孩子,那麼對不起,孩子只能奮起反抗,自己爭奪自己的權力。

2、多溝通,聽取孩子的意見。

叛逆孩子的家庭大多數父母比較強勢,他們把孩子視作自己的專有物品,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他們不善於溝通孩子,不喜歡聽取孩子的意見,甚至把孩子的意見看做一個笑話,強制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

當孩子發現他們的意見父母一點也不在意甚至恥笑時,那麼孩子就會關閉跟父母溝通的門,尋找其他的認同。

這時候上網、玩遊戲、早戀就是他們釋放感情的地方。

所以,儘管這時候孩子的很多思想,意見不成熟,但是請父母認真聽取,而不是不明所以的一概否定。

3、與孩子共同成長,成為孩子的偶像。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都是孩子的偶像,因為孩子什麼都不懂,父母卻什麼都懂,在他們眼裡,父母太厲害了。

這時候,父母說什麼,孩子就做什麼,因為他們覺得父母比自己厲害,比自己懂得多,讓自己做的肯定是對的。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父母的不思進取,他們與父母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直到每一天,他們突然發現父母也有許多缺點,也有很多無能的地方,有的時候甚至不如自己。

所以,這時候孩子開始對父母的命令開始思考,是不是正確,要不要聽。

但是這時候父母就接受不了了,「以前我說什麼,你做什麼,現在怎麼不聽了呢」。

於是開始打壓孩子,利用父母的權力強制孩子去做孩子不贊成的事。

比如說讓孩子去學習,自己卻看電視,玩手機。

儘管孩子大多時候屈服了,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屈服。

所以孩子就開始逐漸的跟父母對抗起來了,也就是父母說的叛逆。

可以說,叛逆是父母導致的結果,而不是孩子成長的結果。

家長及時調整教育方法,尊重孩子,多溝通,與孩子共同成長是消除叛逆的最好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叛逆不服管?這幾招教你輕鬆化解!

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叛逆期的教育其實並不可怕

其實,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只是成長的標誌而已,家長們需要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裡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孩子進入小學後,由於在學校中開始學會了慢慢...

14歲的青少年最叛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叛逆期,這是每個人從兒童向成人過度的關鍵時期,所以經常兼有兩個時期的特點: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孩子缺乏適應社會環境的獨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動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父母一定得這樣管!

孩子在逐步成長中,開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變得十分有「個性」,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處理好,以後會越來越叛逆,再想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就顯得尤為艱難,孩子成長過程中有3次叛逆期,只要關鍵時候處理好,後...

孩子的成長有3個叛逆期,爸媽們要注意了!

每個家長都認為,孩子一定有叛逆期,甚至不只一次。其實,孩子身上這麼一個標籤,是家長一廂情願地往他們身上貼而已。所謂的叛逆,你們有去了解過背後的心理需求嗎?或許了解了以後,你就不再為此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