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打孩子的家長注意了:打孩子屁股會影響孩子長大後性取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國外許多媒體刊登了兩則有關「打孩子屁股」的最新研究報告。

一則報告是美國專家撰寫的,稱常挨父母打屁股或受其他體罰的孩子,長大後,發生性問題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另一則報告是加拿大的醫生撰寫的,稱打孩子屁股、大聲喝罵孩子或大力搖晃孩子,容易令他們對別人心存敵意,長大後更易對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及將來的配偶動粗。

打孩子屁屁會影響孩子性取向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近日報導,美國新罕布夏大學家庭問題研究實驗室的專家,對4項相關研究進行深入分析後發現,父母打孩子屁股或其他肉體懲罰,與青年期性問題的增加有極大關聯性,這些極大關聯性包括:言語或者暴力強迫約會對象與之發生性關係;婚前性生活不使用保險套等危險性行為;性受虐狂。

這些研究結果連同100多項其他研究表明,打屁股是導致性暴力及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吻合率為93%。

一項涉及32個國家14000多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29%的男生和21%的女生發生過強迫性行為。

該調查最重要的發現是,小時候體罰每加重一級(根據輕重將體罰分成四個級別),男性發生言語性強迫行為的比率提高10%,女性強迫性行為比例增加12%。

體罰與暴力性行為之間的關聯性更大,體罰每加重一級,暴力性行為的幾率就會猛增,男性增加33%,女性增加27%。

研究人員還發現,小時候受體罰最輕的人,長大後發生無保護性行為的比例為12.5%。

而小時候受體罰最重的人,長大後發生危險性行為的比例則高達25%。

與從來沒被父母打過屁股的學生相比,童年遭受過體罰的學生發生危險性行為的比例更高。

被父母打過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可能對配偶動粗

據前天出版的《星島日報》報導,本周一出版的《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發表了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家庭醫學系達蘭特教授和東安大略省兒童醫院恩索姆醫生的共同研究報告:縱覽過去20年來對體罰的研究發現,打孩子屁股、大聲喝罵孩子又或大力搖晃孩子,容易令他們對別人心存敵意,長大後,對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以致將來的配偶較易動粗。

研究人員指出,所有研究均發現體罰無助孩子正面發展,要改善孩子行為,正面的紀律措施比體罰更為收效。

有「暴力」傾向的家長應積極學習非暴力和有效的管教子女方法。

一項對500個家庭所做的研究結果發現,當家長停止體罰孩子後,孩子已較少挑戰成年人。

調查20對父母,有18對打過孩子

我們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門診樓做了一個小規模調查,問了20對父母,有18對都說打過孩子的屁股。

沒有打過孩子的兩對父母中,有一對的媽媽是幼兒園老師。

另一對的父母說,孩子基本上放在老家的爺爺奶奶那裡,孩子一周見一次,所以不乖也捨不得打。

有位媽媽說,女兒3歲,上周五剛剛被打過。

「晚飯不肯吃,爸爸餵她,她一伸手把碗打破,不肯認錯。

我們倆氣死了,隔著褲子打她。

打了幾下,當然不會太用力,自己的孩子哪捨得使勁打。

寶寶倔得很,說一點都不疼。

這下我們更氣了,她爸爸用筷子打她,她還是說一點都不疼……你說氣不氣。

最後,我們都不理她。

她慌了,哭起來,總算討饒了。

還有位媽媽說,兒子3歲半,也剛剛打過。

「上周末,寶寶站在床邊踢床腳,我怕床單弄髒了,叫他不要踢。

結果他轉過來踢我。

寶寶力氣大,踢得我有點痛。

我嚴肅地和他說『不要這樣』,但是沒用。

外婆過來勸。

他連外婆都踢。

我氣上來,扒下他的褲子就打,『啪啪啪』的打,我的手都有點麻了。

寶寶還不認錯。

參與調查的父母都說,大多數是氣急了、忍無可忍、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打孩子屁股,打完後,自己心裡也不好受,但多數情況下,孩子並沒有馬上服軟聽話。

父親用鐵棒把兒子打得休克

浙醫兒院外科沈志鵬醫師說,已接到好幾例因為打屁股打出事情來的孩子。

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男同學,杭州人,下午上課時出現胸悶、冒汗、臉色蒼白、站立不穩等症狀,送到醫院時更出現了休克症狀,造成他休克的原因是當天中午,被父親用鐵棒揍了一頓,孩子屁股血腫得厲害,坐骨神經受傷。

事情的起因是他把壓歲錢都買了遊戲卡。

沈志鵬醫師說,父母打孩子屁股時,許多小孩會拚命躲閃,這個時候,容易打到手臂、腿、背等部位,造成孩子骨折。

家長猛拉著孩子的手臂,造成孩子手臂脫臼的情況也比較常見。

除了身體上的受傷外,目前的研究還發現,打孩子會影響孩子智力。

2010年,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公布了一項歷時4年、涉及1510名兒童的追蹤研究結果: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這一差距是28分。

研究人員稱,打屁股之類比較輕的體罰,雖然不會直接造成肌肉、肢體的損傷,但是疼痛的感覺會通過神經中樞的傳導,使大腦受到刺激。

而較早前已有日本科學家研究表明,長期被體罰可能導致兒童腦萎縮。

研究發現,對於體罰時間超過三年的兒童,其大腦中與感情和決策能力相關的額葉皮質區內側部分,平均要比未受體罰者小19.1%,與注意力相關的扣帶前回以及與認知力相關的額葉皮質區背外側部分,分別要小16.9%和14.5%。

忽視和冷處理

比「好言相勸、暴力相向」有用

浙醫兒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邵潔說,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打孩子?可能是不吃飯、不聽話、行為不好。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

家長打孩子,是因為家長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打孩子出氣,想用暴力建立起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

「如果經常以暴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有樣學樣,誤認為用暴力能使別人屈服。

有的小孩,雖然在小時候不表現出來,但長大後可能對他人使用暴力,這在兒童心理和行為學上是成立的。

邵主任說到門診中的一位小病人,5歲,男孩。

媽媽說他很喜歡打小朋友,老師請家長來幼兒園好幾次。

「我觀察這個孩子,他聽到媽媽說他不好,他打他媽媽的臉,剛開始是輕輕的,後來越來越重。

媽媽最初的反應是笑著說『兒子不要打,乖』。

到後來,火了,當著醫生的面擰兒子耳朵,直到孩子『哇哇』大叫才住手。

這個例子非常典型,媽媽以暴力懲罰孩子,孩子以為打他是鬧著玩,沒有覺得被打後應該乖一點,等到他有力氣打媽媽的時候,他會打媽媽鬧著玩。

邵主任說,不妨用忽視和冷處理來替代打屁股。

邵主任說,她兒子小時候有時也很犟。

有次她騎自行車帶兒子回家,兒子看到醫院門口的玩具機器人,要買。

她沒同意。

兒子在後面哭得很厲害,還踢她。

當時很多同事都看到了,勸她買一個算了。

她堅持不鬆口。

兒子一路哭回去,她一路沒理他。

到家後,也是做自己的事。

後來,兒子不哭了,來找她說話。

這個時候,她表揚他懂事,告訴他,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買,兒子也開心了,認為自己比一般的小朋友厲害。

邵主任說,忽視和冷處理比「好言相勸、暴力相向」有用,因為孩子依賴於父母。

你不理他,他最難受,懲罰的效果也最好。

如果他行為不好,你還好言相勸,他會以為他做得沒錯,是可以繼續的遊戲,以後還會玩。

教育孩子,邵主任的建議是,先嚴肅地和孩子說「這個不對」,讓他意識到爸媽不高興了;如果他還沒有認錯,先不理他一段時間。

比如吃飯,如果他不吃,不要強迫他,把飯碗收走。

等到他餓了,自己要吃了,再表揚他,告訴他這個行為是對的。

不過,邵主任說,「忽視和冷處理」的方法不要經常用,只有在觸及家長底限的時候,比如孩子有危險的、攻擊性行為的時候使用,不要太過嚴厲和苛刻,父母給孩子的感覺應該是溫和而堅定的。

想了解更多更全的備孕,孕期,產後恢復等;更多更全的育兒,教育,寶寶發育,健康,疾病護理等,請關註:寶寶育兒親子課堂(微信搜索),微信號:yuerqinzi888 (長按複製 )!讓給我們攜手為母嬰及幼兒的健康,教育等保駕護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國家長教訓孩子會打屁股嗎?

一提到中美兒童教育對比,網絡上差不多是一邊倒地說美國教育更鼓勵獨立、自主,美國兒童多麼自由,法律是如何保護兒童的。甚至還有一些「留過洋」的,大談特談美國教育多麼優秀,反正就是中國的兒童教育一無是...

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打不得 寶寶爸媽千萬要謹記

一般來說,現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很少會打孩子了,不像以前家裡孩子多,真是不打不成材。雖說少,但是並不是說沒有,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謹記,孩子在兩個成長階段是不能打的。兩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能打儘量控制自...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寶寶的屁屁打不得

打屁股是眾多父母教育孩子首選的「武力解決方案」,認為「小孩屁股打不壞」。但是近年的研究卻表明,打屁股並不能幫助孩子學好,相反會讓孩子的智商變低,行為更加叛逆,甚至,更容易增加大學時代的犯罪率,無...

最新研究表明,寶寶被打屁股長大「性暴力」

作者:鄭州康馨心理諮詢中心——史欣鵑美國新罕布夏大學家庭問題研究實驗室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遭受打屁股或其他體罰的孩子,長大後其性問題的發生幾率大大增加。一項以32個國家14000多大學生為調查對...

打屁股影響孩子性健康,下手前請三思!

美國家庭問題研究實驗室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遭受打屁股或其他體罰的孩子,長大後發生性問題的機率大大增加。一位加拿大的醫生指出,打孩子屁股、大聲喝罵孩子或大力搖晃孩子,容易令他們對別人心存敵意,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