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欠我什麼,不必內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1
有一天,晚飯桌上一家人聊天,說起我比別人多用了幾年時間才拿到博士學位,大兒子忽然說:「媽媽是為了照顧我們吧?」
十五歲的大兒是個開始有點酷的大小孩,已經很少對爸爸媽媽說甜言蜜語,他這麼說,讓媽媽真是有點小感動——原來孩子已經悄悄長大了,開始學著體恤爸爸媽媽了呢。
不過感動歸感動,我還是馬上告訴他:「不是的,媽媽那幾年有點忙工作,加上自己也沒抓緊,所以論文就做得晚了。
」
不知大兒會不會覺得頭上涼涼地掉了幾個雨點兒,但我確實不想讓孩子們認為,媽媽為了照顧他們,自己犧牲了什麼——而且,事實確實也不是那樣,就是工作忙、自己拖延,加上沒有升職、評職稱、換工作的目的,不著急早點拿到學位——都是自己的選擇,不必推給孩子負責。
讓一個人,為另一個人莫須有的「犧牲」負責,對承情的人來說,是個不能承受之重,即便付出的是爸爸媽媽,承情的是自己的孩子。
02
我小時候,父母工資都不高,還要不時資助住在農村的爺爺奶奶,家裡過得並不富裕。
但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小夥伴家裡蒸饅頭,總要多加些玉米面,蒸出來黃黃的,還常常就吃玉米面貼餅子,但我媽很少蒸那種黃饅頭,也幾乎沒給我和妹妹吃過玉米面餅。
別人家常吃高粱米粥、玉米碴粥,我們家常吃大米粥、大米小米混合的二米粥。
早晨急急忙忙去上學,早餐的白面饅頭中,也能夾上煎得油汪汪黃澄澄的雞蛋。
我們住得近海,到了魚獲旺季,家裡的餐桌,總少不了好吃的小海魚。
父母從沒讓我們姐妹倆感受過生活的匱乏,代價是,他們一直積蓄很少,落地式會搖頭的電扇,我們家比別人家買得晚,十二吋的黑白電視,我們家比別人買得晚,十七吋的彩電,我們家比別人家買得晚,從單位分的兩間公房搬出來,住上三間的私房,我們家也比別人家晚。
但他們從來不跟我們姐妹倆說:爸媽為了你,如何如何。
年輕時不覺得,自己有了孩子,又見多了把為了孩子多麼多麼辛苦、犧牲了多少多少掛在嘴邊的父母,才發現,我的父母,給了我一份多寶貴的財富。
03
我在悟空問答(原頭條問答),見到一個問題:「父母花了那麼多的財力精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支持,很大程度上也犧牲了自己,你覺得孩子到底欠不欠父母?」
將近200條回答,無數人圍觀,討論極其熱烈,有人肯定地說「不欠」,有人肯定地說:「欠!欠得還少呢!」並列舉父母為孩子的種種付出與「犧牲」,以證明,孩子欠父母的,永遠還不起。
我還遇到一位全職媽媽,她問:「生了孩子後,我為什麼覺得孩子欠自己很多呢?」
關於到底欠不欠,我是堅定地認為「不欠」的,親子之間,是愛的關係,不是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係。
但是,我想弄明白的是,為什麼父母會認為孩子欠著自己呢?
看了很多關於中國式家庭的分析之後,我得出兩個原因:
一是讓孩子內疚,繼而名正言順地掌握對孩子的控制權;
二是為自己開脫,讓自己的不勤奮、不努力,都有堂皇的理由——你看,就是為了你,我犧牲了這麼多。
為了你,我放棄了工作;
為了你,我得不到升職;
為了你,我遲拿了學位;
為了你,我身材變形;
為了你,我都長出了白髮
為了你,我不得不忍受糟糕的婚姻;
為了給送你上興趣班,我都不能買化妝品和漂亮衣服;
為了你……
似乎,父母遇到的種種不如意,原因都是為了孩子,孩子都應該毫無怨言地負責。
但是,真的是為了孩子,父母才停在那裡,不再進步,才自暴自棄地「頹」下去嗎?
04
心理學上講「自我」,講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在中國式家庭中,常常是父母沒有自我,孩子也沒有自我,爸媽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孩子」,所以也認為孩子理所應當地為父母的努力負責,也為父母過不好自己的人生負責——你看,我都是為了你,所以才沒功夫、沒精力為自己努力了,你欠著我,你得感恩,你得回報。
我覺得,絕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孩子真的孩子拖累了父母,而是父母發現,當跟自己解釋我我放棄這、放棄那、耽擱這、耽擱那,都是為了孩子時,心理上一下子就輕鬆了。
家有寶貝,父母們大多認為,照顧孩子占去了自己大部分時間和經歷,但世界著名早期教育專家、早教經典《從出生到三歲》作者伯頓·L·懷特通過研究發現,父母們實際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比他們認為的,少得多。
那其餘的時間去哪兒了?
一部接一部地追劇,刷手機,打遊戲,挑孩子身上的毛病,然後斥責她:「爸爸媽媽為你做了這麼多,你怎麼這麼不爭氣,不懂事!」
最後,為父母追劇、刷手機、打遊戲的時間,為父母不進步的人生買單的,也仍舊是孩子:他們的父母,示範了不勤奮、不努力的人生,孩子學到的,也是為自己的懈怠,去找種種藉口。
李嘉誠先生在汕頭大學演講,說了一句話,「道力之限,要靠願力突破」,這句話真有力量。
我們誰也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也並非天賦異稟,能做的無非認真對待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以願力驅動,勤謹前行。
這是對自己的交代,也是給孩子的示範。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畢業均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
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
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真心爸媽的育兒直播課程已經推出,請至千聊客戶端搜索「真心爸媽」。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