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以前一定要教會的一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被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的李玟瑾教授怒刷了一波存在。

李教授的演講,主要是針對青春期孩子欺負人和被人欺負的問題。

這也是作為家長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因為無論孩子多大,為人父母,總擔心他在外被人欺負。

而青春期,則似乎是我們所有人心目中默認的問題爆發期。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18歲前後。

但事實上,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源於12歲之前,並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有許多無助甚至絕望的父母,對自己長大了的孩子,說不聽,罵無用,打不過……當他們無奈地向人訴說孩子的問題時,其實已經為時已晚,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間。

人們在青少年時期出現的行為問題,甚至在成年時期出現的情感問題,原因往往都會追溯到其幼年時期,從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釋。

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不在其青春期的時候出現問題,甚至在任何一個時期不被人欺負,我們就一定要趁早教會孩子一些事情,讓孩子明白生活的本真。

其中尤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在孩子6歲以前,對他說「不」!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孩子從3歲之後開始,就已經學會了採用手段來達到目的,比如哭鬧、耍賴、撒嬌。

當他第一次通過哭鬧而得到一個玩具的時候,他不會知道這是因為父母愛他而對他做出的妥協,他只會認為,這是他自己用手段得到的。

一個在3歲時可以經常通過哭鬧達到目的的孩子,會在13歲的時候通過離家、自殺等極端手段來要挾父母。

因為在他的意識中,所有的要求都是可以通過手段得到的,之所以沒能達成目的,只是手段還不夠厲害罷了。

這樣的人,在長大成人之後,也更容易成為自私啃老的白眼狼一族,因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對他說「不」。

所以,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對孩子說「不」!當他的哭鬧伴隨著目的性時,要說「不」;當他提出無理的條件時,也要說「不」。

很多家長也知道要跟孩子說「不」,但是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時,就會一次又一次地妥協:「算了,這次就給你買吧,下不為例。

到了下一次,家長依然會在孩子的哭鬧聲中敗下陣來。

有的時候,家長之所以妥協,一是因為心疼孩子,還有就是為了自己圖安靜。

如果是在公眾場合,更是覺得自己丟不起那人,小小妥協一次也無傷大雅。

事實上,孩子的任性以及手段升級,就是在家長這一次又一次的妥協中摸索出來的。

孩子每一次帶有目的性的哭鬧,都是他對父母底線的一次試探。

當他發現自己可以無限索求時,就不僅僅是可以用任性兩個字來概括他的性格特點了。

在對孩子堅持說「不」的時候,切記自己也要做到「三不要」。

1. 不要打罵孩子。

打罵孩子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雖然可以暫時阻止孩子的哭鬧行為,但是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系列消極情緒:「爸爸媽媽不愛我了。

」「我討厭爸爸媽媽!」……

2. 不要說教。

孩子哭鬧時,你說的任何話,在他聽來都是噪音。

3. 不要離開。

他就是鬧給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邊看著他鬧。

等他鬧夠了,你再平心靜氣地跟他講道理,告訴他你為什麼要說「不」。

有些家長總說:「這麼丁點大的孩子能懂得什麼呀?你跟他講道理他能聽懂嗎?」

事實上,孩子真的能夠聽懂你說的道理,當然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你倆都情緒平和的基礎上。

否則,憤怒的你對上哭鬧的他,根本沒法談,這就跟我們成人之間的溝通是一個道理。

狠心對孩子說「不」,是一種有效關愛孩子、引導孩子的教養策略。

如果你不想他在青春期出現太多問題,就一定要在6歲之前,對他說「不」!

你會對你家孩子說「不」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想讓孩子成才,就要捨得對他說「不」!

做為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成為有出息的人,真的是種莫大的幸福。那麼,家長想讓孩子成才,就一定要捨得對他說「不」。 在孩子3歲前,通常會用哭鬧來表達自身的痛苦感覺,在這時,哭聲是一種信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