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做家務,增強責任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還以為做家務只是婆婆媽媽的工作嗎?其實,從小培養寶寶做家務的習慣,除了能增添他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外,還能促進其大小肌肉及邏輯思考概念的發展。

從現在開始,不妨試著讓孩子一同參與,讓他了解家務就是大家的事,並且從中學習各種生活自理技巧。

做家務5大意義

對大人來說,家務似乎只是苦差事。

不過,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不僅能為父母分憂解勞,對他未來的發展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1 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禮物折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2 培養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展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

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3 增加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寶寶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4 學習解決問題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 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

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

TIPS:成熟度足夠即可開始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只要寶寶聽得懂指令、動作上也具備一定的成熟度,不妨就開始讓寶寶練習做家務。

按照正常發展模式來看,1歲半左右的寶寶就能拿湯匙吃飯,也已經能聽得懂大人的話,此時可讓孩子練習一些需要運用到小肌肉的家務,比如把自己的小襪子放進柜子。

要隨時留意孩子的動作發展進度,只要他的能力達到了,就應該提供機會練習,而這些機會就是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家長5大正向態度

說到家長讓孩子練習做家務的出發點,無論是想為自己分憂解勞,還是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培養的過程中,家長所抱持的態度都是十分關鍵的,一定要高度謹慎才行。

1 對家務持正向態度

孩子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感受到成人的情緒。

如果媽媽做家務時心情愉快,甚至邊打掃邊唱歌,孩子看見了必定想要搶著做家務。

但是,如果媽媽經常抱持負面的態度去做家務,比如不停埋怨或面露不悅,那麼孩子就感覺做家務是件不好的差事,他自然就不願意來幫忙。

因此,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家長首先要享受為家人服務的樂趣。

2 以身作則

在兩三歲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模仿力正強的時候,要他學會做家務,父母就要提供良好的身教示範。

如果要求孩子把東西收好,而家中的其他大人卻隨手擺放自己的物品,那麼孩子心裡勢必出現矛盾。

要讓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千萬別在孩子面前說一套、背後做一套。

3 把家務當遊戲

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遊戲和想像,對孩子來說,從遊戲中學習是最自然的方式,效果也最好。

所以,不要把家務當成工作,應該讓孩子認為是遊戲,比如擦桌子的遊戲、折衣服的遊戲,孩子就能自然快活地沉浸其中,並想辦法玩好這個遊戲。

4 懂得欣賞孩子

雖然做家務的習慣可以從小培養,但是媽媽也必須了解,孩子的年齡越小,能力就越有限,所以不可能將家務做得完美,要懂得欣賞寶寶用心和認真做家務的過程,而不要只以結果為標準去評判孩子。

5 享受參與的感覺

2歲左右的幼兒經常是個熱心的小大人,因為他們感覺到自己的行為能力很有用,所以總想要找機會去實現。

如果媽媽不願意放手讓孩子參與,孩子反倒會感覺受到了束縛。

時間久了,自然也不再主動想幫媽媽做些什麼。

因此,我們要享受孩子主動幫忙的時光,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給予積極正向的回饋,但是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

關注微信公眾號:健康有良方(微信:jiankangyouf),這裡有海量的育兒方面的知識,希望能與您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孩子做家務,好處知多少?

前不久我們發表了一篇文章「有一種教養是善待「別人的孩子」,有不少用戶在後台留言關於培養孩子習慣的方式方法,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在家長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科學合理、充滿意善意、溫暖和諧的家庭教育...

愛幹家務的孩子不一樣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寵愛自己的孩子,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有時候,孩子主動要求幫助爸媽做家務的時候,爸媽還不願意,還說「你還小,好好學習就可以啦,家務媽媽來做」或者「媽媽知道你心疼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