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這些,你離失敗父母就不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當眾批評孩子。

只要有一次這樣的情況,就視為「有」。

「人前教子,人後教妻」的古訓,其實是不對的。

人前不能教子,人後被妻教。

所以,這兩者都不對。

2.很少去表揚孩子。

只要你不是每天表揚孩子,就是很少表揚孩子。

你可能說:我去年表揚五六次呢。

這話的意思是:不是每天表揚孩子。

否則為「不是」。

3.常以學習好的孩子為例,來批評自己的孩子。

以為這就是激勵,這是不對的。

「你看張小二,學習多好!」我估計我給我們家鄉帶來的負面效應太大了。

到現在為止,他們可能還拿我來教育他們家的孩子,給那些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看老董家的大兒子,人家怎麼能好好學習呢?」你以為這是激勵孩子,這是樹立榜樣。

你要是想給孩子樹立榜樣,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達到?什麼叫樹立榜樣,拿別人家好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有太多的壞處!

4.經常用自己年輕時的事情來教育孩子。

「我年輕的時候,你爺爺奶奶不用說我,我就好好學習。

吃苞米麵粥,穿破衣都好好學。

」這樣的話是不是人常掛在嘴邊的?時過境遷,你的榜樣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不能打動孩子的。

5.總對孩子說,自己的付出全是為了他(她)。

如果單親的母親,丈夫去世,或離婚,自己帶孩子,越辛苦,就越整天數落孩子:「我都是為了你。

你媽一天起早貪黑,你看,這不都是為了你嗎?」很多母親對孩子報辛苦,我這麼努力,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6.把教育孩子希望寄托在學校和家教上。

一旦好學校不行了,你也就滅了希望。

或者家教不行再換。

這涉及的是「教育孩子的根本點在哪」的問題。

7.常依自己的標準給孩子定目標。

你要讓孩子實現的理想,到底是他的理想,還是你的理想?是他想學鋼琴,還是你認為他想學鋼琴?這話有嚴格界限。

認為孩子有繪畫才能,還是孩子真的想學繪畫?孩子應該好好學習,是他想好好學習,還是你認為他應該好好學習?

8.把物質刺激當成激勵孩子的重要方法。

很多家長,一看到給孩子10元錢,孩子就活蹦亂跳的,挺聽話,這招挺好用。

於是,當成百試不爽的看家本事了。

9.對孩子的困惑不聞不問,或不感興趣。

孩子到了5、6歲,就有了無窮無盡的問題:「小孩子,你不懂,以後你就明白了。

」「大人的事你不要問。

」如果是這樣,你就等於把孩子的求知慾一下子給埋掉了。

後來你就問他:「你怎麼不好好學呢?」其實,是在這個時候,父母親手毀了孩子,父母還在抱怨。

10.對孩子的事,什麼都想知道。

如果是一個女孩,就怕她早戀,怕這個怕那個。

孩子所有的事都想知道。

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媽媽,你所有的事就應該告訴我。

我不知道這個觀念從哪來的!是我們的祖先告訴我們這樣,還是從哪學來的?大部分家長會這樣:「你給我說實話,你不說實話不行。

」什麼是「實話」?在家長這裡,孩子自己有秘密是不應該的。

認為我是你媽你爸,就應該和我說。

結果,你的這種強迫就會使孩子認為,我不想說的不和你說,最後,我和你撒謊。

撒謊是你逼出來的。

11.不願意鼓勵孩子或不會鼓勵孩子。

這是兩種,90%的家長是不會鼓勵。

不知道什麼是鼓勵。

不懂確認、表揚、鼓勵,你只知道把孩子生下來,供他吃穿用。

12.經常斥責孩子的缺點。

把孩子的缺點當成你斥責的主要對象,一旦孩子有了缺點,就在態度上、行為上有明顯的表現,並出現言語斥責。

這種作法將直接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13.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見常常不統一。

丈夫和妻子在教育孩子中,有明顯的不一致。

妻子告訴孩子多吃糖對牙齒不好,丈夫卻弄了一大包糖果作為對孩子的獎賞。

在教育孩子中,這種分歧常常出現。

14.在孩子面前吵架。

這是最不可取的一種生活。

沒有顧及孩子的內心體驗,在孩子的內心,生活中的兩個親人不應該是這樣的。

父母的這種激憤的作法,也為孩子的情緒作了「表率」。

15.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這將直接影響孩子對生活的管理。

有了明確的生活目標,就容易養成積極的生活心態、良好的行為習慣。

16.你的情緒,跟著孩子的分數走。

孩子的分數,已經成了你情緒的溫度表、引爆器。

如果孩子考了50分,你這就快爆炸了。

這好比是某雜誌上登過這樣的一幅漫畫:一個7、8歲的小男孩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回來了。

在一個釣魚杆上釣著自己的成績單。

爸爸坐在辦公桌旁,成績單就釣在他爸面前。

如果在桌子上放上兩盒速效救心丸,就更貼切了。

孩子的分數為什麼對你那麼重要呢?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他的錯,還是你的錯?你把什麼看得這麼重要?實際上,是你對他的成績單的極端關注,無情地抹殺了孩子追求知識的信心。

他覺得學習知識太痛苦了。

這麼難做,後面隨時有一個「老虎」在追我。

一旦做錯,一棒子就下來了。

一個人在這種驚恐的狀態下,他沒有學習好的可能性。

這個世界上天才不是這麼培養出來的。

學習好的人沒有一個是父母成天在後面看著,你的分數都要把媽的心臟弄壞了。

7、8歲的孩子承擔著母親心臟病的這麼大的一個壓力,還能學好嗎?承擔整個家庭的重擔,能把孩子壓趴下了。

17.認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應努力學習。

物質需求的滿足與孩子努力學習沒有必然聯繫。

孩子的學習是憑著情感的驅動,付諸行為,得到了快樂的強化,才形成一種良性的習慣。

18.認為孩子能聽懂你講的道理,卻故意不去做。

認為父母讓他做,孩子不去做,這是逆反心理,是孩子故意對著幹。

你要知道,一個孩子有逆反心理,說明他還有救,還有希望,這個病還能開刀,能治。

逆反心理的本質是在進行鬥爭。

如果孩子沒有逆反心理,你說什麼是什麼,那就沒救了,「癌症」晚期了。

你已經把孩子無情地弄成了「橫路敬二」。

如果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你戰鬥,他的自尊還有。

只是自尊變態了。

他不分你對錯,就和你對抗。

維護自尊,這個人還有救。

你需要的是告訴他:「我尊重你!」就可以了。

然後,他就會放棄武裝。

逆反心理就是盾牌。

你不打他了,他還拿盾牌幹什麼!因為你傷了他的自尊,他就不聽你說什麼,就和你戰鬥。

說明這孩子還可以。

如果不逆反了,麻煩就大了,孩子已經沒自尊了。

沒皮沒臉,你愛怎麼說,怎麼說。

隨便你說什麼都行,陰一套陽一套。

你說我就順著你說,你一走我就玩,你回來我再來。

那孩子就沒戲了,基本的苗沒栽住。

19.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們理智上認為,我也沒讓他學壞呀,我也沒讓他撒謊呀?孩子是通過什麼學習的?

成年人的學習,是通過理智的、或者叫知性,或者叫理智,或者叫道理。

知性、道理通過大腦反應,從理解到掌握,這是成人世界的學習模式。

孩子則不是這樣學習的。

孩子是完全通過模仿,模仿行為和感覺。

感覺是自動傳遞的。

孩子的語言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他根本不是通過語言,而是直接通過行為、感覺、聲音,這些立體化的把東西記錄下來的。

我們通常告訴孩子:

「你不要撒謊!做小孩一定要誠實,不要撒謊。

「叮…………」電話來了。

「你爸在家嗎?」

「告訴他,說我不在家。

這邊說:「不許撒謊,絕對不許。

我們通常告訴孩子:「不許說別人壞話!」做孩子怎麼能說別人壞話呢?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今天,你看我們單位領導,真他媽缺德!見誰給他拍馬屁。

他就給他這個機會,就不給我。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要有愛心。

人必須要有愛心。

沒有愛心怎麼能行呢?寶寶要有愛心。

」又告訴你:「人和人太險惡了。

誰誰誰被騙了!被搶了。

前兩天長春有個犯罪團伙,刨錛刨死那麼多。

」這邊有愛心,那邊充滿痛苦。

孩子得成熟到什麼程度才知道有愛心呢?孩子感覺必須拿起盾牌,全身戰鬥,這麼痛苦的世界,這麼充滿仇恨和爭鬥的世界,有愛心,我不等於羔羊放在肉板上讓人剁嗎?我們想一下,是不是你把這個東西傳給他的?最後你說:「你怎麼這麼沒有愛心呢?」

實際上,孩子是通過行為和感覺學習的,根本不是通過你的語言,他聽不懂你說的那些道理。

他是通過你的行為和你的感覺。

20.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與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聯繫。

如果你念書念到了初中。

你的孩子要是和你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聯繫的話,你就是孩子的上限,孩子的最高水平也就是初中。

如果有必然聯繫的話,我的家族應是這樣的:我媽初中畢業,我們家最高應是初中畢業。

我們家長總說:「你看,孩子的課程我都教不會,都不懂。

現在小學可難了。

初中課程太難了,咱也學不會呀!」其實,也沒人說讓你學會呀,你憑啥學呀?那是孩子和學校的事情。

我們的家長認為:學習不行就得我教。

誰說讓你教呢?你只要把他變成一個有責任心和追求上進的人,他自己就會學。

我當初就沒指望我爸、我媽教我什麼。

沒人教,但必須鼓勵孩子自己學。

孩子的學習好壞與父母本人的文化水平、文化知識的學歷程度沒有必然聯繫。

與家長的知識量沒有聯繫,與錢沒有聯繫。

但是與你的教育方法是直接相連的。

(文/董進宇)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優秀的家庭教育方法,快來關注中國親子教育關係第一人董進宇博士微信:djyedu,掌握更多優秀的家庭教育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要避開的15條負面清單

這15件事家長千萬別再做了,毀掉孩子一生的前程!1、當眾批評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管不顧的當眾批評肯定會引起孩子的牴觸和反感,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被當眾批評或者揭短,他們的自尊防線就會被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