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父母絕對不做的十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當眾批評孩子

只要有一次這樣的情況,就視為「有」。

「人前教子,人後教妻」的古訓,其實是不對的。

人前不能教子,人後被妻教。

所以,這兩者都不對。

2、經常用自己年輕的事情來教育孩子

「我年輕的時候,你爺爺奶奶不用說我,我就好好學習。

吃苞米麵粥,穿破衣都好好學。

」這樣的話是不是人常掛在嘴邊的?時過境遷,你的榜樣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不能打動孩子的。

3、常以學習好的孩子為例,來批評自己的孩子

以為這就是激勵,這是不對的。

「你看張小二,學習多好!」我估計我給我們家鄉帶來的負面效應太大了。

到現在為止,他們可能還拿我來教育他們家的 孩子,給那些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看老董家的大兒子,人家怎麼能好好學習呢?」你以為這是激勵孩子,這是樹立榜樣。

你要是想給孩子樹立榜樣,通 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達到?什麼叫樹立榜樣,拿別人家好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有太多的壞處!

4、總是對孩子說,自己的付出全是為了他(她)

如果單親的母親,丈夫去世,或離婚,自己帶孩子,越辛苦,就越整天數落孩子:「我都是為了你。

你媽一天起早貪黑,你看,這不都是為了你嗎?」很多母親對孩子報辛苦,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

5、把物質刺激當成激勵孩子的重要方法

很多家長,一看到給孩子10元錢,孩子就活蹦亂跳的,挺聽話,這招挺好用。

於是,當成百試不爽的看家本事了。

6、對孩子的事情,什麼都想知道

如果是一個女孩,就怕她早戀,怕這個怕那個。

孩子所有的事都想知道。

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媽媽,你所有的事就應該告訴我。

我不知道這個觀念從哪來 的!是我們的祖先告訴我們這樣,還是從哪學來的?大部分家長會這樣:「你給我說實話,你不說實話不行。

」什麼是「實話」?在家長這裡,孩子自己有秘密是不 應該的。

認為我是你媽你爸,就應該和我說。

結果,你的這種強迫就會使孩子認為,我不想說的不和你說,最後,我和你撒謊。

撒謊是你逼出來的。

7、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見常常不統一

丈夫和妻子在教育孩子中,有明顯的不一致。

妻子告訴孩子多吃糖對牙齒不好,丈夫卻弄了一大包糖果作為對孩子的獎賞。

在教育孩子中,這種分歧常常出現。

甚至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是最不可取的一種生活。

沒有顧及孩子的內心體驗,在孩子的內心,生活中的兩個親人不應該是這樣的。

父母的這種激憤的作法,也為孩子的情緒作了「表率」。

8、情緒跟著孩子的分數走

孩子的分數為什麼對父母那麼重要呢?是他的錯,還是父母的錯?父母把什麼看得這麼重要?實際上,是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單的極端關注,無情地抹殺了孩子追求知識的信心。

孩子覺得學習知識太痛苦了。

這麼難做,後面隨時有一個「老虎」在追我。

一旦做錯,一棒子就下來了。

一個人在這種驚恐的狀態下,他 沒有學習好的可能性。

這個世界上天才不是這麼培養出來的。

學習好的人沒有一個是父母成天在後面看著的。

7、8歲的孩子承擔著 母親心臟病的這麼大的一個壓力,還能學好嗎?承擔整個家庭的重擔,能把孩子壓趴下了。

9、認為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們理智上認為,父母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過什麼錯誤的行為,那麼孩子是通過什麼學習的?成年人的學習,是通過理智的、或者叫知性,或者叫理智,或者叫道理。

知性、道理通過大腦反應,從理解到掌握,這是成人世界的學習模式。

孩子則不 是這樣學習的。

孩子是完全通過模仿,模仿行為和感覺。

感覺是自動傳遞的。

孩子的語言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他根本不是通過語言,而是直接通過行為、感覺、聲 音,這些立體化的把東西記錄下來的。

父母通常告訴孩子:「不許說別人壞話!」做孩子怎麼能說別人壞話呢?可是到了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父母總會不由自主地說領導或者另據的壞話。

實際上,孩子是通過行為和感覺學習的,因為他們還不懂什麼大道理,根本不是通過父母的語言,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

10、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與父母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聯繫

如果父母念書念到了初中。

的孩子要是和你的文化水平有必然聯繫的話,你就是孩子的上限,孩子的最高水平也就是初中。

如果有必然聯繫的話,其實,那是孩子和學校的事情。

我們的家長認為:學習不行就得我教。

父母只要把他變成一個有責任心和 追求上進的人,他自己就會學。

但必須鼓勵孩子自己學。

孩子的學習好壞與父母本人的文化水平、文化知識的學歷程度沒有必然聯繫。

與家長的知識量沒有聯繫,與錢沒有聯繫。

但是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是直接相連的。

更多資訊請添加水君子的微信公眾號:水君子笑談(shuijunzi200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犯錯,孩子承擔

「你不是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孩子不和媽媽剛認識的長輩打招呼)「你不是說,生了妹妹你也會像以前那樣愛我嗎」(兄妹倆爭搶東西,幾乎都是哥哥挨批評)「你不是說,男子漢要勇敢果斷一些,不要優柔寡斷...

摧毀孩子自信的十大言行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比較主觀。自己一些不經意的言行,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自信心缺失。以下這十項行為,家長們請一定要注意!1.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

育兒要避開的15條負面清單

這15件事家長千萬別再做了,毀掉孩子一生的前程!1、當眾批評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管不顧的當眾批評肯定會引起孩子的牴觸和反感,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被當眾批評或者揭短,他們的自尊防線就會被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