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玩手機就自殺,孩子為何成長得如此脆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給孩子玩手機就自殺,孩子為何成長得如此脆弱?
2016年4月26日早晨7時左右,布吉南嶺村14歲初二男生因父親不讓玩手機,爬上27樓縱身跳樓自殺。
2016年11月21日早上6點左右,銀川10歲小學生只因半夜玩手機被說了幾句,在家中自殺離世。
2017年2月27日,揚州16歲初一男生因母親拒絕給他玩手機而服毒自殺。
2017年5月6日上午11時,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二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爸爸把他的手機沒收了,索要手機未果後孩子選擇了跳樓自殺,兩天後媽媽也因喪子之痛跳樓自殺。
每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都讓人扼腕嘆息,看到這些令人悲傷的新聞,給我們上了一堂沉重的生命課。
關於怎樣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教育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父母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意願、標準去塑造孩子,我們要儘量多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更要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成長狀況。
有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自認為為了孩子好,但實際上可能無形之中傷害到他們。
所以,每一位家長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當,是否適合孩子各階段精神和思想成長的需要。
為什麼一件能不能玩手機的小事,竟然帶走了這些幼小鮮活的生命?那是因為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在與家長交流、溝通中遇到不滿時,就容易矛盾激化,孩子不懂得排解內心的壓抑與煩惱,就會感到非常孤獨、無助,這會間接導致悲劇的發生。
那麼,我們要怎樣來引導、教育孩子,避免此類事件發生呢?
一、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為了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
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不但有生理需要,還有心理需要。
孩子年齡雖小,但也是一個有感情、有靈性的人,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
他們渴望得到成人的關注、讚賞和認可等。
父母要把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平等相待。
尊重孩子,才會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強。
比如孩子在電腦上玩遊戲,父母提醒孩子吃飯沒動靜,二話不說就過去把電腦關機或拔掉電源。
儘管孩子被強制叫到餐桌前,有的孩子會抗議發泄出來,有的孩子迫於父母威嚴,不敢發泄出來,但心裡肯定壓抑著怒火。
親子發生衝突時,家長常用這種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將會失去孩子的自然情感與信任,親子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更不服管教!
二、陪伴孩子,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孩子發生衝突時要「冷處理」
現在許多父母忙於自己的工作,疏忽管教孩子,更不用說陪伴孩子了。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沒日沒夜的賺錢,捨得給孩子花錢那都不是愛。
愛孩子就是每天都能留出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親子運動、親子遊戲、看動畫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等等。
孩子成長步伐非常快,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多陪伴他們,只有親子關係融洽了,孩子才會信任你,什麼話都願意對你說。
當家長發現孩子身上存在一些問題想好好與孩子溝通談談時,首先要找一個合適時機,營造舒適寬鬆的談話氛圍;其次,家長姿態不能高高在上,不要用強硬的、命令式的口吻找孩子聊天。
而是把孩子放在平等位置上,最好找個舒適的位置坐下來,情緒平和、語氣溫和的談,這樣孩子才願意開口跟你聊天,也願意聽進去你的意見或建議。
最後,家長每天最好固定一個時間,屬於你和孩子的親密時光,多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交流,多靈聽孩子內心想法,孩子有不良情緒時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排解內心的壓抑與壞情緒。
在育兒道路上,親子發生衝突在所難免。
在與孩子發生衝突時,父母要冷靜行動,著重關注事情的正確處理方法,而不是自己權利的範圍,我們要理解孩子,鼓勵孩子,相互尊重,從而贏得孩子的尊重與合作,避免權利之爭,家庭教育也要以理服人。
如果孩子故意挑釁,與父母唱反調,可以適當給予懲罰,如取消某些特殊待遇、給予事不過三的警告、直接開出發單(這周不給零花錢)等。
當然我們懲罰孩子的目的不是讓孩子痛苦,而是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或一定界限,平時約束孩子也要講究技巧。
比如我家涵涵都喜歡看動畫片,我跟他提前約定好,每天按照日常慣例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動畫片看一至兩集,沒有完成就沒有。
他開始也會哭鬧、耍賴,可是看到我們的堅持與耐性,慢慢他就明白一起制定的規則是必需要遵守執行的。
三、向孩子傳授生命教育知識
「造成中小學生自殺事件多發的原因是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缺少生命教育、自我保護教育、接受失敗的教育。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梅玲曾說。
從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和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
因此,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非常重要。
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每個人從孕育、出生、養大成人、學習本領與生存技能等每一步都不容易,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逆轉。
教會孩子肯定自我生命價值,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並引導孩子學會認識自己,欣賞自己,接納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來就有價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衡量所有的孩子,只要努力活出最好的自己就好。
四、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讓孩子學會面對挫折,跨越挫折
有些孩子平日裡受不得半點委屈,只經得起表揚,只能贏,家人都得順著他。
要不就會哭鬧,發脾氣,甚至威脅家人,碰到困難就逃避。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又怎麼能應對人生中的各種挫折與困難?新聞中因家人不同意玩手機就自殺輕生的孩子,雖然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個重要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孩子內心非常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學上將之稱為抗挫商太低。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曾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
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考驗,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從小引導、教育孩子體驗挫折、體驗失敗。
只有通過不斷的磨練,讓孩子面對挫折,從挫折中站起來,跨越挫折,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起來,變得堅強、勇敢。
孩子在以後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因為擁有強大的內心,不會做出逃避甚至輕生這麼極端的事情來。
在育兒的道路上,不斷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挑戰,父母要用自己的智慧、愛心與耐心引導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祝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
作者簡介:青青寶貝,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六歲半,小寶八個多月。
從事教育工作13年,堅持用愛心與鼓勵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如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評論、收藏和轉發,如需轉載,請與本人聯繫。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都做到了這三點
很多父母總是抱怨教育孩子累,充滿了焦慮,總覺得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成長得那麼好,自己家的孩子卻不盡人意。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有所偏差。想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在和孩子相處時,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