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家長必讀|孩子表達力欠缺的背後是自信心、安全感的缺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表達力欠缺的背後,是自信心、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擁有無限的潛能。

但有人說,兒童教育就猶如捏陶土一樣,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各種方式去捏塑他;等到年紀大了、這個陶土就越來越硬,這時也就越來越沒有辦法塑造他了。

在孩子表達力的訓練方面,確實是如此。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說法:東方華人的孩子,如果學習遇到什麼地方不懂,他會覺得「一定是我不好才不懂,因為老師一樣的教法,其他同學都學會了,怎麼只有我還不會」,所以遇到不懂之處,中國的孩子常常不敢舉手。

一來他怕舉手問問題會被罵「怎麼這個都不會啊,老師都教給你了,你還不會……」;二來擔心其他同學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他、笑他;三來則怕問了問題之後,老師可能不回答他,這樣會沒有面子。

然而,西方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如果什麼地方不會,他會覺得「是老師沒有把我教好,我不會是老師不好,因為把我教會是老師的責任啊」。

一樣遇到不懂之處,他們會舉手並且大聲發問:「老師這道題我不會」。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建議中國所有的孩子,要試著改變心態:當你不會的時候,不一定是你不會,是爸爸、媽媽和老師還沒有把你教會;你要相信,把你教會就是他們的責任。

改變心態以後,你才會勇於表達。

另外,以前中國人常講一句俗話「小孩子只有耳朵沒有嘴巴」,大人總是希望小孩子大部分是多聽,聽大人的教訓、聽大人的教導,儘量不要表達意見。

這也是不對的觀念。

表達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在孩子的表達力訓練上,要從小就開始做起。

比如一個幼兒園老師,便可以在上課時經常鼓勵小朋友:「某某小朋友,請你發表一下你的看法,或說一下你的感受。

」老師們也可以在講完一個故事時,邀請小朋友們表達,請有不同看法的人舉手,請有不一樣意見的人表達一下。

這樣你會發現,小朋友原來是很能夠表達他的想法的。

鼓勵孩子表達的同時,特別要注意,當他表達的時候,大人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

有很多父母老師都喜歡講道理,可是這樣對孩子其實不一定有幫助;或有時還會打壓他,跟孩子說:「你講得不對、這樣會讓人家看笑話」「你的觀念錯誤了」等等。

事實上,孩子是很敏感的,可能你一指責之後,他下次就不說了。

整個表達力的訓練,表達「感受」尤其重要;因為,我們中國人最會壓抑感受了。

有報導指出,中國是全世界B型肝炎發生頻率最高的國家,原因也正是:我們通常壓抑了我們的情感!

在看外國影集時,我們都曾很羨慕影片中的外國孩子,在睡覺之前都會跟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們」,外國的父母也會在出門時跟孩子說「我愛你」,甚至會KISS GOOD BYE。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念和做法。

作業幫溫馨提示:

讓孩子願意去表達他的想法,讓孩子放心說出他的感覺,這是很重要的。

而且我們要令孩子明白:表達是安全的,表達是重要的,表達就是一種生命的展現,就像任何一朵玫瑰花都渴望開得最燦爛、最美麗一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貝密碼:孩子因為懂的這個道理,逃過了一劫

最近寶貝密碼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兒童的故事,看完感觸還是挺深的,所以想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家長看了能覺得有一點點的幫助。 一個小孩放學的時候,家長沒來得及去接。一個男人走近,對孩子說,小朋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