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前,新生家長必須教會孩子這四句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入園,家長最擔心什麼?教會孩子這4句話,減輕家長憂慮,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

在一項《孩子入園,你最怕什麼?》的調查中,媽媽們列出了擔心的事項:

從來沒離開過媽媽,一天時間見不到媽媽,一直哭鬧怎麼辦?

在幼兒園會受老師喜歡嗎?

在幼兒園會喝水、能吃飽吃好嗎?

不和小朋友玩,好孤單啊,這可怎麼辦?

在幼兒園中午不睡覺怎麼辦?

這些擔心是否都說到了家長的心坎兒呢?

剛入園,老師對孩子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加上需要照顧的孩子數量又較多,很難時刻關注到每個孩子,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至關重要。

家長可以通過遊戲扮演、繪本等各種形式讓孩子學會表達。

01

「老師,我要尿尿/拉粑粑」

3歲左右的寶寶白天尿褲子的現象很少了,但由於剛入園,孩子會焦慮、緊張,所以有了尿意也不敢跟老師說。

入園前和孩子玩「上幼兒園」的遊戲,媽媽當幼兒園老師,爸爸、奶奶、寶寶扮演小朋友,老師講課時,爸爸、奶奶會舉手說:老師,我要尿尿。

幾次後,寶寶也會模仿了,舉手說:老師,我要尿尿。

當孩子說出這句話說要給與正面的獎勵,並告訴寶寶,上幼兒園後,有尿時不要憋著,要勇敢的舉手告訴老師,老師會同意的。

02

「老師,我尿褲了」

有時,也可能由於活動時玩的太高興等種種原因,出現尿褲子的現象。

這個就需要媽媽們在平時多引導孩子,當在家裡孩子尿褲子了,不要批評孩子,耐心的給他換上,並告訴他:如果尿褲子了,記得告訴媽媽,不然會生病的。

上幼兒園也要記得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忙換上,不要忘記謝謝老師。

媽媽還要記得給孩子多帶幾條更換的褲子,以備不時之需。

03

「我渴了,我要喝水!」

入園前幾天,大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回家渴的不行,孩子入園容易生病和喝水少有一定的關係。

雖然幼兒園都會安排集體喝水的時間,但在這個特定時間外,如果孩子有喝水的需求,要鼓勵孩子主動表達。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是有個杯子喝水的,入園前要教會孩子用杯子喝水

讓孩子學會一手端著杯子的耳朵,一隻手捧著杯子底兒喝水。

也要讓孩子養成慢慢的大口喝水習慣。

因為很多寶寶喝水都是抿一口就把杯子放下了,這樣並不能保證喝水量。

04

「我吃飽了」、「我還沒吃飽,還想再要一些」

為了培養孩子不浪費糧食的習慣,老師會鼓勵孩子把碗裡的飯菜都吃完,但每個孩子的飯量不一樣,這時讓孩子明確表達自己是否吃飽就很重要了。

其實幼兒園老師可以巧妙運用少盛多添的方法。

這樣也利於孩子把握自己還需要不要老師繼續添飯。

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語句,對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卻有著大大的作用。

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便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自在玩耍和學習了,減輕入園焦慮,減少過渡時間,迎接一段快樂的新生活。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自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幼兒園前應該培養孩子那些能力?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大多數的家長再怎麼捨不得,都會把自家的寶寶送到幼兒園裡去,當然啦也包括我在內。其實在偌大的幼兒園裡,一個老師需要看護很多個小朋友,有時不能及時滿足每個孩子的需求。在...

入園前 小朋友得學會這些話

在寶寶入園前,媽媽總會各種擔心,怕孩子吃不飽或是尿褲子、生病……對此,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畢竟,我們不能一直在陪在孩子身邊。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增強孩子的自身能力,讓孩學會「求助」。當孩子遇到自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