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百家談|為什麼孩子這麼難哄?因為你沒有聽到孩子的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昕昕4歲了,是個很愛鬧的小女孩。

今天晚上朋友來做客,帶來了個同齡的小孩慧慧。

兩個同齡的孩子,會比較玩的來吧。

作為東道主,昕昕被家長要求很熱情,被要求主動拿出玩具來分享。

可是她們玩著玩著,昕昕居然打了慧慧,慧慧就哭了。

兩家大人看的莫名其妙,一家的在安慰慧慧不要哭,一家的在說昕昕怎麼那麼不懂事。

然後兩家家長彼此安慰著:這麼小的孩子鬧點彆扭很正常。

我在一旁觀察,其實兩家的家長在彼此笑著開玩笑,說小孩子都這樣,但是笑容明顯有些僵硬,我知道他們心裡都不是滋味。

慧慧的家長覺得委屈,我家孩子哪被人打過,做父母的怎麼不心疼,你家小孩怎麼回事啊。

昕昕的家長覺得愧疚,朋友來做客,我家孩子還打人家,孩子真不懂事,給父母丟臉。

兩家家長又同時抱著相同的信條:不該為小孩子間鬧事傷了大人的和氣,不該在這個地方表現出情緒。

然後表面一團和氣。

我又在觀察兩個孩子。

昕昕在被說的時候,並沒有低頭認錯的意思或對著家長,反而要跑到慧慧的面前,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慧慧。

慧慧則在爸爸的懷裡,放聲的大哭,眼睛也不睜。

此時,兩個孩子都沒說話。

但是我想他們也被允許說話,他們一定有很多話要說。

昕昕會說:我看你還這樣不,哼,活該。

慧慧會說:爸爸,我好委屈,她打我。

兩方家長,兩個孩子。

這四個世界裡,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裡出演著一部戲,然後彼此不分享,沒有溝通和互動。

表面上一團和氣,內心裡卻都在犯嘀咕

我想這樣的場景應該很常見。

在唧唧歪歪很費力才能聽懂的孩子那裡,他們常常很不懂事,抱著自己的玩具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兩個人為爭一個玩具爭的大動干戈,不顧情境大吼大叫吵的大人心煩,在客人和客人的孩子面前毫無禮貌。

然後大人們都勸著自己的孩子,你該讓著人家,你該寬容,你該熱情,你該理解,用他們的方式勸著。

然後大人們也很匪夷所思:只是一個玩具,給人家玩玩又怎麼了,人家又不會不還你了。

再說那麼一個小玩具至於麼,又不是什麼好東西搶來搶去。

大人們除了哄孩子就是在哄孩子了。

全然不知道孩子們的世界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也很詫異,是什麼讓孩子變得這麼自私不懂事,是什麼讓孩子學會了這麼喜歡發脾氣。

是真的因為孩子被寵壞了嗎?那麼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我把昕昕帶到臥室里,然後陪她玩。

等到昕昕玩的又開心了起來的時候,我邊玩邊問她,很自然很輕的問她,你為什麼要打慧慧呢?昕昕支支吾吾的說不喜歡給她玩玩具。

我又問昕昕,你為什麼不喜歡給她玩呢?這時候昕昕說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因為她掐我的小兔子!

我頓時間明白了。

下午的時候,我們剛花13塊錢給昕昕買了一隻毛絨玩具小兔子,那是我們帶昕昕在超市里逛的時候她非常中意的毛絨玩具。

她很喜歡這個毛絨玩具,並且一直抱著她在跟她對話。

昕昕總是自豪的跟我們說:小兔兔說了,和昕昕在一起她很開心。

晚上的時候,昕昕拿出來和慧慧玩,慧慧就用手抓著兔兔的脖子甩了甩,很隨意的一個玩玩具的動作,然後昕昕就生氣了,就打她了。

在這兩個孩子的世界裡,也發生了不一樣的一個心理過程。

在昕昕的世界裡,小兔子不是一個毛絨玩具,而是一個友好的夥伴,是自己心中理想的神。

放在地上我都不忍心,你居然拿著脖子掐她,我要保護我的兔兔,我就要替她打你。

打到你哭後,我就惡狠狠的看著你:怎麼樣,知道錯了吧,看你還敢不敢欺負我的兔兔。

在慧慧的世界裡,小兔子只是一個毛絨玩具,我想玩玩而已。

在慧慧的世界裡,她感到很莫名其妙,你怎麼突然就打我,你憑什麼要打我,你是壞人。

昕昕不說,慧慧也不知道,家長也都不知道。

兩方家長,也不知道孩子的世界發生了什麼,只是用力哄著。

家長們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拿其他玩具來誘惑,以此達到讓孩子停止哭的目的。

但是孩子的世界裡發生了什麼,他們不會過問。

家長的世界裡,孩子只是不懂事,孩子只是太小。

昕昕常常「不懂事」。

媽媽包餃子的時候他會去踢面盆,或者抱著一塊面就跑。

飯桌上昕昕會當著客人的面用手去抓菜。

剛換上的新衣服,昕昕會一屁股做在地上……

面對這些「不懂事」的時候,家長你常常在做什麼呢?你怎樣跟孩子溝通的呢?

家長們常常創造了一個對立的世界:我是大人,你是孩子。

家長們常常用自己的眼光和世界去要求孩子:你該聽話,在我忙的時候你要老實,在客人來的時候你要好好表現,你不該胡鬧,給家人添亂,你不該為一個玩具爭的不可開交,你不該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

家長也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人家玩玩你的玩具又不會不給你了,一起玩多快樂啊,這麼個東西有什麼好搶的啊……

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這很重要。

你只有真正去了解他,理解他,成為他的朋友,你才能真正關心到他的成長。

成為他的朋友,不僅是要陪他玩,哄他開心,更要走入他的內心,聽他的心聲,站在他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替他著想,完成共情。

總之,你要像真的對待一個朋友一樣對待他,並尊重他是一個和你一樣的人。

孩子也是人,也是有心聲的。

孩子也需要表達他的心聲。

一味的阻止,指責,訓話,安慰。

這些事情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效果,除了讓孩子暫時不哭,然後學會做人後,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

反而讓他覺得很委屈,你是我的父母,為什麼你不理解我反而要指責我。

他開始學會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卻開始漸漸的失去了自己。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人長大後真的很有禮貌很懂事很優秀,但是就是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誰,活得並不開心。

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告訴家長們說話的時候要蹲下來,和孩子一樣高。

很多家長做到了,但是沒有效果,因為他們的身體降下來了但他們的音調並沒有降下來。

蹲下來的意思就是,和孩子平等交流。

如果他發脾氣了,你要關心他為什麼生氣而不是阻止他生氣。

如果他哭了,你要關心他為什麼哭而不是阻止他哭。

這才是對朋友的尊重和關心。

你要先清楚他怎麼想的,才能真正的關心到他。

你要聽他哭著說完,而不是理所當然的以為你想到的原因。

即使你猜到了原因,你也要讓他說完。

在內心得到表達後,孩子的情緒就會釋放掉一半了。

他得到了關心,得到了溫暖,得到了愛。

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尊重。

孩子只有在自己得到過並感受過尊重後,他才有可能真正學會去尊重別人。

孩子學做人也必然是這樣學會的。

做人的道理,是慢慢通過影響來學會的,通過別人的行為或者道理,然後經過自己的實踐,在自己的感受里完成升華,內化為自己的經驗,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而不是被教會「我應該」。

這很不同,前者是自己學會的,是有自我的,他懂得做人但是價值感並不低。

後者卻是被強迫灌輸的,他知道該怎麼做事,卻不知道怎麼做自己。

關於教育上,只有把孩子真正還原為人,去尊重,去理解,孩子才可能健康的成長。

他除了是我們的孩子這個角色外,也是一個人,具備正常人所具有的需求。

此時家長能做的就是,不妨放下評判,聽聽他的心。

(文章來源:網絡)

最新文章精選:(回復以下數字即可查看)

15: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14:莫言: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13:教育的目的:尊重生命

12: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11:父母長期沒空陪小孩,就是犯罪

10:畢淑敏: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

09:愛看動畫片!孩子究竟會遭受怎樣的身心傷害?

08:每個孩子,都是千年蓮花的種子

07:孩子不宜過早學的幾件事,你知道嗎?

06:慣子如殺子!斷送孩子前程的10種溺愛方式

05:給女兒的一封信:關於愛,關於人生

04:父母啥樣?家庭啥樣?孩子必定啥樣!

03:0-6歲分級閱讀推薦書單大全

02: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01:繪本閱讀:在家庭和幼兒園

訂閱號:babyaireading、服務號:dadybaby131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4個育兒小知識,寶爸寶媽需要聽一聽!

很多父母都知道,養育小孩,幼兒階段的很多小習慣會對他們一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於孩子早期的教育重要性可以說比孩子在學校內接受的教育還要重要。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或者說即將為人父母,這些育兒知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