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壞習慣就能害了孩子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訓練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

但如果孩子養成了以下3個壞習慣的話,肯定會影響到他未來的發展。

所以儘早幫助孩子改掉這3個壞習慣是重要關鍵,別再用 "孩子小不懂事"這樣的理由去縱容了。

1、孩子缺乏 「 主見 」

孩子缺乏「主見」,無論你怎麼啟發,孩子還是唯唯諾諾,你是不是覺得特別失敗。


兒童3-8歲這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要著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否則,當家長事事都為孩子做出決定,而孩子也習慣了這種決定後,他將越來越喪失思維的獨立性,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這對孩子未來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喲。

所以建議媽媽們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小事做起,比如幫媽媽拿鞋,吃完飯可以讓孩子幫忙擦桌子(擦的干不乾淨不緊要),或者幫忙做點小家務,做的好不好沒關係,只要去做了就行,這樣可以多讓孩子做一些獨立完成的小任務。

這樣也可以幫忙孩子增強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多表揚他的優點,有意識的夸一夸,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 和正面的問題,幫孩子正確認識的自己不足,遇到做錯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就大聲罵孩子。

另外,爸媽要少一點強勢,多給孩子發表看法的空間。

可以多問孩子,比如說買個東西,問題孩子這個產品怎麼樣,多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2、孩子喜歡推卸責任

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也是立足社會的根基,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很大原因是為了避免責罰。

孩子的責任心不是突然出現的,是需要不斷的培養的,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要用簡單準確的語言告訴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說一支彩色筆,他分為筆和筆帽,這時就得告訴孩子,筆和筆帽是好朋友,是不能讓他們分開的喲!而對於 5-6歲的孩子,不要用 「 你最好」 「 你應該 」這種命令句型,最好就是用 「 我覺得」 「 好不好 」

這種尊重句型,來喚起孩子的責任意思。

孩子更大一點可以帶孩子參加家庭按勞動和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多參加公益活動等,都是有得責任心的培養。

3、孩子做事缺乏專注力

專注力原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導致缺乏專注力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1、後天影響,受家庭干擾

如父母的教育觀念不一致,會導致孩子認知混亂,專注力不足

2、性格使然

性格跳脫、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專注力不如乖孩子

3、父母教育的缺乏

不是孩子缺乏耐心,而是父母經常打斷孩子的觀察,孩子的注意力還在前一件玩具上,你卻用另外一件玩具去轉移他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就養成了。

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孩子準備能夠引起他好奇心、探索精神的玩具,以此來鍛鍊他集中注意力,父母還可以用孩子的興趣和情緒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對感興趣的事情,他的注意力肯定會提高,此外,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毀掉孩子一生的三個壞習慣

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又哭又鬧,不開心就發脾氣,亂扔東西;做事磨蹭,慢吞吞。這是現在好多孩子的共同特徵。當然性格有好有壞,脾氣也是千差萬別,但這三個習慣,不管怎麼樣,別再用「孩子小不懂事」這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