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蒙氏教育,你真的懂嗎?(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聽說蒙氏教育,可是又對經常出現的一些專業詞語不太理解,吸收性心智、秩序感、敏感期、有準備的環境、工作、混齡教育、獎懲無用……今天和明天就和大家分享介紹經常在蒙氏教育里出現的教育術語所代表的意義。
1、吸收性心智
吸收性心智是0~6歲兒童特有的一種心智,在這個時期兒童如同海綿一樣自然、逐步地吸收他周圍環境中的一切,然後與之互動,得到成長,逐漸建構自己的人格。
這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從出生到3歲時是無意識的吸收,在3—6歲逐漸變成有意識地吸收。
在這個時期,只要成人為孩子準備好了環境,並使之與環境產生互動,孩子就能從環境中毫不費力地吸收一切。
2、敏感期
0-6歲的兒童在某個特殊的時期對特定的事物有特殊的興趣,就像一個黑暗房間裡聚光燈罩照在一個地方一樣,孩子只對某一個方面感興趣,即有特殊的感受力。
兒童在敏感期的引導下能把吸收性心智聚在某一個方面,使得吸收的力量更加強大,從而讓兒童得到更大的發展。
孩子處於某個敏感期時,他就會全身心地關注,自然、開心、毫不費力地學習。
比如,當他經曆書寫敏感期的時候,他就會對所有的字母產生興趣,為此他會放下其他的活動。
不用擔心,只要他的求知慾得到滿足,掌握知識後,他就會投入到另一項活動中;比如數學敏感期,在敏感期內,孩子會對數與量有很大的興趣,如果配合相應的教具,再加上適當適時地引導,就會讓孩子對這一概念有更深的認知。
蒙氏數學領域部分教具
孩子在操作數學領域教具-彩色串珠
3、有準備的環境
兒童與環境的關係異於我們與環境的關係。
成人欣賞環境,可以記住它、回想它,但是兒童卻吸收了它。
兒童不僅記住了所看到的東西,而且內化為心智的一部分。
在一個經過精心設計、會引起學習者興趣的環境中,兒童會有目的、自由地與環境相互作用,同時產生自己的想法。
因此蒙特梭利博士曾經表示,她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稱為「環境教育」。
她相信孩子與生具有自我構建的潛能,而這種潛能必須透過環境加以實現。
有準備的蒙特梭利教室環境
4、秩序
蒙特梭利博士在「兒童之家」里發現,兒童竟然喜歡「工作」勝於遊戲,即兒童不願意選擇玩具而喜歡操作教具和類似於成人做的事情,並從中得到滿足與快樂。
這種工作的渴望,顯現著「生命的本能與人性的特徵」,因而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學習不是上課而是「工作」,透過自己動手操作,訓練手眼協調,思維敏捷,意志力的增強,獨立性的養成,多種能力的培養也需通過工作來呈現。
專注於工作之中的孩子
6、兒童喜歡重複
當兒童終於完成某項活動後,他可能會不自覺地重複它。
成人會覺得兒童在不必要地浪費時間和精力,其實 ,這是兒童成長的需要,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通過不斷的重複練習進而某項能力趨於完美,孩子能獲得愉悅的成就感。
孩子在重複的工作
孩子的教育關鍵是在敏感期,0-9歲孩子敏感期,你真的了解嗎?
在0-6歲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表現出對某些事物認知、探索的特彆強烈的興趣,他們會專心吸收環境中某類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