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狀況百出,幼教大咖怎麼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期微課關鍵詞如下:

微課主題: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微課時間:2016.10.19下午

主講嘉賓:徐寧

主持人:鄭丹

主持人:

9月份一般是寶寶入園的高峰,一個月過去了,寶寶能否適應幼兒園生活,現在都會表現出來。

寶寶進入幼兒園,接觸的人、環境都與原來截然不同,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和適應,作為家長是否也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呢?

徐寧:

寶寶從家到幼兒園的環境,離開了自己平時最親近的家人,自然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緒。

寶寶入園的適應過程,其實也是家長如何適應的過程。

家長首先要解決自身焦慮的問題,因為孩子去幼兒園是其長大的標誌,是其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階段。

家長只有把自己焦慮的情緒放到最低,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主持人:

寶寶入園的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但實際上,寶寶適應幼兒園的過程也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只要一說要上幼兒園,就立刻開始哭,而且哭個不停,怎麼哄都沒有用;有的孩子就輕鬆很多,可能會哭鬧幾天,也會在早上出家門時磨磨唧唧,但到了幼兒園就沒事了。

徐老師,像這樣不同的情況,家長要如何應對呢?

徐寧:

對於父母來說,要很好體會孩子的感受,要有安慰,有安撫,減緩了孩子的焦慮情緒。

讓孩子感同身受,感知爸爸媽媽的在乎。

如果孩子適應能力比較差,在其他很小的事情上,也會表現出來。

所以,在孩子沒有入園之前,就應該灌輸幼兒園的信息,灌輸幼兒園如何好玩,如何交朋友的概念,甚至帶孩子去幼兒園玩一玩,看一看,和老師認識一下,這些都是減緩孩子焦慮的辦法。

另外,家長千萬不能遷就孩子,因為孩子一旦一次成功,會反覆使用它的哭鬧法,反而會造成孩子更無法脫離,更依賴家長。

主持人:

如果寶寶還處於不能適應幼兒園的階段,每天送寶寶入園就成了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那送寶寶上幼兒園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和需注意的要點呢?

徐寧:

很長時間難以適應的孩子,往往某些能力是有缺失的,比如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在陌生的環境裡無法解決自己的日常小問題。

雖然老師會幫助,但很多是要自己解決的。

特別困難、無法完成,和家庭生活的培養和習慣有關。

如果找到了這樣的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

當孩子面對的困難消失了,他就會願意到幼兒園去。

所以,還是從根本上,大人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開始,和孩子溝通到位。

主持人:

在家庭中,爸爸的角色也很重要。

那麼在寶寶入園這件事上,爸爸又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徐寧:

研究顯示,孩子跟爸爸接觸時間長,更勇敢、獨立、聰明,尤其是男生被爸爸帶出來,更堅強、愛冒險,會有性格上的不同。

一般而言,媽媽送孩子會很心軟,絕大多數的爸爸,沒有那麼心細,送幼兒園就一定會送出去,一般放在幼兒園就走了,進而縮短了送孩子的拉鋸戰,所以爸爸送孩子更合適。

送孩子入園,相應的技巧家長們應該記在心裡:第一、大人的心態要穩定,不要表現出猶豫不決的樣子。

第二、早上送孩子,一定不要讓孩子最依賴,最捨不得的大人去送。

第三、送孩子到幼兒園門口,大人要有決斷。

當然有小技巧,比如對孩子告別,說幾句悄悄話,以示告別;或者送一些像小貼畫之類的小獎勵。

這種固定的模式下來,孩子就慢慢接受了這種告別的方式,就能消除不安的情緒,順利入園。

主持人: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爸爸媽媽與幼兒園的溝通很重要。

平時家長應該如何與幼兒園老師互動和配合,才能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呢?

徐寧:

家長可以和老師交流孩子的基本情況,將孩子的總結或自傳給到老師,比如孩子的小名、性格、愛好、能力、生理健康等,包括最喜歡什麼玩具,最喜歡看什麼動畫片,能否自己吃飯、睡覺等,完整、客觀地告訴老師,讓老師比較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況,拉進老師和孩子的距離,更好了解孩子的情況。

一旦孩子出現各種狀況之後,老師會比較快地找到應對的方法。

主持人:

如果寶寶比較內向,在幼兒園不愛表達,不敢溝通,不合群,怎麼辦?

徐寧:

性格一方面是天生的,但交往是可以培養性格,從入幼兒園之前就應該開始了。

可以通過這幾點來幫助孩子培養:首先、讓孩子學會主動表達,介紹自己;讓寶寶記住自己老師的姓或名,建立和老師的關係;儘快幫助自己家的寶寶在幼兒園找到一兩個關係好的小夥伴。

當孩子有熟悉的人,從一兩個小夥伴開始,慢慢就擴大自己接觸的圈子,就能和大家更好地交流和相處。

主持人:

如果寶寶與小朋友之間出現的問題,比如受人欺負,或者欺負別人,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徐寧:

被欺負的小朋友,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把孩子之間的矛盾或摩擦擴大化。

畢竟孩子們之間的問題,往往是很小的矛盾問題,家長可以讓孩子把問題表達出來,很簡單的表達出來,一定要給孩子宣洩的機會,用商量和溝通的方法讓孩子表達出來。

但不要強化小朋友之間的矛盾。

當然班裡不乏有小霸王的孩子,遇到這樣的孩子,首先要找老師,最直觀的就是去告訴老師,同時對愛欺負的孩子提出抗議,但不提倡衝突,但不能處於弱勢、忍耐的。

更極端的小朋友,會打遍班裡的小朋友,其實是自己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方式,處於弱勢的孩子可以找自己關係好的小夥伴,給自己壯膽。

主持人: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慢,吃不飽怎麼辦?

徐寧:

這就要從日常家庭要培養,需要家長可以和寶寶協商溝通,從家庭環境下培養和鍛鍊孩子良好的就餐習慣。

一是給孩子固定時長、固定位置吃飯。

對於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情況,一定要在家裡強化訓練其自理能力。

二是請老師幫助孩子適應和小朋友一起按時就餐的問題。

如果是本身腸胃不好,或者牙齒有問題,這類就需要真正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主持人:

寶寶在幼兒園遇到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別的小朋友吵架,被老師批評懲罰,或者被冤枉而牴觸幼兒園,家長應該怎樣處理?

徐寧:

家長擺正心態。

克制不冷靜的狀態,心態要放平穩。

允許孩子表達,原原本本地講述清楚,當然,小班的孩子,說不清楚,但盡力地講述事情,表達宣洩孩子的心情。

和老師有溝通。

前提一定是不在孩子面前批評孩子,評判老師的對與錯。

家長可以通過家園聯繫本、微信、如果確實是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和孩子講道理;如果是孩子被冤枉的,請老師給孩子有一個表述,比如給孩子道個歉。

老師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權威性。

網友發問時間

網友996:

寶寶特別調皮,總愛欺負別的小朋友。

請問專家如何引導孩子友愛善良?

徐寧:

首先我不同意這個家長的說法。

不要輕易的給孩子貼標籤和下定義。

孩子有時會出現過激行為,孩子破壞性強烈的反映,和從小的家庭環境一定有關,換句話說,孩子在家裡一定通過這種暴力方式解決過問題。

攻擊性行為的孩子,有些情況下,是通過攻擊性行為吸引大家的注意。

家長應該適當地從幼兒園和家庭兩個方面加以引導,教給孩子不用暴力就能解決的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家長一定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改正矯正孩子的行為。

講道理解決不了的,當有這樣的行為,用孩子最喜歡最有興趣的事情和孩子交換,但不提倡以暴制暴,畢竟以暴制暴也是造成孩子攻擊性行為的一個原因。

(網友)baby:

我家寶寶還不到3歲,上小班,一開始是開開心心去上學,自從在學校摔了一跤,還磕了一點傷,就開始哭鬧,他還是要上學,但每次上學都要媽媽在學校陪上個把小時,才肯讓媽媽離開,我不知道讓他上學時對還是錯了,畢竟和他同齡的孩子上學的真不多,但是他又想上學。

徐寧:

孩子入園合適的年齡是滿3歲,不到3歲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還是有一定欠缺,會比班裡其他小朋友的能力差一些。

孩子一開始喜歡幼兒園新鮮感,但後來態度轉變,可能是老師關注的不夠,照顧不到,有沒有其他的小朋友笑話他等原因。

家長應該考慮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沒有得到安慰,是不是環境反差造成的?總之,要了解狀態,找到原因,解決問題。

(網友)upup:

孩子太愛上幼兒園了,連生病都不肯老實在家歇著怎麼破?

徐寧:

對寶寶說,如果你想更快地上幼兒園,就要更快地把病養好!還要告訴她,雖然你喜歡幼兒園小朋友一起玩,但如果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別的小朋友生病了,也就沒有人和你玩了。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映。

和朋友聊天,鬥智鬥勇,一兩句話解決。

(網友)豆包爸比:

孩子入園後很容易不喝水乾燥或者拉肚子,情緒也不好,不知道以後怎麼破?

徐寧:

剛剛入園的孩子,尤其是幼兒園比較活躍好動的寶寶,喝水不夠,要確保回家補充水分。

特殊的孩子,需要和老師溝通,讓老師特別注意孩子有沒有在該喝水的時候及時補充水分。

有些孩子腸胃本身就不好,因為環境的改變,會出現不適的反映,需要環境轉換的一個過程,家長要特別留意孩子腸胃的調理。

想辦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調整孩子良好的情緒。

如果真的是生理性反應,一定要看醫生或在家裡休息一兩天。

育兒神技get平台。

這裡有好玩又實用的短視頻+圖文,快來關注微信訂閱號育乎育兒(yuhuedu),每天送上各路養娃方法&妙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讓即將入園的孩子,愛上幼兒園

「我不去幼兒園,我不去幼兒園!」一到開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孩子哭鬧不想去上學不願意離開父母,特別是首次上學的寶貝們。還有的寶寶將情緒藏在心裡,表現為焦慮、情緒不穩定、寡言少語、寢食難安,甚至身體...

秘籍:值得每位媽媽收藏的入園六不問

【專業育兒知識經驗分享,讓您和孩子共同成長。歡迎關注,謝謝!】後天就過完了這個暑假,9月1日就要開學咯!家裡的適齡寶寶就要開始進入幼兒園了,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一般的幼兒園在暑假招生...

寶寶不想上幼兒園怎麼辦?

寶貝兒上幼兒園快一個月了,可是寶寶卻越來越黏人,不願意離開爸爸媽媽去幼兒園呢?作為父母應該預料到這種情況,寶寶剛上幼兒園都有這個過程, 開始兩天新鮮還行,後來就天天念叨不想上幼兒園。想想吧,現在...

寶寶入園季!媽媽不想去幼兒園!

寒假過完了,寶寶們又要回到校園了,但每到入園季,爸爸媽媽都特別發愁。因為每當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孩子就會用可憐的小眼神看著媽媽,然後說各種不願意上學的理由。比如:一天很長時間就都見不到媽媽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