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都愛模仿大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古怪的想法和行為,讓大人們無法理解,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其實家長不必慌張,孩子喜歡模仿父母是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
一般孩子模仿成人的年齡在2歲左右。
比如,女孩子看到媽媽穿高跟鞋也想試著穿,而男孩喜歡和爸爸一起開汽車、踢足球。
對孩子來說,他們認為最感刺激的事也是最願模仿的事,比如,學電視中的壞人,叼煙、打、殺、踢、斗、戴墨鏡,這時父母就要正確引導,使其模仿健康的東西。
如模仿醫生看病,像模像樣地給布娃娃聽診、開藥;還會用小推車推著娃娃去公園玩;或模仿擺家家,做家務活。
這種創造性模仿可增加他們生活知識,學會生存。
孩子之所以愛模仿最感刺激的事,主要是在大腦情緒記憶系統,比如額葉與邊緣系統就會存儲下來,相當於體驗的都是良好的感覺,這種良好的感覺,就像我們大人所感受的成就感、意義感、被認可感一樣。
孩子帶著這種興奮感、舒服感,指引著大腦不斷重複,表現的就是強烈的模仿。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開始是通過他看到、聽到、觸摸、聞到嗅到的感官系統對外部環境(人,物)信息進行接收,因為孩子大腦負責這些信息搜集的神經元(枕葉,顳葉和頂葉)出生時已經發育成熟,這部分是孩子愛模仿的基礎,而負責信息處理、邏輯想像這部分的是額葉神經元,這部分神經元在2歲才開始發育,快速發育期在3到6歲,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可以用體驗遊戲刺激孩子額葉發育,其模仿能力就會加強,刺激思維能力,孩子顯得聰明,愛問問題。
不過由於每個孩子的神經元聯結的活躍程度以及神經元數量的差異,導致每個孩子在信息獲取、加工、處理以及反應的時間就會出現模仿的快慢差異,就會出現有的孩子更主動,有的孩子偏被動些,所以家長就要結合個體差異,不能僅僅用聰明與否來評估孩子發育情況。
孩子在模仿也是在探究外界,關鍵在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強化他們的模仿能力。
比如,父母不正確引導,如果你又拒絕他們去模仿,孩子就很納悶大人能做,自己為什麼不能。
所以父母儘量不要在孩子跟前爭吵,也不要當孩子面抽菸。
比如,大人在打掃衛生時,也給小孩一個抹布,讓她們嘗試抹桌子。
還有學習收納玩具,讓寶寶參與到收集不玩的玩具中,有意模仿大人好的行為,幫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如果不希望孩子去模仿成年人的某些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把那些事情搞得很神秘,開誠布公地讓孩子去了解怎麼回事,好奇心沒了,自然注意力也就會轉移到其他方面。
同時,加你家長多和孩子說明行為的原因,幫助孩子培養同理心,也更好的學到其中的道理。
這比只做行為動作更好,孩子還能模仿家長的內心活動。
比如小學生會模仿其他人的口頭語、髒話或者口吃、頻繁眨眼等動作,家長不要大驚失色嚴厲禁止,這樣做會適得其反,加重孩子的好奇心和反抗心理,用表明態度、然後忽略的方式對待,等孩子的好奇心消失,這類行為症狀也會自然消失。
愛模仿才聰明?孩子的發育問題沒「la」麼簡單!後知後覺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行為,有的孩子必須摸著大人耳朵才能入睡,有的孩子莫名變得口吃,還有的孩子喜歡咬同學的手和腳……這些現象會讓家長覺得無法理解、擔心,甚至於焦慮。...
這幾種行為你家寶寶占一條,都說明大腦在快速發育,恭喜很聰明
文 | 幸孕姐寶寶在某一時期總會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有些寶媽認為這是在調皮搗蛋,其實你可能錯怪他們了。就比如說下面這4件事情,其實是聰明的象徵,寶媽要好好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