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子女以朋友身份相處不好,會誤了孩子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是個晚婚晚育的女人,我看過許多朋友帶孩子的經歷,也多多少少聽過些育兒的故事,總覺得她們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在交朋友,與孩子之間的忘年之交。

朋友A留學於美國,接受了西方先進教育理念,習慣了那裡的生活方式,覺得教育孩子不應該凌駕於孩子身上,那樣會過於壓抑孩子的天性,甚至毀滅孩子的創造思維,不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

她把她的理論實踐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和孩子交起了朋友,這在大部分中國家長眼中是多麼不可思議。

她說,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總是會以命令的語氣對待孩子,而很多時候,孩子並不能在父母面前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多數情況下,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是朋友A的觀點。

孩子到了開學季,但卻不想去上學,朋友A找來孩子詢問原因。

「我不想上學,你應該尊重我的選擇。

」這是孩子說的。

朋友A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也許這類情況經常發生。

「那你為什麼不想去上學?能告訴我嗎?」

「學校不好玩,而且老師經常要我寫作業,我不寫她就要罰我,這不公平!」孩子說得挺委屈的。

「你是認為老師不對嗎?」我很佩服朋友A的耐心。

「是的,她沒有經過我同意,就不能要求我做任何事。

」孩子表情很嚴肅。

聽到這裡,我算是明白了所以然了。

朋友A從來沒有教過孩子「在家聽父母,在校聽老師」的話。

而孩子從小就是生長在一個沒有長幼之分的家庭里,處處平等,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不願意去做,則有十足充分的理由可以去拒絕,因為他們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必須服從的條件和理由。

我不知道朋友A可以用什麼方法說服孩子,只知道無論她說什麼,她的孩子總會有理由來反駁,而且每個理由在朋友A的那一套教育理論里都顯得那麼的合情合理。

其實我並不反對朋友A的說法,而是覺得父母在與孩子交朋友的時候,應該把握度,比如事先和孩子約法三章,不能讓孩子「得寸進尺」,不能讓孩子有了懶惰、逃避、哭鬧的藉口和理由。

如朋友B好不容易懷上二胎,也趕上國家政策,正因為家中只有獨女一個,夫妻二人商量著和女兒說她將有弟弟或者妹妹的消息,哪知女兒不但沒有為此事高興,還大吵大鬧脅迫父母做出選擇,要她還是未出世的孩子,父母迫於無奈只好去醫院終止妊娠。

對此,我實在不理解朋友B的做法,這不相當於一家人合謀謀害了一個還未出世的新生命嗎?

通常孩子提出要平等,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父母過於苛刻,經常暴力對待孩子,提出平等是孩子的吶喊和反抗,孩子想要喚起父母對他的關注和尊重;

當孩子要求平等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做呢?

1、傾聽孩子的理由和需要,看看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要加以引導,儘量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2、平時多與孩子交流,多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只有真正了解孩子了,才能「對症下藥」;

3、多省視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是否過激與不當;

4、父母要適當管教孩子,在家中要給孩子樹立長幼有序的觀念,要善於運用身為父母的擁有的權柄,要讓孩子有所敬畏;父母要明白管教孩子,不是一種壓迫和控制而是保護和約束,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可以去嘗試,而什麼是不可以碰的,這是父母天生的職責。

父母和孩子交朋友,凡事商量著來,你以為這是愛,其實卻是一種變相的放縱,孩子不約束,將來進入社會,吃苦受罪的永遠只會是孩子,而父母只能「袖手旁觀」。

有感

父母和孩子交朋友,凡事商量著來,你以為這是愛,其實卻是一種變相的放縱,孩子不約束,將來進入社會,吃苦受罪的永遠只會是孩子,而父母只能「袖手旁觀」。

  • 文章由平台簽約作者原創首發於【德慧女子坊】公眾平台,學習女德、學習如何成為幸福女人關注【德慧女子坊】(dehnzf),免費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人父母,到底要不要跟孩子做朋友?

前幾天,在某論壇上看到一位寶媽求助:「我女兒都4年級了,自制力特別差怎麼辦?我倆都商量好的,放學先休息、吃水果,然後寫作業,但是她現在休息完了也懶得去寫作業,不管我再怎麼哄,就是磨磨蹭蹭不願意寫...

愛在左管教在右,才是育兒最好辦法

疼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因為過度的愛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失去童年自己歡樂。疼愛孩子但決不是縱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一定要大膽管教兒女,越說他們不正當的行為,把愛與管教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