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與孩子交朋友!協商式教育已破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日新聞報導武漢一個13歲的女孩兒,以自殺威脅父母放棄腹中胎兒,無奈之下懷孕13周的媽媽含淚去醫院終止了妊娠。
這一事件令許多父母扼腕驚嘆: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這個孩子被毀掉了。
這次她以脅迫的手段達到目的,以後她可能還會以自殺來威脅其他人,比如她未來的丈夫、孩子……」
協商式教育的破產
顯而易見,這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不願看到的家庭悲劇。
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女兒逼母打胎這個事件,又一次宣告『與孩子交朋友』協商式教育的破產。
」不久前在新浪博客、微博、公眾號上熱傳的一篇文章《千萬不要與孩子交朋友》(原文見頁底)一文中說:「單靠朋友關係,沒有正確的權柄運用,根本無法做到真正的管教。
作為父母,必須守住上帝賜給父母的權柄,好好行使對兒女的權柄。
」
新聞中女孩兒的父母,連生不生孩子這樣的大事都要依著女兒,看女兒的臉色,結果被女兒要挾左右,可以說是做父母的一場慘敗。
反思我們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尊重權威的意識?我們是不是什麼事都要跟孩子商量?我們是否好好珍惜做父母這份權柄,給予孩子所需要的管教,真正扶持孩子健康成長?
《千萬不要與孩子交朋友》一文中說:「一個撲向火的孩子,父母要立刻強制拉開他,而不是要耐心向他解釋火的危險,讓他自己選擇要不要摸火。
在人類的學習經驗里,很多時候,是從害怕開始的。
」古老的聖經里寫道:「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敬畏,是尊敬加上畏懼。
一定要先尊敬和畏懼上帝,才有可能明白上帝的智慧。
今日大多數管教的問題,包括這則聳人聽聞的新聞事件,都落在此處:次序搞錯了!我們拚命與孩子商量,想讓孩子明白,然後才要他們敬畏權柄,結果卻問題百出!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不懂,不願意或不敢運用權柄管教,沒有好好教導孩子認識權柄,與權柄互動,到了孩子上初中,到了青春期,發現不行了,才開始想要拾回父母的權柄,然而收穫的卻是痛苦與掙扎。
回到教育的根本
「父母培養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教育的根本一定要回到起初。
如果父母一切以孩子為中心,讓他吃好穿好,追求個人成功,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不會尊重別人,誰影響了我的利益、擋了我的路,我就要毀了他。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沸揚揚的復旦大學學子林森浩投毒案,還有這則女兒逼母打胎事件,都在為做父母的敲響警鐘——我們必須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在此起事件中,無論是女兒逼母打胎,還是父母含淚聽從,都反映出從孩子、到父母、再到整個社會對生命的不尊重。
13歲的女孩子,以死相要挾,既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別人的生命,這不只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我們整個社會迫切需要有所敬畏,學會珍惜別人,也珍惜自己。
「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不是為了他的個人成功,而是幫助孩子成長為有使命感、優秀品格與服務他人的人。
」羅堅老師說,「圍繞著這一教育目的,我們要重整家庭的秩序,從過去以孩子為中心,轉變成婚姻第一。
無條件接納孩子,在愛的關係里管教與訓練,讓孩子從小有一顆敬畏的心,尊重他人、接納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
原文:千萬不要與孩子交朋友
作者:馬睿欣
真正西方教育的精髓是愛和管教。
權柄不是控制,而是保護。
在愛和管教中訓練出來的孩子,才能做到個體的自由和群體的秩序共存。
大賣場裡,一個七歲的男孩想買某樣玩具,卻因爸媽阻止,要求到別的店去比較價錢,而當場發飆,當爸爸貼近那孩子,想好言相勸時,卻被他裹了一巴掌。
這位爸爸怕他再來一掌,抓住兒子的手,肚子又被踢了一下。
旁人開始圍觀,議論紛紛。
受過高等教育的爸媽和顏悅色地,將兒子半拉半抱入車。
回家後,續集怎麼演呢?
媽媽趕緊拿毛巾來,幫兒子擦掉一臉眼淚鼻涕,輕聲告訴他:「別生氣了,又不是不買。
」爸爸則一面拿出剛買的蛋糕切給兒子吃,一面說:「貨比三家不吃虧,這功課一定要學的,錢不容易賺呀!你自己仔細想想。
」
那天,這對父母一直耐心陪著,等到孩子氣消,恢復正常。
而對兒子打爸爸的事件,他們,都避口不再提起。
這位爸爸相信:孩子自己就有能力選擇對的行為,發揮原本就潛藏在裡面的優秀品格,父母,只需要在旁邊用愛心和耐心等候,當孩子脾氣過後,讓他自己反省出其中對錯,得到正確行為的結論,那,才是真正獨立。
這種把權柄管教當成高壓暴力,而完全不願意對孩子使用權柄的理念,根據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者,暢銷書籍作家,愛家機構創辦人詹母斯道母森(Dr.JamesDobson),和其它一些當今最有威信的基督徒心理學家的說法,幾乎可以說,就是直接把孩子送進青少年叛逆的推手。
對權柄管教的抗拒和誤用,源自對權柄的觀念錯誤。
權柄的正確解釋,是:從愛產生,用正確的方式施行出來的管制引導能力。
所以,父母從上帝那裡被賦予權柄,出於愛,透過正確的方式,去管制,引導,和保護。
現代很多父母說他們要當孩子的朋友。
坦白說,這種觀念並不正確。
我和三個孩子感情都很好,特別是老大,她的個性和某些喜好和我很像,隨著她的年齡增長,心志成熟,母女兩人之間的相處常常就像好朋友一樣,因著彼此信賴,欣賞對方,而可以一起商量,一起討論。
「媽媽,你可不可作我最好的朋友?」女兒曾經問過我。
「我很高興你可以對我像對好朋友一樣坦誠,知心,而且說實在的,有時,我真希望自己只是你的好朋友,就這樣和你聊聊天,談談心,多快樂!」我看著女兒答。
「作朋友,就不用管你,嘮叨你,挂念你那麼深,有時,還要為了你好,大大得罪你,惹你不開心!」我講給她,也講給自己聽。
「你是我媽媽呀!我知道你管我是為我好!」她貼心地答。
「所以啦!成為你的媽媽是上帝給我的福份,也是上帝對我的交託,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朋友,但對多數人而言,媽媽,只有一個。
所以我希望好好守住媽媽的職分和角色。
記得喲,多結交一些好朋友,而我,永遠是你的媽媽。
」我衷心祝福。
沒錯!親子之間可以存在友誼。
但是,父母不等同於朋友,父母的角色,無法被朋友的角色取代。
朋友之間只有對等的關係,沒有權柄,一切,都只能有來有往地交流,商量。
我深信,作為父母,必須守住上帝賜給父母的權柄,好好行使對兒女的權柄。
只有好好珍惜運用這份權柄,才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管教,扶持孩子健壯成長。
孩子三歲,四歲,甚至七歲八歲的時候,想用友誼來引導他,跟他商量,跟他解釋,期待他明白所有道理,這,也未免太勉強他了。
一個撲向火的孩子,父母要立刻強制拉開他,而不是耐心向他解釋火的危險,讓他自己選擇要不要摸火。
有一些媽媽告訴我,靠父母的權柄來處罰孩子是沒有用的,處罰只是讓孩子害怕,並沒有讓他們真正明白道理。
對,倘若父母只會用權柄來處罰孩子,那,不單沒有真正管教,而且還會帶來無止盡的懼怕和怨恨。
所以我一直強調:要正確的使用權柄管教,而不是放棄權柄管教。
不過,我也反對這種認為害怕沒有用,要真正明白道理才有用的理論。
父母不可能等到一個孩子明白刀為什麼會割傷自己,才讓他不隨便玩刀;父母也不可能等到孩子明白刷牙的道理,才讓孩子自動願意刷牙。
仔細想想,在人類的學習經驗里,很多時候,是從害怕開始的。
聖經沒有說「明白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而說「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
」
敬畏,是尊敬加上畏懼,而智慧,是一種徹底的明白。
也就是說,一定要先尊敬和畏懼上帝,才有可能得到明白上帝的智慧。
而今日大多數管教的問題就落在此處:次序搞錯了!
我們拚命要孩子先明白,然後才敬畏權柄,所以問題百出。
父母認為孩子小不懂,所以不願意或不敢運用權柄管教,沒有好好教導孩子認識權柄,與權柄互動,到了孩子上國中,甚至到了青少年,發現不行了,才開始想要拾回父母的權柄,運用權柄管教孩子,結果都非常辛苦與無效。
因為當孩子完全明白之前,他們已經先習慣對權柄的輕忽怠慢。
不懂得健康地敬畏尊重權柄,使孩子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一路辛苦。
孩子,總有一天要面對權柄。
這天,其實很快很快,快到開始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已經開始了!
內容來自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以下微信頻道:
貝媽育兒頻道:微信號:babyxt365
健康百科頻道:微信號:wshdaqu
女人時尚頻道:微信號:huaml99
育兒專家怒斥:父母這種強加的「禮貌」,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
美國心理學家傑里•維考夫提到,父母一般都不會以要求孩子尊重自己的方式尊重孩子。我們的教育方式往往把畏懼和尊敬混為一談。孩子覺得應該尊敬爸爸,是因為如果他表現不好,爸爸就會打他....這不是尊敬,...
家長們!你的孩子到底是被打了?還是被管教了?
關於孩子要不要打,聲音眾多:媽媽群里,大家的回覆也是各執一詞:「多大回事啊,我們小時候不也都挨過打,也沒見誰心理扭曲啊!」「不該打他,還這麼小,打了也沒用,長大自然就好了。」「特殊情況應該打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