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是父母的影響造成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從出生來到世上,最先認識的就是父母了。

孩子小時候都活潑好動,但是隨著年歲逐漸增長,孩子開始慢慢變得不愛說話,有什麼事也不願和父母溝通,甚至變得內向,原因就在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行為習慣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比如,很多做父母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工作時間長,每天都會很晚回家,孩子孤單一人,沒人陪伴,久了自然就養成不愛溝通的毛病。

還有一些父母每天工作非常辛苦,回到家了只想安安靜靜的歇一會兒,或是直接對著電腦,不理會孩子,孩子就會想,反正沒人關心,多說又有什麼用呢?

這些都是平時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太少所引起的,要想孩子不內向,最重要的就是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心裡有什麼話都願意與父母交流,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融洽親子關係,更能讓孩子在交流中學會溝通。

1、不用怕,去嘗試,我相信你能做到。


孩子面對陌生和未知的世界,雖然滿心好奇,有探索的慾望,但是體驗之初都會帶有幾絲畏懼和擔心。

當孩子在機遇和挑戰面前有所顧慮時,家長不妨放開手,鼓勵孩子進行嘗試吧。

2、爸爸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我們永遠愛你。

一直在父母的愛和鼓勵下成長的孩子,那種與生俱來的安全感正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動力。

當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懷和永恆的愛,孩子才能安心地勇往直前,而不是做事一度的依賴父母,內向,膽小,不自信,遇到困難就哭鼻子。

然而中國的傳統是感情比較內斂,很多父母一生也不會和孩子互說愛這個字的,這方面我們要學習西方,表達自己的愛是互相的,是美好的。

4、可以和我談談你感受嗎或者我能理解你。

不少媽媽都反映,孩子越大越變得越沉默,越大越不願意交流和分享,而且變得急躁,愛發脾氣,不懂得與同伴相處確實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並不容易,尤其是當他有了秘密空間。

這時,家長需要反思和轉變自己平時的言行。

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和要求,俯下身和孩子冷靜地談一談感受和想法十分重要,只有接納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你能理解他,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

5、做錯了沒有關係,下次你能做的更好,對嗎?

人難免犯錯,對成人來說如此,對孩子來說那更避免不了。

但有不計其數的人因為犯錯而止步不前,無法面對失敗的現實。

一個人真正內在的自信,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如果孩子因為犯一次錯而選擇放棄,那這樣的孩子絕對成不了大器。

家長不要害怕孩子犯錯,只有讓孩子體驗失利,才能鼓勵他繼續努力,因為成功就在不遠處。

小編我就有點內向,從小到大,只有和關係比較好的朋友才能聊的開,我覺得性格對以後的發展影響很大,如果我的父母從小就跟我溝通交流,跟我辯論,教育我要開朗,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知道這樣我現在的性格會不會不一樣?諸位小夥伴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和你說心裡話?你需要這6招!

父母和孩子多交談多溝通,關係親密,感情猶如朋友一般,是最理想的親子狀態。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許多父母卻無力的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跟自己說心裡話了。其實這個理想的狀態是有方法實現的,不妨試試先試試以下

孩子的自卑,大多來自父母5種行為

很多寶寶平時都是很聽話的乖寶寶,幼兒園的老師也經常說孩子懂事,但孩子就是害羞,遇到事情總擔心做不好,不自信。有的父母會認為這不是什麼大的問題,等到孩子長大了就會好的。但夢媽卻不是這樣想的,都說三...

發現孩子內向怎麼辦 如何教育?

內向並不是壞事,要觀察孩子的愛好;性格內向的人容易靜下心來潛心學習;無論性格內向還是外向,首先要心理健康。 首先要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常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幫助他建立自信心;其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