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父母何時出手直接決定孩子今後的人際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滑梯上,一個小男孩(1歲左右)往下滑的時候,後面的小女孩(3歲左右)一直推他。

於是,男孩的媽媽就把孩子帶到一邊玩。

可結果小男孩在滑梯下面爬的時候,那個推他的小女孩剛好從滑梯上滑下來,直接從小男孩腰上踩了過去。

小男孩哼唧了兩聲,貌似沒什麼大礙。

男孩媽媽就把他帶走了。

可半道上又不放心,撩開孩子的衣服看看,發現有點紅。

於是,她越想越生氣,又把孩子帶回到滑梯旁,要求那個女孩向自己兒子道歉。

於是,女孩的媽媽把她拉過去,強硬要求她向小男孩道歉。

小女孩顯然有點懵,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當然也不願意道歉。

僵持之下,男孩媽媽開始情緒失控,多次拉扯小女孩的衣服並吼叫。

此時,旁邊有幾個圍觀者過來勸架。

可是話沒說到位,架沒勸好,男孩媽媽反被激怒,甚至還打了勸架的一位媽媽。

被踩的1歲小男孩被媽媽的失控驚嚇到了,害怕得哭了。

踩到男孩的那個小女孩,也嚇得哭了。

……

後來,據說男孩到醫院拍了胸片,沒有問題。

事情終於告一段落。

整個事件本來很簡單,無非是兩個懵懂的小孩之間發生了一點交集,甚至還不能稱之為「衝突」。

真正的問題在於,後來介入的大人,包括男孩媽媽、女孩媽媽,甚至旁邊勸架的人,都採取了一些錯誤的方式去溝通,於是導致事情層層激化,矛盾和傷害都被過度擴大。

這個小新聞,其實照見了很多父母的影子。

其中,大人們在介入小孩衝突時步入的誤區,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在不斷觸及。

為此,許多父母都應該牢記以下幾個準則:

第一,別讓你的不當介入,最後變成對孩子的最大傷害。

這個誤區主要是針對男孩媽媽來說的,或者說,是針對孩子可能被欺負、被傷害的那一方來說的。

當看見或者判斷孩子可能受到傷害,第一反應是去保護孩子,這完全沒有錯。

作為父母,守護孩子不僅是責任,更是本能。

如果看到你的孩子因為被欺負,滿臉委屈地過來向你求助,那麼你有必要敏感地去關注和安撫孩子的情緒,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引導孩子自主解決衝突。

如果孩子一籌莫展,無力獨自解決問題,你有必要挺身而出,為孩子爭取回來他被侵犯的權益。

你的介入行為可以向孩子確認:爸爸媽媽是跟他在一起的,他是安全的。

然而,現實中更為常見的情形是,孩子並沒有上述的「被欺負」感受。

比如,上面新聞里的1歲小男孩,他可能並沒有「被欺負」「被傷害」的感受。

再比如,一個孩子手裡的玩具被另外一個孩子奪走,但並沒有情緒波動,只是轉個身,改玩別的去了。

這也不存在被欺負、甚至是好欺負的問題。

他只不過對於被搶走的那個玩具,沒那麼喜歡和執著罷了。

還比如,兩個小傢伙撕扯、扭打,眼睛有些敵意又有些興奮地盯住對方,彼此戰鬥力也不相上下,打完後,他們很快還能和好。

這也不存在欺負與被欺負的問題,他們甚至很享受,覺得打架真的很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子相互打鬧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打鬧中受傷了家長一定是會很著急的。更何況,有的孩子根本就是乖乖的,結果卻被別人家的淘氣包欺負來欺負去,哪個當家長的能忍受的了!

當寶寶受欺負時,父母這樣處理更巧妙

文|文兒昨天去商場,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小女孩比小男孩個子高一個頭,於是這個小女孩撞了好幾次這個小男孩,起初男孩媽媽以為是不小心撞的就沒在意,可是後來小女孩繼續又撞了幾次,男...

孩子強大內心的養成計劃

每一個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強大的內心,自信,獨立,勇敢,擔當,堅韌。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發現孩子並沒有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時,我們會感到...

再談小孩子和小孩子打架,家長該怎麼辦

十一假期中發生在身邊的一件事,有個朋友帶孩子在遊樂場玩時,看到兩個四五歲樣子的小男孩打架,其中一個抓另一個一下,另一個就反過來打對方一巴掌,然後就引來兩位媽媽的到來,然後兩個媽媽就開始對罵,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