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場發飆媽媽:這一定是你人生最想刪掉的一段視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這兩天除了白百合事件,相信你的朋友圈還被另一個視頻刷屏了。

視頻里,一位媽媽非常憤怒地要求一個小女孩道歉,原因是小女孩從自己兒子的身上踩過去了。

但小女孩及家長的道歉好像並沒有消解這位媽媽的怒氣,反而從怒罵到動手拉扯小女孩兒,甚至跟旁邊勸解的路人打了起來……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完的時候是感覺有一點不舒服的。

那位媽媽的憤怒和失控讓我隔著螢幕都感覺有點可怕。

視頻出來以後,有很多網友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

有人說,這個媽媽好恐怖,如果是自己遇到的話,得抱著孩子趕緊離開。

有人說,這個媽媽太過分了,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態度,小孩子基本都不是惡意的,大人卻瘋了一樣苛責孩子甚至對孩子動手。

還有人說,小女孩兒及家長的道歉完全不真誠,這應該也是觸怒那位媽媽的原因。

另外,視頻里小女孩還對其他小朋友有推搡行為,估計平時就是沒被教育好的熊孩子。

當然,對這位發飆媽媽表示理解的人也特別多:自家孩子受了欺負,任哪個媽媽也不能坐視不管啊。

對於這位發飆媽媽的憤怒我很理解,自家孩子被大一點的孩子推搡、踩踏是一件挺危險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意外。

除了擔心孩子的安全,自家孩子是身上掉下來的肉啊,平時磕一下碰一下都心疼得不行,現在出門在外被欺負了,能不生氣嘛!

暖暖小時候也遇到過被小朋友推搡、拍打、強行搶奪玩具的情況,我也會很嚴肅地跟孩子或家長表明我的不滿和氣憤。

如果這時候有人跟我說,你是不是太計較了?我絕對會反駁:暖暖是我的寶貝女兒,受到委屈和傷害我憑什麼不計較,我又不是聖母。

為保護自己的孩子而對外表達自己強硬態度乃至撕逼,我覺得是母親的天性,也是每個媽媽的權利。

但!像視頻里這位媽媽的這種方式,我絕對不贊成!

2

我特別心疼視頻里的那個小男孩,一開始他好像並沒有哭,情緒感覺還算穩定的。

但隨著他媽媽的情緒越來越激動,隨即開始拉扯時,孩子放聲大哭,但又站在那裡一動不敢動。

你能感覺他明顯被嚇到了,特別無助特別驚恐,只有通過大哭來向大人求助。

如果他再大一點表達能力再好一點,我覺得他說的一定是:「媽媽,別吵了,媽媽,別吵了!」但是,他媽媽卻沒回應他,還在一再加大火力釋放自己的憤怒。

直到看到孩子被爸爸抱起,我才稍稍心安一些。

孩子最怕的是什麼?是跟小朋友起衝突嗎,與小夥伴一起玩受了委屈嗎?好像這些在孩子的世界裡並不算什麼重大事件吧,常常見鬧彆扭的兩個小朋友,第二天起床來又一起嘻嘻哈哈分享彼此的玩具了。

但是,有關媽媽的事情不一樣啊。

在孩子看來,媽媽是有關親密感、安全感、信任感的一切啊。

媽媽的情緒是孩子的晴雨表,媽媽寧靜,孩子會更平和,媽媽笑顏多,孩子也更容易開心。

但是,當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變得暴躁、瘋狂、猙獰,可怕得完全不認識,所有關於媽媽的溫暖親密都瞬間崩潰了,我想像不出那一刻的孩子有多恐懼、無助和絕望。

我相信這位發飆的媽媽是保護孩子心切,但當她的情緒越來越失控,她的保護變成自己情緒的發泄,而忘了什麼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護。

與這位小男孩一起大哭的還有「犯了錯誤「的那個小女孩。

在被發飆媽媽幾次用力拉扯之後,很明顯也是被嚇到了。

小女孩兒在視頻里表現得好像是比較好強,對其他小朋友也有推搡動作,我們相信發飆媽媽所說的踩踏了小男孩也是事實。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推搡和踩踏的行為都不太友好,也很容易造成危險,我覺得發飆媽媽有權利要求小女孩兒道歉。

小女孩兒及家長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些批評和改正的責任。

但是我想,承擔責任不包括被發飆媽媽嚴苛到近乎挑釁的責罵,以及後面多次的推搡拉扯。

保護自己孩子沒錯,但是因此不惜傷害他人的孩子,我想這不是正義,而是另一種「欺負「吧。

3

其實,這次視頻里發生的事並不偶然,當媽媽的都知道,小孩子一起玩,特別是這樣的公共遊樂場所,發生衝突是經常的事。

怎麼辦?

躲,害怕孩子會變得懦弱,以後會遭受更嚴重的欺負。

憤然回擊,又怕孩子學到了暴力卻沒學好分寸,以後變成熊孩子。

我也曾經跟不少的朋友討論過這件事,雖然最後大家的結論都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和所處的環境不一樣,解決衝突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對於類似事件,我們還是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來解決。

預防衝突也許最重要

其實沒有人是願意發生衝突的,所以如果可以預防衝突的發生,是最好不過了。

家長多陪同是預防孩子發生衝突的最好方式。

雖說我們平時說大寶寶小寶寶,其實也就是其中一些寶寶年齡相對大一點而已,但頂多也就幾歲啊,幾歲的孩子確實沒辦法懂那麼多,所以遊樂場才會有「家長陪同」這一規定。

孩子的行為比較單純,發生衝突往往是因為爭搶一個玩具,或者一個玩耍的機會,旁邊有家長陪同更容易預見孩子接下來的行為,可以在孩子發生衝突前引導或制止。

另外,多注意容易發生意外的因素,也可以減少衝突的發生。

像視頻里那個被踩到的小寶寶,到更多年齡相仿的小寶寶玩耍的區域活動,可能相對更安全。

暖暖2歲多的時候去遊樂場玩,我基本不敢把她放到大寶寶多的蹦床上玩。

如果孩子想要玩滑梯這樣大寶寶小寶寶都有的設施,家長可以充當起秩序員的角色,儘量減少衝突的發生。

對於孩子來說,有秩序員的遊戲,也會更有趣。

解決小衝突還是多交給孩子吧

我總是覺得孩子間的衝突還是多交給孩子更好。

小明推了小紅一下,所以小紅一定受到傷害了嗎?說不定小紅完全沒有在意呢。

暖暖小時候有一次在沙池玩,旁邊一個小男孩一直向暖暖身上擲沙子,我當時挺生氣的,但是發現暖暖低頭在玩自己的,根本沒有理會。

小男孩扔了一會兒又去玩其他的了。

如果當時我過去嚴肅制止小男孩,說不定會嚇到兩個小朋友。

就像視頻里的那個小男孩,受到媽媽帶來的驚嚇遠超過了小女孩踩了他一腳。

當然也肯定有打疼了弄哭了之類比較嚴重的衝突。

暖媽覺得,在確認孩子的安全之後,可以主導孩子自己決定是原諒對方,還是懲罰對方。

懲罰對方可不是動手哦,而是拒絕跟對方玩耍、拒絕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對方、大聲警告對方、要求對方道歉等等。

不過孩子做任何決定,家長都記得站在孩子一邊,不強求孩子表現大度,也不逼迫孩子去懲罰對方。

嚴重衝突以孩子的安全為主

如果遇到熊孩子或者發飆媽媽,我的觀點是要以孩子的安全為主。

首先確定孩子是否受到嚴重傷害,如果有,以救治孩子為先。

爭論事情時,注意避免言語挑釁和肢體衝突。

人在氣頭上,很容易就被激怒,然後衝突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個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其實是孩子,別逞了一時的痛快,卻讓孩子受傷,就得不償失了。

有必要時,可以報警,求助警察。

如果遇到特別蠻不講理,叫警察也來不及呢?說實話,我是會帶著孩子逃跑的,媽媽的世界裡沒有慫不慫這個概念,孩子安全才是最靠譜的事。

另外,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被踢了一腳、被拍了一下,我們知道不嚴重的,但就是忍不了這口氣啊,我的寶貝怎麼能由你們欺負呢。

所以,我們不願意原諒,仿佛寬容就是吃了虧,以後孩子會一直吃虧。

事實上,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學會化解內心的憤怒和仇恨,會讓孩子的世界更溫暖更美好。

別讓孩子害怕地告訴我們說:媽媽,你變成了一隻可怕的怪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評價兒子被踩,母親咆哮猛拽女童?

4月12日,微博上熱傳了一個視頻內容是在杭州餘杭一商場的遊樂場內因為一名女孩誤踩了一名1歲左右的男孩導致男孩的母親失控咆哮、儀態盡失。報導引用了一段長達64秒的視頻,視頻中,小女孩的媽媽一直在道...

擔心孩子受欺負?那就教會他「打架」!

孩子與人發生衝突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孩子有沒有被欺負?受傷了沒有?是哪個熊孩子乾的?……孩子間的衝突一直是令父母們頭疼的難題。孩子被欺負了吧,自己心疼;教孩子打回去吧,又覺得並非明智之舉;不...

女兒遭3個男孩欺負,媽媽做法讓人吃驚!

公園裡,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4歲小女兒在公園遊玩,媽媽坐在樹底下看書,小女孩在草地上奔跑。孩子一邊跑一邊咯咯笑著,突然一聲呵斥:「小妞,走開,不要擋住我們的路!」小女孩還未反應過來就被推倒了,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