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批評不管用?給你支5招收奇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犯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批評聽不進去,同樣的錯誤屢屢犯,怎樣批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區分不同場合

在教室等公眾場合當著眾多人的面批評孩子是不合適的,要注意孩子的感受,換一種場合批評會更好。

孩子再小也是愛面子的,批評孩子,首先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自尊心的孩子,才會努力地改正錯誤。

在家裡,孩子犯了錯被父母批評一般是樂意接受的,不存在丟面子的事。

如果是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在許多熟識的同伴朋友面前,孩子不希望父母讓他丟醜。

如果當眾批評,孩子很容易產生牴觸情緒。

年齡大的會當場頂牛,令父母難堪,年齡小的也會動用「哭」這個撒手鐧討別人同情和聲援以示對抗,最終投降的往往是父母。

2.注意孩子特點

膽大外向的孩子,活潑好動,面對批評能夠當場認錯,過後依然我行我素,對父母的批評全然不放在心上。

批評這樣的孩子時,態度應該嚴厲一些,而且要跟蹤監督孩子的行為;

內向膽小的孩子,對自己的父母有畏懼感,父母的每一句話都會奉若聖旨。

批評這樣的孩子時,語氣要輕柔一點,可以和氣地多詢問多傾聽,拿好孩子給他做榜樣即可。

3.照顧孩子情緒

孩子犯的錯各種各樣,犯錯時的情緒也會千差萬別,有時情緒平靜,有時情緒強烈。

犯錯時的情緒狀態,對父母批評的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

一些情緒強烈的錯,如孩子剛剛和別人吵了架,父母先不要急於批評孩子,這樣只會火上澆油適得其反。

可以採用延遲批評的方法,先溫婉地勸說,把孩子從激憤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待孩子冷靜下來後再批評。

影響孩子犯錯後情緒狀態的還有對錯誤的認識,有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內心充滿懊悔。

這種情緒狀態是批評的最佳心理基礎,有時候父母一句理解寬慰的話語就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對於明知犯了錯卻拒不認錯的,批評的態度自然要嚴肅才行。

4.直擊錯誤要害

許多父母在孩子犯錯時一時性急,沒弄清原因就對孩子稀里嘩啦一頓批評,結果話說得不少,卻沒有戳到關鍵處,批評的效果大打折扣。

「批評」這兩個字,「評」是「批」的前提。

父母在批評孩子前,先要評估一下孩子犯錯的動機是什麼,原因在哪裡,嚴重的程度如何,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批評時,要先和孩子做深入的溝通交流,幫助孩子認識到哪裡做錯了,再直擊錯誤要害提出批評,話語不要太囉唆,但要擲地有聲,這樣的批評,孩子才能真正認識到需要改正的地方,也才能心悅誠服地下決心改正。

5.爭取一次到位

人在接受外界某種刺激時,最初的應激反應最強烈,隨著刺激的次數不斷增加,應激反應的程度就會慢慢衰減。

所以,對於孩子的某些錯,批評一次就夠了,不可過多過濫,倒是在孩子對改正意見的執行上,需要父母持之以恆的監督。

年齡小的孩子,面對父母的嚴厲批評,哭不僅僅是一種示弱,更是一種主動的防禦策略,用哭當武器向父母發起主動進攻。

所以,對於「一批評就哭」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不為所動,堅守底線,爭取一次性收到效果。

父母若是心慈手軟敗下陣來,會增加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難度,孩子意識到你的軟肋,下次你的批評就會大大失效。

孩子「犯錯誤」是常有的事,也是人生的「必修課」,而適當的批評,可以使孩子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幫助孩子上好人生這一「必修課」!

智慧山:育兒先育己,陪孩子一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們如何教育犯錯後的孩子呢

家長每天都會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的教育。如果批評的方法不當,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暴自棄或叛逆的性格。有分寸的批評不該缺位。

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

老話說的好,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平時我教育孩子也是犯了錯誤,怕只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的改正就是好孩子。

家裡的孩子犯錯誤後,媽媽一定會說的話!

很多父母都有一個疑問:孩子犯錯後,到底要不要批評?怎麼批評才能既不打擊孩子的自信、挫傷孩子的自尊,又能起到教育的目的呢?孩子犯錯後,批評是可以的。正確的批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