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批評孩子批評不當,等於「扼殺」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原因,以後能夠避免。

但實際上,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打一頓也還是不管用。

孩子犯錯了,到底該如何管? 現在的教育為什麼提倡鼓勵式教育,反對批評式教育?因為批評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容易造成自卑。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多進行鼓勵引導式,而不是一味地批評。

讓我們先看看家長在批評孩子時的幾種現象與特點。

(1)批評情緒化

一旦孩子出現過失的時候,家長的表現通常是情緒激動,臉色發青,手指指如劍,眼睛發直,瞪大。

聲音分貝高,語言速度快,一陣狂風暴雨,真可謂酣暢淋漓!好了,說完了,罵完了,心裡也痛快了,也平衡了。

而您可能不知道,當家長大費口舌的時候,大多孩子心裡算計的卻是:「現在是罵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罵完了!」家長在呵斥孩子的時候也會突然停下來問:「你聽明白沒有?」孩子馬上反射說:「聽明白了!」「記住了沒有?」「記住了!」「以後還犯不犯?」「不犯了!」這時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為了早點結束這場暴風雨。

(2)批評泛濫化

有時候,我們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聲音慷慨激昂,語速飛快,大腦活躍,思維跳躍,聯想豐富,上綱上線。

比如說本來就是個打了碗的事情,就能從這件事想起從前丟鑰匙、丟錢、丟面子(因為測驗考砸了),還能扯到打架、看電視、玩遊戲等。

總之,只要能想起來的事就可以像電影鏡頭一樣重放。

真可謂,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直說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腦袋一低,心想:你愛說啥說啥吧!也不嫌口渴?哼!批評要有針對性,對當前的問題有什麼說什麼,就事論事就好了,而絕不可責備這次過失,連帶以前老帳也一併算上。

這種把「陳年老帳」重提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家長感到厭煩、討厭和憎惡,而且由於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沖淡了當前主題,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視。

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長說著說著就停下來了,怎麼了?原來是一下子忘了該說什麼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說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氣糊塗了!」試想,這樣令孩子懷恨又游離主題的批評怎麼可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3)批評急躁化

有許多時候是這樣的,孩子甚至還沒意識到錯誤即將或已經來臨,還不能深刻意識到錯誤能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的家長卻已經急不可耐,氣不打一處來,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者「不知者還不為過」呢!人犯錯誤是正常的,而頭一次經歷某些事情的時候犯錯更是正常的!但家長卻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體驗錯誤,嘗試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麼錯,批評和責備就已經接踵而至。

這種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進的批評,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小編總結:孩子犯錯的時候並不是不能批評孩子,但是批評孩子要站在教育的角度。

避免出現急躁,過於情緒化的現象。

要有耐心的教導孩子,告訴孩子以後應該怎樣做,並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會導致什麼後果。

這樣才能批評變得有效。

孩子犯錯,父母理應批評,但如何才能讓孩子誠心接受批評且不傷害孩子呢?本文為你帶來幾個技巧,父母們一定要掌握好。

注意時間和場合

孩子做錯事要批評,但批評孩子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場合,在早上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整天的心情,在吃飯的時候批評,會使孩子沒有食慾,使健康受到影響,在睡覺前批評會影響孩子的睡眠,這三個時候家長是要注意的,而批評的場合也很重要,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在同學或在親戚面前批評他,會讓孩子很沒有自信心,也讓他感覺到很沒有面子,長期這樣,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讓自己冷靜下來

孩子犯了錯,父母難免會很煩燥,在情緒控制不了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對孩子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例如打孩子,或說出難聽的話,相信這是很多父母都遇到過的事,但這樣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要批評孩子前,家長應要冷靜下來,只有強迫自己冷靜,才能對孩子犯的錯做出正確的判斷,找出有利於的解決問題方法。

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孩子犯了錯是有很多原因的,有可能是無心的,也可能是因為態度造成的,家長不要一味的認為是孩子的錯,一味的對孩子進行批評,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讓他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或者問清楚犯錯的緣由,這樣家長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孩子犯錯的原因,批評孩子要有針對性,這樣也能夠讓孩子誠心的接受你的批評。

進行自我批評

孩子都會模範父母的一舉一動,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做錯事,父母都會有一定的責任,在批評孩子時,不要只怪孩子,父母應在批評孩子前要先作自我批評一番,如,你做錯了,也不能全怪你,爸爸媽媽也有責任,只怪平時太忙,對你不夠關心,等等,這樣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這樣進行自我批評,還可以教會孩子以後勇於自我批評和敢於承擔責任的良好品質。

給孩子心理上安慰

孩子做錯了事,心情和情緒都會比較低落,特別是受到父母批評後,心情更受到影響,父母在批評完孩子後,應給予心靈上的安慰,孩子得到安慰後會對自己充滿信心,父母批評孩子後可以從語言上安慰,說些安慰的話,如「沒關係,犯了錯只要改正過來就行了,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只要懂得改正就是好孩子」等等的話,也可以用行動來安慰孩子,例如給孩子一個擁抱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愛他的,同時會很快平復情緒。

家長們,在教育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找對方法,不然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及心理陰影。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本人中學高級教師多年一直從事一線教學工作,關注我的頭條號,希望能為你解答學習上的困惑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

我每天會在頭條號分享一些關於學習方法、提分技巧、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

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點,而是傳授好的學習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課堂:孩子犯錯了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

幼兒教育網表示,如今的孩子教育都開始轉向「鼓勵加油」教育,不是「批評指責」教育,然而太多的鼓勵讓孩子鬆懈,讓孩子滿足,適當的給孩子批評指責,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錯至關重要。希望家長注意這一點。一、...

孩子不聽話,父母這樣做,比打罵孩子管用多了

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經經歷過父母打罵的家長,沿襲了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也會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些家長也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麼就理所應當,然而,...

家裡的孩子犯錯誤後,媽媽一定會說的話!

很多父母都有一個疑問:孩子犯錯後,到底要不要批評?怎麼批評才能既不打擊孩子的自信、挫傷孩子的自尊,又能起到教育的目的呢?孩子犯錯後,批評是可以的。正確的批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進步成長...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因為你不會批評!

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惜在現實中,只有孩子犯了錯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評。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常犯錯?因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錯?當然,都不是!因為我們父母的眼光總是跟隨著孩子的身影。孩子所有的舉止基本上...

批評孩子有技巧,以下6條要記牢!

昨天《你會批評孩子嗎?這些 「破壞性批評」方式要不得!》發出後,後台收到很多育友留言,大家都說更想了解一下關於批評孩子的一些技巧,今天就給大家繼續做個分享,一起來看看吧。孩子由於年齡小,判斷事非...

批評孩子的方式正確嗎?避免錯誤因素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批評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家長們應該認識到批評教育有很多方式需要去注意,否則就可能起到反作用。所以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不斷提升管理素質的過程,下列幾種現象十分值得家長去注意。

批評孩子要避免出現四種現象

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原因,以後能夠避免。但實際上,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打一頓也還是不管用。孩子犯錯了,到底該如何管?1、批評情緒化...

幼兒教育:家長批評孩子的藝術與學問 !

幼兒教育網指出,孩子由於年齡小,判斷事非的能力不強,經常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地對孩子橫加指責,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對的;對孩子一味地姑息遷就、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極為有害的。學會批評孩子...

「打孩子」是個很好的教育方法嗎

導語很多父母應該都有這種體驗;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東西,不買的話就坐地上又哭又鬧。到別人家去會亂翻亂動,甚至上人家沙發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父母生氣了,回到家就把孩子痛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