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害子,家長的這六種行為,將會毀了孩子一生!可你還在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鑫鑫媽說:她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把兒子教育好。

鑫鑫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總覺得虧欠他,上初中離城裡方便,就接過來跟我們一起生活。

我就是太慣他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沒責任心,在學校不守紀律,不學習,讓老師校長生氣操心,花錢如流水,還沒有上進心,幾乎所有的壞都讓他占了。

還挺會頂嘴的,有時候把我氣的,恨不得趕出去,,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太多這樣的情況,讓無數的父母手足無措。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愛和溺愛的界限太模糊,很多時候都分不清楚。

縱然有一萬個不想溺愛孩子的心,但總會因為各種原因,做了溺愛孩子的事情。

而這七種行為最常見:

1、特殊對待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寵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特殊對待也變得再正常不過。

任由孩子吃獨食,只要是孩子喜歡吃的,哪怕一個人霸占著一盤菜,父母也不會多說半句。

總覺得只要孩子喜歡吃,那就讓他多吃點,家裡沒人跟他爭搶。

任由孩子我行我素,喜歡的獨自占有,不懂得分享,長此以往,這樣的孩子只會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2、過分關注

父母關注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也有益。

但是,如果父母以孩子為中心,過分關注孩子,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只會有害無益。

你會發現,一家人慢慢的都會圍著孩子轉,典型的溺愛行為。

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很容易玻璃心,抗壓、抗挫能力弱,很難融入集體。


3、有求必應

很多家庭,獨生子女就成了寶。

對於孩子的要求毫不猶豫地加以滿足,孩子要什麼父母給什麼,父母就像孩子「小倉庫」。

孩子只會覺得幸福來得很容易,根本不懂的勤儉節約,不懂得財物的來之不易。

因為只要沒有了,伸手向爸媽要,爸媽就會給。


4、生活懶散

對於疼愛孩子的父母而言,孩子好不容易能放個假,一定會任由孩子的熬夜看電視、早上睡到大中午,作息時間完全被打亂。

孩子養成生活懶散的習慣,不僅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還會使孩子染上好吃懶做的惡習。

這樣的孩子缺乏上進心,不僅很難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即使在生活上也是虎頭蛇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目標,沒有理想。


5、討價還價

在要求孩子做某事的時候,孩子常常要父母滿足願望才肯聽話,小小年紀就學會討價還價。

甚至有時候為了哄孩子吃飯,父母還要額外答應孩子幾個條件,這樣的孩子不懂得承擔責任,看心情做事,缺乏主動精神。

這樣慣著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做事可以講條件,常常會說「讓我做可以,不過你得答應我……」,當孩子到達這種不可收拾的地步時候就晚了。


6、包辦代替

有些父母為了提高效率,常常會替孩子做好一切,比如穿衣、穿鞋,甚至洗臉,以至於有上了大學還把衣服打包寄回家讓父母洗的新聞事件。

全盤包辦只會讓孩子失去行為能力鍛鍊的機會,沒有獨立生活和自理的意識。

步入社會必定會受挫,落後於他人。

執行力弱讓孩子很難得到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小結:疼愛孩子本無可厚非,但是溺愛孩子,將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窮養還是富養 看看這個

一、細數那些敗家子 現如今,被冠以「富二代、官二代、紅二代、星二代」等某某二代頭銜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他們的父母不是資產雄厚,就是高官、明星、著名文人出身,所以他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並被父...

這些溺愛的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以下7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每個家庭可能都會遇到一些,...

孩子有這4種行為,是被寵壞了!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奶奶帶著孫子在小區樓下玩,小孫子用手一片片的往下扯月季花的花瓣,邊扯邊數個數,「一片、兩片、三片......」好好的花朵被撕個七零八落。有路人實在看不過去了,提醒奶奶制止孩子,...

這些溺愛孩子的行為,招招毀了孩子!家長注意

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艱苦經歷的影響,將自己的一切希望繫於孩子身上,視孩子為掌上明珠,產生了「絕不能讓孩子遭一點罪、受一點委屈」的心理,儘量滿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對孩子的溺愛可以說是很多父母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