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你還在打罵?正確引導才是最佳教育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好友小敏閒聊時對我大倒苦水,平日裡4歲的兒子由退休的婆婆帶,出於長輩對孫子的疼愛,婆婆對兒子有求必應,要啥買啥,孩子都四歲了依然需要婆婆餵著吃,一點都沒有自主能力,孩子平日裡給寵慣了,一點不滿足要求就大喊大鬧。

昨天,更是把吃完零食的袋子以及果皮胡亂丟棄,小敏說了一通孩子不予理會後小敏就把孩子打了一頓,果然,孩子響亮的哭聲立馬引來了婆婆,孩子看見奶奶來了有了靠山之後哭的更厲害了,接下來就又是婆婆各種誘哄......

看著我一臉的不解小敏一副過來人的口吻:「結婚後千萬別立馬要孩子」、「婆婆帶孩子不能忍」、「小孩子千萬不能寵,該下手就得下手」......讓我哭笑不得。

其實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論是批評教育還是表揚教育只要適度都不為過。

孩子在犯錯時,如果能夠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比簡單粗暴的乒桌球乓來一頓要有效的多。

一、批評加引導

孩子在犯了錯誤之後,家長可以在旁邊給以指導,讓他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告訴他為什麼不正確以及這樣做帶來的影響。

例如小敏如果對亂扔垃圾的兒子說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因為你亂扔垃圾會影響家裡的整潔,扔下的果皮還會容易讓人踩到滑倒,讓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不好的。

能夠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以後及時改正,告訴他垃圾要扔進垃圾桶里,並親自示範,這樣耐心的講解孩子也會從中吸取教訓,獲得經驗。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記住,下次這樣的事情他就不會再做了。

二、安慰加鼓勵

孩子平時做錯了事情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本身孩子心理已經處於一個受挫狀態,渴望得到家人的安慰和鼓勵,如果回到家裡,對於他最信賴的家長沒有做出相應的安撫反而對孩子進行批評,孩子的情緒會更加低落,嚴重的還可能引發孩子產生牴觸心理,他不再願意去學校或者無心學習,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不開心,不積極主動,他會規避讓他受挫的事情。

如果家長在孩子受挫後採取安慰的方式,明確的告訴孩子,做錯了事情只要改正了,下次不要再犯,你依然是個好孩子,而且,從失敗受挫當中獲得教訓會讓孩子記得更久遠,這也是一種收穫。

多鼓勵孩子,讓他儘早的從受挫的情緒當中走出來,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讓他成長很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正確批評孩子的玄機,您掌握了嗎?

孩子做錯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揍一頓?孩子做錯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一頓?孩子表示:「寶寶心裡苦啊!」,「流星拳」、「無影腳」還是「唾沫星子」對孩子來說,哪個滋味都不好受。

家裡的孩子犯錯誤後,媽媽一定會說的話!

很多父母都有一個疑問:孩子犯錯後,到底要不要批評?怎麼批評才能既不打擊孩子的自信、挫傷孩子的自尊,又能起到教育的目的呢?孩子犯錯後,批評是可以的。正確的批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進步成長...

不要拿昨天的錯誤懲罰今天的孩子

大家肯定經歷過一些場景:1、爸爸:知不知道哪裡錯了?我:不知道啊。爸爸:竟然還沒認識到錯誤,啪啪啪。2、爸爸:知不知道哪裡錯了?我:知道了。爸爸:知道了你還犯錯。啪啪啪。3、爸爸:知不知道哪裡錯...

當孩子犯錯了,家長的這種方法最有效解決問題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老師批評孩子要講究藝術,注意方法。正確而合理懲罰方式不但能夠幫助孩子制度有助於孩子及時改正錯誤,還能讓形成孩子的堅強性格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那麼,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該怎...

家長批評孩子要講究技巧

每個孩子都容易犯錯誤,並且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家長適當的批評指責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訓斥,甚至體罰,結果會收效甚微或適得其反。教育專家指出,家長批評孩子要講究藝術性,教育效果會好很多。下...

孩子犯錯了 「4不」要知道

是人總會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是缺乏經驗的小孩子。其實,犯錯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且,犯了錯並不要緊,重要的是孩子犯錯之後是否懂得如何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