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溺愛擋道,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媽媽餵養母乳或是奶粉,因為那時的孩子還沒有能夠獨立進食的能力。

可是現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長心頭寶,爺爺奶奶的心頭好,巴不得每次吃飯都親自餵到嘴裡,一口一口看著孩子吃完才叫安心。

這可萬萬使不得!

寶寶在一歲左右家長就該教會他們獨立吃飯了,孩子一直處於被餵飯模式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危害。


一、長期餵飯的危害

1、 孩子不能準確明白自己的食量,每次家長餵飯都會覺得越多越好,漸漸地孩子的胃被撐大,消化功能受到影響。

2、 孩子咀嚼節奏和家長餵飯的節奏不能一致,導致咀嚼次數不夠,對腸胃功能也造成傷害。

3、 孩子幼時自主吃飯可以鍛鍊他們的肢體協調能力,刺激腦部神經發育,而替他們完成吃飯動作無疑是在阻止他們的成長。

4、 造成心理上的依賴性,潛意識裡覺得家長會替他們做好所有事情,很可能養成後期的一個拖延症和懶惰行為,並限制自身能力發展。

5、 容易引起孩子厭食,家長給孩子餵飯時他們就三心二意去玩別的了,所有注意力都在玩耍上,本該是吃飯時間,但是在他們看來卻是吃飯這件事阻礙了自己玩耍。

從而討厭吃飯,拒絕進食等。

二、如何教孩子自己吃飯

1、讓寶寶產生吃飯的興趣,媽媽學會做一些看起來有趣的食物,比如小鴨子模樣的包子、拼成卡通畫的菜、果汁杯上插好看的裝飾等;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氛圍,讓寶寶感受吃飯是一個極其安逸的過程。

2、教會寶寶用手去控制東西,試著讓他們自己去拿蘋果,感受到親手拿到東西時的滿足,鼓勵他們自己拿起勺子和筷子去夾菜,教導和引導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麻煩出現,家長一定要耐心,不要一失敗就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更不要責罵孩子,這樣會加劇他們對吃飯的排斥心理。

3、讓寶寶「參與」進飯局,一回到家,家長們都在飯桌上討論一整天的工作如何、新出的加班政策、油價上調的通知等等。

這些孩子能聽懂嗎?他們需要家長的陪伴與重視,而桌上所有的話題都跟他無關,自然也就不想再繼續吃飯了。

可以在吃飯時,試著問寶寶這個好吃嗎、有沒有想爸爸啊之類的,讓他們感覺吃飯很快樂。

4、注意寶寶的飲食要單獨分開,很多幼兒不能消化的食物和過於辛辣的食物都要分離開來,一些對寶貝比較危險的食物,特別是豆子形狀類的食物,和有刺的魚類都要避免孩子接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給寶寶餵飯危害大!你意識到了嗎?

好多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餵飯,是對孩子徹頭徹尾的傷害。因為,餵飯容易使寶寶失去耐心,不喜歡溝通,變得煩躁不安。從小就失去了寶貴的耐心,長大後,這種性格就會成為短板。

不要在給孩子餵飯了,這樣的危害真的很大!

很多寶寶都是從小被餵大的,就算到了四五歲的,也是被家裡人餵著吃,殊不知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只是影響了寶寶的獨立能力,更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等問題,希望各位家長們還是重視起來為妙哦。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