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飯好累?其實你的娃,可以自主進食了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manchengzhang123,每日更新哦!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絡我們授權~

慢成長

前晚帶娃外出吃飯慶祝「婦女節」(嘿嘿),看到不少帶娃的家庭,吃飯真心累啊。

有個孩子目測2歲多了,坐在媽媽的懷裡吃飯,媽媽拿著碗和勺,自己顧不上吃,一口一口的餵孩子,孩子還是直搖頭,搞得媽媽疲累不堪,畫風好心酸……

到底要不要餵飯?孩子多大了可以自主進食?讓孩子自己吃有什麼小技巧嗎?咱今天聊聊這件很小、卻對寶寶意義很大的事兒吧!

文:吉吉

你還在給孩子餵飯嗎?

「當然啊,那不然呢?」許多家長、尤其是長輩覺得,餵飯很正常:怕孩子吃不飽,餵的話娃能多吃點不挑食;餵飯不至於吃的髒兮兮、飯後好收拾;大人把控節奏,吃的能快些。

看上去合情合理,真的是這樣嗎?一直給孩子餵飯,會造成這樣幾個問題:

  • 家長累。

    要不停一口一口的喂,常常餵了孩子才有空吃自己的,一家人幾乎沒有同在餐桌享受食物的時刻。

  • 孩子習慣了飯來張口,吃什麼、吃多少沒有度。

    一個媽媽和我說,「孩子經常吃著吃著就搖頭,可是我覺得他根本沒吃飽啊,這才幾口啊」,於是繼續拉鋸戰似的餵。

  • 錯過了讓孩子鍛鍊手部、口腔咀嚼和協調能力的好時機。

  • 剝奪了孩子自己對食物的探索機會。

自主進食好處多多!

相比之下,可以自主進食的孩子,得到的鍛鍊更多。

哈佛大學的一項人腦發育研究表明,嬰幼兒進行自主的外部探索越頻繁,大腦各區域間的協調能力更強,孩子的自主進食,意味著:

  • 讓孩子去主動選擇、比較不同樣子、口味和氣味的食物,可以訓練視覺、味覺和嗅覺的靈敏度。

  • 讓孩子完成手的抓握、送入口腔、咀嚼、吸吮、吞咽這一系列過程,孩子的協調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鍊,會主動調整呼吸與口腔動作,充分咀嚼,為學習發聲和說話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讓孩子的手部能力大增,有機會去探索更多好玩的事物。

  • 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從小事上,培養孩子形成自主行為習慣

雖然孩子自己吃挺好的,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娃太小了,不會自己吃呀,曾經試著讓娃自己吃,結果很挫敗呀,到底多大可以自主進食呢?

多大可以自己吃?

國外主流觀點很鼓勵孩子自主進食,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指引是:從玩勺子開始,慢慢過渡到用勺子進食。

「8-9個月的時候,孩子使用手的能力將有所提高。

你可以在用餐的過程中給他一個勺子,讓他握在手中玩耍。

當孩子知道如何正確拿勺子之後,讓他試著用勺子自己吃東西。

你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因為孩子使用勺子不正確就將勺子從他手中奪走。

孩子不僅需要不斷的練習,更需要你對他的鼓勵和信心。

「開始時,你可能想讓他從你的勺子和他自己的勺子中輪流吃。

不過,當他能夠連續地將自己勺子中的食物放進嘴裡以後(可能1歲以後才能做到),你就可以放心地幫他往勺子中加食物了。

英國Babycenter,則提出了一個更為「超前」的自主進食理念:「Baby-led weaning」(BLW,由嬰兒主導的輔食添加方式),認為只要孩子不是過敏、早產等特殊情況,從能穩坐、開始進食輔食的那一刻,就可以跳過用勺餵泥糊的階段,直接給孩子提供手指食物。

綜合上述建議,也結合咱的認知習慣,要鼓勵孩子自主進食,但添加輔食與自主進食都是大工程,同步進行有些忙亂,不妨就從8、9個月起,從讓孩子吃手指食物和玩勺子開始,根據寶寶的實際操練程度調整進度。

一般來說,1歲以後的孩子,基本具備了用手和勺自主進食的能力哦!

手指食物,是指寶寶可以用手指抓著或捏著吃的食物。

可以秉承「由單一到豐富」的原則逐漸擴充,比如煮軟切成塊條的胡蘿蔔條、南瓜條、紅薯條、西蘭花、肉丸子,去皮去核撕成小條的蘋果、香蕉,手指餅乾、麵包片、饅頭片等。

髒亂差!挫敗是必須的!

讓寶寶自己吃飯,這絕對不是一個短期立竿見影的事兒,事實上,一定會超級挫敗,吃的特別髒亂差、或是特別的慢,看看這些圖片,都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哦!OMG!

別慌!有個心理準備挺好的,其實熊孩子洗澡、玩沙、玩泥巴、畫畫,都會經歷狼藉的過程,做好一些準備也是必要的:

  • 飯前洗手

  • 讓孩子坐在兒童餐椅上,而且要坐直。

  • 戴上嬰兒圍兜。

    圍兜有很多,下面能兜住食物的矽膠圍兜最推薦;塑料質地或是套脖的,外出時拿著比較方便;還有一種專門的寶寶吃飯衣,穿上之後渾身都不怕弄髒。

  • 準備摔不壞的嬰兒餐具。

  • 餐椅下面,鋪上一塊塑料布,方便收拾食物殘渣。

  • 大人保持鎮靜。

    孩子開始時肯定會吃的慢、吃的髒,不要催不要急。

    如果寶寶亂扔食物,可以冷靜溫和的說不要扔,不用一直嘮叨,要讓孩子覺得吃飯氣氛是愉悅的;飯後收拾的時候,可以邊打掃邊對寶寶說,「食物浪費很可惜哦,下次不要扔了。

可是我還是擔心……

1、孩子吃不飽怎麼辦?

如同母乳餵養,實際上自主進食也是按需進食而非嚴格控量。

一頓飯沒吃飽,孩子肯定會補回能量,用他們自己的表達方式。

所以不必擔心,通常一頓吃少了,只要不中途亂餵零食,下頓就補回來了,如果孩子選擇不吃了,就不要勉強。

相比吃多了積食,少吃點沒什麼呢,更何況1歲前奶還是主食哦!

2、自己吃,嗆到怎麼辦?

實際上開始輔食階段的寶寶,在坐直的情況下,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食量,懂得用勺子或手指把食物送到嘴巴的前部,然後咀嚼並慢慢移到後部咽下。

家長餵的時候,容易直接送到孩子的嘴後部,孩子習慣了研磨好的精細食物而不是自己咀嚼,反而更容易嗆到。

當然家長要準備適應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且必須在一旁監護著寶寶,防止孩子咬下大塊的食物被噎住。

3、孩子不肯自己吃,已經習慣被大人餵了怎麼辦?

  • 不要擔心晚,開始就好

    1歲、甚至更大的寶寶,手眼口的協調能力更好,更具備自主進食的能力,只是習慣要慢慢糾正。

  • 多多鼓勵。

    「哇,我們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座位耶!這是媽媽的,這是寶寶的。

    」「寶寶可以自己吃飯了呢,而且吃的好香啊,真棒!」

  • 一家人一起吃。

    孩子不愛自己吃,很大原因是以為要與家長分離,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大人的就餐中,家長還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從大人的碗盆中分撥可以給娃吃的食物,讓吃飯成為一種團圓儀式和分享。

  • 榜樣力量大。

    二胎家庭的寶寶自主進食計劃往往執行的更好,因為會有哥哥姐姐做榜樣,找個這樣的小夥伴一起督促,的確會彼此感染、吃的更香。

  • 藉助繪本。

    一些講好好吃飯還有寶寶自己餵食畫面的故事,比如《小熊寶寶之吃午飯》《我不想吃飯》《弗朗西絲和麵包抹果醬》《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你很快就會長高》等等,能對訓練寶寶自主進食有好的輔助效果。

慢成長說

培養孩子自主進食,大人會省心,對孩子也好,不過,不必特別糾結一定要在什麼時間內獲得這項技能,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跟隨孩子的節奏就好。

在學習自主進食的過程中,也一定會很考驗咱的耐心,放輕鬆,不要有太強的控制慾望哦,記得讓小傢伙們覺得吃飯很好玩、很輕鬆、是一家人快快樂樂在一起分享哦!

本文參考文獻:

Babycentre: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a baby-led approach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olid foods

Babycentre:Baby-led weaning

AAP:Chapter 9

相關原創推薦:

哪有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只有不會餵的家長!

原本肉嘟嘟的寶寶,為啥越來越瘦了呢?

輔食添加全方位解讀,這些誤解你中槍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給寶寶餵飯到底會帶來什麼壞處?

本人職場媽媽一枚。寫這篇文章時,寶寶10M12D共2顆牙,已實現零餵食的全自主進食超過1個月。因月齡限制,尚無法自如使用勺子,目前自主進食全依靠手指。勺子仍在學習階段,還不會從碗中挖食物,但已學...

如何讓孩子改掉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自從寶寶添加輔食後,「讓寶寶好好吃飯」就成為了每位家長的心愿,到處打聽對孩子生長有益的輔食食譜,精心挑選優質新鮮的食材,變著花樣給寶寶做輔食……但往往事與願違,對家長們的一腔熱情,小傢伙的反應卻...

科學餵養!這些餵飯方式你別學!

國外一般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就讓寶寶自主進食,但是在國內最普遍的方式還是由家長餵。寶樹媽覺得在寶寶1歲之前餵飯都是可以的,不過需掌握正確的方法,一些錯誤的餵飯方式可千萬別學。

正確的給寶寶餵飯方式,你學會了嗎?

家長別小看餵飯,錯誤的方式不僅不利於寶寶的健康,容易導致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還會影響到寶寶以後的進食習慣。國外一般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就讓寶寶自主進食,但是在國內最普遍的方式還是由家長餵。其實在...

寶寶不好好吃飯?兔媽來支招

很多寶媽反映寶寶開始自主進食後不好好吃飯,不是把食物抹得一塌糊塗,不好好送進嘴裡,就是吃了沒一會兒就不耐煩了,盤子扔掉。媽媽們想著能讓孩子多吃點,不是追著餵就是給寶寶喝奶,很容易放棄讓寶寶養成自...

寶寶不愛吃飯?養成這些習慣,秒變小吃貨!

沒想到,很多媽媽在後台給我們留言,紛紛表示自己面臨的難題是寶寶吃得太少!@Tyl:@寧:我家寶寶剛加輔食時挺愛吃的,過年時病了一場,斷了幾天輔食,現在不吃了,好鬱悶啊!每次做半天最後都是我吃。